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177例临床常见病例中C反应蛋白的升高比例,并分析其升高机制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临床常见病例3177例,用生化分析仪CobasE702测定患者血清中CRP含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数据统计分析,在这临床常见八类疾病中,急性中毒组中CRP升高比例最高,其次为细菌感染、外伤、脑出血、肾衰、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梗死。结论CRP在临床辅助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是临床检验诊断中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临床诊断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禽蛋生产和消费国,禽蛋中独特的功能性成分——卵转铁蛋白,因其丰富的保健功能而备受关注。本文根据近年卵转铁蛋白的研究现状,对蛋白的提取工艺、结构与转铁机理、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等进行了综述,以便对卵转铁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卵转铁蛋白 结构 提取工艺 生物学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儿童急性病损期皮肤2种终末分化蛋白的表达情况,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方面研究AD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中、重度AD患儿作为AD组,通过皮肤环钻术获取皮肤标本,以正常皮肤为对照,对兜甲蛋白(loricrin,LOR)及内披蛋白(involucrin,INV)2种表皮终末分化蛋白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在AD患儿急性病损期皮肤,2种分化蛋白染色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均减弱,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2种分化蛋白染色结果进行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明显降低(P〈0.05),阳性面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终末分化蛋白表达异常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可能是AD发病原因之一。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免疫组化 皮肤屏障 终末分化蛋白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感染与胃蛋白酶原I(PGI)及胃蛋白酶原I/II(PGI/II)比值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HP感染测定的例数75例,男63例,女12例,年龄24~73岁,平均52.87岁,每例均空腹测PGI及PGI/II。结果75例中HP感染25例,PGI减低63例,PGI/II减低8例,经Ridit分析,X2检验(因组间n>40,而T<5,故用校正公式测定X2),PGI减低与HP感染间,其0.01<P<0.025,提示有相关性;而PGI/II减低与HP感染间,其P<0.005,提示有极其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在相关性及吻合度上,PGI/II减低与HP感染的相关性高于PGI减低与HP感染的相关性,在临床实践中,PGI/II减低与HP感染更为吻合。

  • 标签: HP感染 胃蛋白酶原I(PGI) 胃蛋白酶原I/II(PGI/II)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脂蛋白(a)和C反应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治疗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来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员,分别测量两组人员各项指标,观察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血清胱抑素C、脂蛋白(a)和C反应蛋白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脂蛋白(a) C反应蛋白 早期糖尿病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入院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50例,分别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前白蛋白(PA)水平,观察COPD患者病情与上述指标的关。结果血清hs-CRP水平在COPD急性发作期高于稳定期,稳定期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PA水平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低于对照组,急性发作期水平低于稳定期,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均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且其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可用于预测老年COPD的发病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超敏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对体外冲击波碎石(SWL)术后肾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58例在我院行SWL术患者,分别检测SWL术前、术后24h、3d、7d、1月血清肌酐(SCr)、血清Hcy及β2-MG水平。分析术后血清Scr、Hcy及β2-MG阳性检出率,术前、术后血清SCr、Hcy及β2-MG变化。结果术后24h血清Scr、Hcy及β2-M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94.8%和93.1%,术后第3天为1.7%、86.2%和81.0%,术后第7天为0%,34.5%和27.6%,术后1月为0%、8.6%和5.2%。血清Hcy及β2-MG在术后24h(血清Hcy:术前vs.术后24h,P〈0.01;血清β2-MG:术前vs.24h,P〈0.01)、3d(血清Hcy:术前vs.术后3d,P〈0.01;血清β2-MG:术前vs.术后3d,P〈0.01)显著上升,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清Hcy及β2-MG在术后第7天下降至正常水平。Scr水平在术后24h上升(P〈0.05),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3天尽管有上升,但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β2微球蛋白联合评估SWL术后肾功能损伤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可为再次行SWL术提供治疗时间参考。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肌酐 血清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protein-73,GP7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50例经病理确诊的PHCC患者、107例肝硬化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L-6和GP73水平。结果:PHCC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中位数147.57pg/L)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中位数30.75pg/L)及正常对照者(中位数0.11pg/L)(P〈0.05);PHCC患者的血清GP73水平(中位数234.56ng/mL)亦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中位数128.04ng/mL)及正常对照者(中位数43.87ng/mL)(P均〈0.05);PHCC患者血清中IL-6和GP73的阳性率(68.00%、60.00%)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27.1%、37.4%)及正常对照者(6.0%、2.0%)(P均〈0.05)。采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联合IL-6或GP73诊断PHCC的灵敏度分别为76.0%和70.0%,均优于AFP单独检测(灵敏度46.0%);而3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PHCC的灵敏度最高,为78.0%。IL-6及GP73水平与AFP水平间均无相关性,AFP阴性PHCC病例的IL-6阳性率为55.56%,GP73阳性率为44.45%。结论:IL-6和GP73可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可提高诊断PHCC的灵敏度,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样本研究验证。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高尔基体蛋白73 原发性肝细胞癌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205例GDM患者(GDM组)及325例健康妊娠妇女(健康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结果:GDM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TNF-α及IL-6与GDM的发生密切相关,对GDM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hs-CRP是血浆中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如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后感染检测、内分泌疾病等方面。

  • 标签: hs-CRP 疾病
  • 简介:为提高罗非鱼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率,开发新型的食品级蛋白酶制剂,对罗非鱼内脏蛋白酶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先后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的方法考察了影响罗非鱼内脏蛋白酶提取的各个因素,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试验确定了罗非鱼内脏蛋白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0.15mol/LNaCl溶液为浸提溶剂,料液比1∶18,温度37℃,浸提时间36min.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罗非鱼内脏蛋白酶的提取率可以达到6185U/g.

  • 标签: 罗非鱼内脏 蛋白酶 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
  • 简介:近年来,人类物质文化水平和科技发展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食品也从生存必需转为提高生命机能的重要成分。在当代,食品健康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代谢、免疫等功能的不断完善已使食品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使人们体力更加充沛,耐力更强,从饮食中获取生命的快乐。面粉是人们日常使用最多的主食,文章主要阐述了大豆蛋白营养强化面粉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 标签: 营养强化面粉 大豆蛋白 发展前景 科技发展 物质文化 日常使用
  • 简介:摘要现阶段基因工程将具有药用价值的重组蛋白类药物进行微生物的高水平表达,从而推动现代生物医药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对促蛋白复性高分子及其作用机制并没有进行透彻了解,是现阶段基因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蛋白质复性进行概述,之后,深入分析了各种促蛋白复性高分子材料的大致作用机制和存在问题,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蛋白复性 高分子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最初是作为一种可在异位诱导骨和软骨形成的蛋白发现的。现在已知,除了它们在胚胎形成和发育以及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以外,某些BMPs在不同器官(例如肝脏)的发病机理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BMPs信号通路控制着发育和成熟组织中一些细胞程序。本文能将就BMPs的结构和生物学作用、BMP信号通路及BMPs的临床研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一综述。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beta 超家族 BMP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cldns)是构成紧密连接复合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上皮细胞的极性1。它的表达水平及分布情况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如家族性、伴发高尿钙和肾脏钙质沉着的低镁血症,鱼鳞病和肾囊肿有直接关系2-4,近年来发现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cldns在急性肾损伤中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紧密连接 Claudins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蛋白(HbAlc)、血糖水平以及尿白蛋白与骨密度(BMD)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人26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蛋白水平(HbAlc)、尿白蛋白排泄率(AER)、骨密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将其观察组分为四组,若HbAlc<7%且AER<200ug/min为A1组,若HbAlc<7%且AER>200ug/min为A2组,若HbAlc>7%且AER<200ug/min为B1组,若HbAlc>7%且AER>200ug/min为B2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骨密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B2组的骨密度要明显低于A1、A2、B1组(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比正常人显著减低,对于糖尿病控制不好并伴有尿蛋白增多的患者骨密度比血糖控制好且尿蛋白呈阴性的患者的骨密度下降的更为显著。

  • 标签: 2 型糖尿病 糖化蛋白 尿蛋白 骨密度
  • 简介:背景:以往研究证实,CREG是一种与M6P/IGFⅡR直接结合的溶酶体蛋白,并依赖于与M6P受体的相互作用有效转运至溶酶体。目的:分析外源性CREG蛋白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和M6P/IGFⅡR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M6P/IGFⅡR表达变化及细胞内定位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双染和免疫共沉淀方法,观察外源性CREG蛋白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和M6P/IGFⅡR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应用gain-of-function和loss-of-function模型,通过Western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双染方法,观察CREG对M6P/IGFⅡR表达变化及细胞内定位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细胞免疫荧光双染和免疫共沉淀方法证实外源性CREG蛋白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和M6P/IGFⅡR有直接相互作用关系;应用gain-of-function和loss-of-function模型进一步证实,CREG对M6P/IGFⅡR表达变化无影响,而影响其在细胞内的定位。提示外源性CREG蛋白定位于溶酶体,且与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和M6P/IGFⅡR有相互作用关系,并影响M6P/IGFⅡR的细胞内定位。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E1A激活基因阻遏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