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面孔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性刺激,面孔识别一直以来都是视觉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眼动追踪技术在面孔识别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综述了面孔识别眼动模式的文化差异,随后分析了面孔种族、面孔熟悉度对面孔识别眼动模式的影响,最后对不同面部表情识别的眼动模式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面孔识别眼动模式差异的原因和模式差异背后的功能差异,也需要更多关注动态面孔识别的眼动注视模式研究。

  • 标签: 面孔识别 注视模式 文化差异 异族面孔 面部表情
  • 简介: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信息加工已成为前沿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其特异模式或许可以作为检测抑郁的有效指标。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抑郁症患者对正性情绪信息的反应水平以及对情绪表情(尤其是悲伤表情)的辨别能力都有所降低,不仅抑制负性情绪的能力受损,而且在社会情境下精确判断面部表情微弱改变的能力也受损。本文系统梳理了有关抑郁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研究及其主要发现,并借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微表情识别训练的研究结果提出有必要开展抑郁症患者微表情识别及训练的研究,最后分析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 标签: 抑郁症 面部表情识别 面部微表情识别
  • 简介:使用自由分类法探查了300名日本大学生对11个基本颜色词的分类,并用多维标度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个基本颜色词被分为两大类4个子类:(1)暖色;(2)白色;(3)暗色;(4)冷色。日本大学生基本颜色词概念结构包括两个维度:(1)亮色/暗色;(2)暖色/冷色。日本大学生基本颜色词概念结构的维度和对颜色词的分类与中国大学生明显不同,反映了日本的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

  • 标签: 颜色词 分类 日本大学生
  • 简介:本研究采用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灰、白10种单色,研究美术专业人员(117名)和非美术专业人员(447名)的颜色爱好特点的异同。采用物体图和抽象图形两类图形共7种,其中又按颜色特性分为记忆色和任意色两类。结果表明:两类人员都具有偏好记忆色的共同倾向,但偏好程度有显著差异;对任意色的爱好,美术专业人员与非美术专业人员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前者明显地偏重爱好无彩色灰黑白颜色

  • 标签: 颜色爱好 记忆色 任意色
  • 简介:在人脸认知研究的特征说、结构说和整体说的基础上,通过草图人脸与人脸相似程度主观评价的调查,发现五官位置、拓扑结构、五官比例、轮廓外形和五官外形等五个维度对人脸识别影响的权重依次减小,并且存在着多种显著的不同水平的交互作用.进而提出,五官位置和拓扑结构可组合成具体图形意义上的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将整体人脸分解成有序的特征集.

  • 标签: 草图人脸 结构 特征 整体
  • 简介:本研究记录了16名被试在完成有整体结构变化和局部特征变化的面孔/房屋图片的一致性判断时的脑内时程变化,以期对面孔识别的特异灶本质进行探讨。结果显示,N170波幅和潜伏期的刺激类型主效应显著;面孔/房屋所诱发的N170成分在波幅和潜伏期上均不存在加工方式上的显著差异。晚期成分(300~700ms)上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这表明:面孔与房屋(非面孔)的加工在早期和晚期成分上都有差异性,体现出面孔的加工在早期视觉刺激的加工和晚期识别的加工上都具有特异性;晚期识别加工的脑电结果不支持“面孔识别是整体的,结构的,而非面孔客体的识别是局部的,基于特征的”加工观点。

  • 标签: 事件相关电位 面孔识别 特异性 N170 半球优势
  • 简介:在一眨眼的功夫,人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辨认出他人面孔所表达出的情绪信息,这种日常经验导致了许多人认为情绪知觉是既定的,独立于语言这种概念的加工。然而最近有研究者提出了相反的假设,认为语言是表情识别的一个背景。在本文中回顾了语言对表情识别存在影响的观点和各种证据,然后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面孔识别 情绪知觉 语义加工
  • 简介:听觉词汇识别是理解口语的重要基础,而语音是影响词汇识别的重要因素。当前口语理解的研究热点是不同类型的语音信息如何影响口语词汇识别过程。本文综述了语音信息对口语词汇识别的作用。为进一步认识听觉语言加工的实质,本文在介绍语音信息作用的基础上,阐述并分析了当前影响较大的听觉词汇识别理论模型,同时对语音信息在听觉词汇识别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语音信息 口语理解 听觉词汇识别 理论模型
  • 简介:为比较准确地了解国内ASD者面孔识别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为今后研究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采用关键词共词分析法,利用Bicomb软件及SPSS软件绘制了从中国知网中查询到的55篇文献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结果发现:ASD者面孔识别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在5大领域:社会能力研究、面孔加工和情绪面孔加工研究、认知和情绪加工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面孔加工的神经机制和生理指标研究、情绪认知干预研究。为避免已有研究热点存在的5方面不足,后继研究者应该从5个方面入手以期获得更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 标签: ASD 面孔识别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 简介:利用ERP技术对16名被试在不同注意负荷下对动态表情识别的脑时程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N170成分不受注意负荷和表情效价影响;低注意负荷条件下动态表情加工早期负性表情诱发的EPN成分(earlyposteriornegativity)显著大于中性、正性表情,后期高级分析阶段正、负性表情均诱发明显的LPP成分(latepositivepotentials),且负性较正性表情诱发更大的LPP成分;而在高注意负荷条件下并未发现表情识别诱发明显的EPN或LPP成分。这些结果说明,动态表情识别明显受到注意资源调节,只有在注意资源不断增加时表情加工才会出现注意偏向效应,尤以负性表情的加工优势最为凸显且持久,正性表情相对微弱和短暂。

  • 标签: 注意 动态面部表情 N170成分 EPN成分 LPP成分
  • 简介:对面孔刺激敏感的ERP成分N170,其特异性至今仍有争论。本研究记录正立脸、倒置脸、动物脸、马赛克脸及七类物体类别图片刺激的ERP,分析ERP成分的峰值和潜伏期。正立脸比倒置脸、动物脸所引出的N170的峰值和潜伏期都高和早。其他类别刺激引出N170,其潜伏期早于脸刺激,峰值低于脸刺激。正立脸和动物脸VPP潜伏期显著长于其他类别刺激,之间没有差异显著性。脸刺激与其他物体类别刺激相比,N170和VPP是其特异性的脑波成分。

  • 标签: 面孔识别N170 VPP 特异性
  • 简介:罪犯或许会给自己化装,不让自己身上的哪怕一根毛发掉在做案现场,但有样东西他们是很难控制的,它就是走路的姿势。一套电脑系统可以通过走路的姿势认出罪犯。现在,科学家可以不完全依赖指纹或照片拼凑人像法寻找罪犯,他们相信犯罪分子的步态就可以让他们露出马脚。

  • 标签: 犯罪现场 心理学家 步态 识别 利器 破案
  • 简介:该研究采用531名中国汉族健康大学生为被试,综合考察了5-HTTLPR(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基因型、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间交互作用与面孔表情识别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面孔表情识别上有显著的主效应。总体来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和女性的被试具有较好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5-HTTLPR基因型、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它们在面孔表情识别上的三因素交互作用也显著。该三因素交互作用主要是源于,在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背景下,女性携带有5-HTTLPR长片段等位基因比短片段纯合子表现出稍差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该结果体现了基因与环境多因素交互作用对面孔表情识别能力的重要性。

  • 标签: 5-HTTLPR 性别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面孔表情识别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 简介:采用重复启动范式,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语义透明度和词素构词频率对动词多词素词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1)语义透明度影响多词素动词的识别识别高语义透明度的动词快于识别低语义透明度的动词。(2)词素的构词频率影响低语义透明度动词的识别,不影响高语义透明度动词的识别。对低语义透明动词,词素的构词频率低的动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词素的构词频率高的动词。研究结果支持汉语多词素词的多层次双系统选择加工模型。

  • 标签: 动词多词素词 语义透明度 构词频率 多层次双系统选择加工模型
  • 简介: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崔清新)针对寺庙道观等地被承包经营、乱设功德箱、假冒宗教教职人员借机敛财等乱象.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在14日召开的全国宗教局长会议上介绍.国宗局去年以来加大了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采取了多项措施帮助公众对这些场所“立真识假”。

  • 标签: 宗教场所 国家宗教 寺庙 公众 宫观 真假
  • 简介:一本讲述政治家观点的书,20世纪末世界所发生的最重大变化都离不开他的名字,不能不引起有兴趣的读者的热切关注。米·戈尔巴乔夫与鲍·斯拉文的访谈录第二版增补版探讨了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本国历史的现实问题以及当代政治问题。这是世界级政治家与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间一场生动坦诚、时而也是尖锐的对话,在读者面前展示出苏联第一位总统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侧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开始在苏联实行改革时所遵循的观点和动机。

  • 标签: 戈尔巴乔夫 政治学 21世纪初 马克思主义 重大变化 政治问题
  • 简介:实验采用消失文本范式,操纵注视点上字、词消失单元和呈现时间,探讨字词视觉呈现、字词识别加工对中文阅读眼动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1)0ms延迟时间的消失文本均严重影响总阅读时间,其中单字消失、单词消失与双字消失对阅读效率的影响没有差别;各消失条件都导致较多回视次数;相对于其他消失条件,单字消失和双字消失导致较多的再注视词数。(2)120ms延迟时间的消失文本均不影响总阅读时间,但会通过取消部分眼跳的方式导致注视持续时间的增加,字消失单元(单字消失和双字消失)迫使读者取消部分词内再注视眼跳。综合两种延迟时间下各消失文本的数据可见,字识别和词汇识别相互影响,词在中文阅读的词内再注视眼跳选择目标环节起到蕈要作用。

  • 标签: 中文阅读 消失文本 眼动 字词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