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高凝状态患者,观察自身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纤维蛋白原(Fg)以及D-二聚体(D-D)的临床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的情况分为A1组(血管并发症70例)以及A2组(无血管并发症68例)。同期选择健康人员60例作为A3组(对照组)。针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GMP-140水平、Fg水平以及D-D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在血浆GMP-140水平、Fg水平以及D-D水平等方面,A1组以及A2组明显高于A3组研究对象(P<0.05);并且A1组明显高于A2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其自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出现了异常情况,并且往往表现出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情况。对患者的血浆GMP-140水平、Fg水平以及D-D水平进行测定,针对患者的血栓前状态以及患者出现血管病变的情况可以进行有效明确,最终研究有效方法进行干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高凝状态 血小板&alpha 颗粒膜蛋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72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治疗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22%,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小剂量尿激酶加序贯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 尿激酶 序贯抗凝 次大面积肺栓塞
  • 简介: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芪苈强心胶囊分别及联合短期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Ⅱ~Ⅲ级)在接受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30例)(A组),单用Rho激酶抑制剂治疗组(30例)(B组),单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30例)(C组)和Rho激酶抑制剂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治疗组(30例)(D组)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BNP,评估心功能。结果:治疗后3个治疗组B、C、D组分别与对照组A组相比TNF-α、IL-6、BN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间(B、C、D组间)比较B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1),D组较B组、C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o激酶抑制剂联合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改善心功能,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 标签: RHO激酶抑制剂 芪苈强心胶囊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丙种球蛋白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不良反应进行研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成人 重症心肌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关系。方法收集近3年37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其中轻症胰腺炎24例,重症胰腺炎13例。测定不同时期C反应蛋白值,与37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同时,轻、重症胰腺炎间相互比较。结果急性胰腺炎病例与健康人比较C反应蛋白值有意义(P<0.05),不同程度胰腺炎患者间C反应蛋白值也有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是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重要指标,同时是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的判断标准。

  • 标签: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诊断
  • 简介:摘要66例发病后果4小时内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人,能用去纤维蛋白酶(DF—521)者按单双号顺序分为冲击组和常规组,不能用者为对照组,三组各个22例。冲击组按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给予去纤维蛋白酶20—30BU连用3日,常规组按去纤维蛋白酶常规方法应用,继之用维脑路通至3周末。对照组以维脑路通治疗3周。三组治疗前病情轻重及来诊时间分布相同,按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统计处理,结果冲击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大剂量应用去纤维蛋白酶有溶栓及脑保护作用。应用去纤维蛋白酶的44例无出血副作用。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去纤维蛋白酶 早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狼疮性肾炎并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方法27例病人为2010年~2013年我院住院病人,诊断为狼疮性肾炎并细菌感染。肾功好转程度IVIG组16例给予①IVIG200mg,/(kg?d),连续用3~5天;②小剂量激素治疗,强的松0.4mg/(kg?d),严重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③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或合成青霉素或三代头孢,如皮试阳性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对照组11例予仅应用上述小剂量激素治疗加抗生素治疗。3-4周根据SLE活动积分及相关临床征象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每周监测肝肾功、血常规等副反应。结果治疗组SLE活动积分、尿蛋白下降程度及肾功好转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温下降至正常、及体征消失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监测副反应无明显肝功血液系统损害,1例因皮疹,考虑过敏反应退出,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SLE合并细菌感染能缩短感染时间,提高疗效缩短病情缓解时间,可以获得较明显的临床效果,副反应轻微。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狼疮性肾炎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78例儿科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此7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分析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疾病患者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的病情好转率是83.3%,水痘及麻疹等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好转率是90.9%,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好转率是81.2%,川崎病患者的好转率是99.9%,重症肺炎患者的好转率是85.7%。结论丙种球蛋白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改善儿科疾病中的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水痘及麻疹等传染性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川崎病、重症肺炎等疾病的病情,并且对此类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儿科疾病 应用效果
  • 简介:通过回顾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和病机,梳理众多医家关于慢性肾小球疾病证候标本的论述,结合临床的经验,认为外感邪毒留滞体内、潜伏扰肾是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本证,临床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应重视标本缓急,急性发作宜去除外感诱因,缓解期以祛邪透邪为主,从标本缓急论治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可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标本缓急 慢性肾小球疾病 蛋白尿
  • 简介:人血白蛋白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取制成,主要用于治疗因烧伤、创伤引起的休克,低蛋白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等.临床上,人血白蛋白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如作为营养品、提高免疫力、体液治疗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人血白蛋白不合理应用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明确其临床应用指征、加强临床应用管理、开展循证医学评价、加强理论知识培训等,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人血白蛋白 不合理应用 改进措施
  • 简介:多肽蛋白类药物在疾病治疗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加强对药学专业研究生进行此类药物制剂知识的普及已势在必行。探讨多肽蛋白类药物递送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教学模式,促进研究生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完成相关科学研究和适应医药产业发展新形势的能力。

  • 标签: 多肽蛋白类药物 药物递送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研究生
  • 简介:摘要细胞角蛋白(CK)是上皮细胞中间丝连接蛋白中的一类,广泛表达于上皮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CK8作为角蛋白中的一类,其与CK18主要表达于一些单纯性上皮细胞(如肝细胞、胰腺腺泡细胞、尿路上皮细胞等),研究发现其与某些肿瘤发生、发展已经侵袭和转移也相关,如其与结直肠癌以及乳腺癌耐药相关,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讨论CK8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细胞角蛋白(ck) ck8 妇科肿瘤
  • 简介:摘要C反应蛋白(CRP)是反应炎症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CRP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价中的敏感指标,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监控指标,临床中应对CRP增高者加强监测,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 标签: C反应蛋白 缺血性脑卒中 关系
  • 简介:摘要本次试验采用人血白蛋白、外贴鸡蛋膜、红外线照射三者联合的办法治疗褥疮,评价该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收治住院治疗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1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患者身上两处不同部位的褥疮,分别进行单一外用鸡蛋膜治疗方法和人血白蛋白联合鸡蛋膜,红外线照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过程中的第1—3天,创面愈合程度、肉芽组织生长状况及有无渗出液渗出,记录创口愈合时间。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褥疮的效果

  • 标签: 人血白蛋白 鸡蛋膜 褥疮 红外线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102年1月到2012年12月中收治的20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解痉,降温,降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抗病毒,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性治疗。而对于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发热、昏迷以及惊厥消失时间显著的短于对组患者,且治疗组的脑电图以及脑脊液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恢复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离子交换层析法与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方法收集2013年12月本院职工体检标本60例,采取新鲜抗凝全血,使用离子交换层析法与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两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精密度CV检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离子交换层析法与靶值的平均偏倚分别为0.05%,酶法检测为0.04%,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测定离子交换层析法结果均值为(5.24±0.71)%,酶法测定均值为(5.72±0.6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子交换层析法法与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其精密度较高,检测方法结果差异性不显著,均能完足临床的需求。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离子交换层析法 酶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入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继续普通配方奶粉喂,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将普通配方奶粉换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当日、第1周末、第2周末和第4周末时记录临床指证及评分并作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第2周末和第4周末,观察组婴儿的湿疹SCORAD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4周疗程结束时,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能有效治疗婴儿湿疹。

  • 标签: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湿疹 婴儿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蛋白质组学逐步建立并且更加完备起来,目前它已深入到生命科学及医药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疾病研究、治疗和新药的开发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疾病研究 新药开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的浓度的状况,探讨CRP对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的女性进行全血CRP的测定。结果CRP水平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P水平与细菌性阴道病感染有关,提示CRP的浓度对于诊断细菌性阴道病有辅助性意义,也可以作为一个指标而提示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情况。

  • 标签: C-反应蛋白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流感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为流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院上呼吸道感染100例,其中包括流感患者50例,细菌感染患者50例,另选取正常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hs-CRP及白细胞(WBC)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流感组与对照组相比,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感染组相较对照组,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且差异显著(P<0.05);流感组患者的WBC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感染组患者的WBC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检测对流感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hs-CRP水平可用于半段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且效果明显。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流感 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