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前提是"回到马克思"。如何回到马克思?广松涉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研究着手,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物象化论进行发生学式的勾勒,通过宣扬马克思物化论的构图以提出自身物象化论的构图。广松涉对马克思恩格斯从异化到物化的转变尤其是关系主义的把握有其深刻之处。但广松涉为了突显关系主义而把关系置于本体论的地位,在对近代西方哲学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陷入了现象学和存在论的泥潭,把物化片面地阐释为关系本体的外在化物相。当然,广松涉运用后期马克思的关系主义理念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借助物象化论及批判性继承的西方近代哲学去推进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的关系图景,无疑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把钥匙。

  • 标签: 广松涉 关系本体论 物象化论
  • 简介: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加快了苏维埃俄国迈入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步伐,现今多数俄罗斯人对此认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东欧和亚非拉等国被压迫者爆发一系列革命运动,从根本上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世界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既竞争、又共处的新格局。十月革命后苏共、中共和共产国际等率先发起抵御法西斯的号召,并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一起为消灭法西斯、捍卫世界和平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苏联解体并非社会主义体制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十月革命的结果,又使十月革命伟大意义得以升华。

  • 标签: 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所有制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论与实践一直处在相互映射、相互作用的状态,这其中有割裂偏离,有调整补充,也有创新发展。近20年学界以《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为理论突破口,围绕所有制变革的方式、对象、条件、结果展开一系列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见解。在进一步推动所有制问题研究方面,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充分理解'消灭/扬弃私有制'内含的'文本/现实'相互建构和不同的话语趋向;其二,全面把握文本中'消灭私有制'的基本内涵,准确理解'消灭私有制'的精神实质;其三,需要注意'私有制'与'私有财产权'的区别。

  • 标签: 共产党宣言 所有制 消灭私有制 私有财产权
  • 简介:毛泽东在80年前发表的《矛盾论》中论述的矛盾分析法,蕴含着对矛盾进行定点分析以把握矛盾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定位分析以把握矛盾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定性分析以把握矛盾的质的规定,进行定量分析以把握矛盾的量的规定,进行定势分析以把握矛盾的运动规律这“五定”要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同志运用矛盾分析法看待与处理新的实践中的各方面重大矛盾问题,成为自觉继承、运用毛泽东矛盾学说的典范。

  • 标签: 毛泽东 习近平 方法论 《矛盾论》 矛盾分析法
  • 简介:哲学的意义在于思维方式的意义,哲学史就是思维方式的变更史。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点不是形而上学性,而是直观性。费尔巴哈对哲学史的贡献不是唯物主义权威的简单恢复,而是人本学思维方式的创立。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是实践思维方式对人本学思维方式的超越。

  • 标签: 思维方式 实践 人本学 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