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护士手卫生 对 新生儿 造成的 影响因素, 根据依据提供给 医院卫生管理。方法:用问卷调查或者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新生儿护士手卫生状况调查分析。结果:根据调查 表明 ,管理考核、培训、工作量、洗手和烘干设施等是护理人员认为影响手卫生的因素。以此对这些采取整改措施,结果:在整改前,新生儿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为 94% ,手卫生合格率为 94% 、 洗手实行率为 95% ,整改后,手卫生意识率为 100% ,洗手实行率为 100% ,手卫生合格率为 100% ,对比整改前后,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加强医院洗手设施的培训、检查和管理,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对新生儿明显可以得到提高,并且对控制预防医院病原菌的传播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手卫生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现阶段大部分口腔专科医院招聘的护士,在校期间所学专业为临床综合护理,口腔专科护理技能相对欠缺。医院在新护士入职后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岗前培训,本研究旨在探索新的器械管理培训方法,降低新入职人员的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希望能为医院在口腔正畸新入职护士专用器械的辨识与管理教学上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选取10名新入职的护理人员,按照数字随机分为两组,5名为试验组(A),5名为对照组(B),均由1名高年资的护理人员,进行器械介绍及分类培训。培训1周后,B组采用无标记器械进行清洗、计数练习;A组采用彩色橡皮圈标记器械进行清洗、计数练习,练习1周后对10名护理人员进行器械清洗、计数测试。记录清洗效率,计数花费时间并检查计数结果准确率。结果:A组新入职护理人员清洗和计数所用时间低于B组,计数正确率高于B组。结论:通过对口腔新入职的护理人员,采用带有分类标记的器械进行培训及训练,可有效提高岗前培训效率,加快临床工作的熟悉进度,进而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 标签: [] 正畸科 新入职护士培训 器械管理 工作效率
  • 简介:摘 要 目的:避免医务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生院内感染。方法:构建隔离体系,包括准备功能齐全的隔离公寓,成立专项小组并明确职责,执行生活区管理制度,实施安全有效的隔离区管理。结果:从疫情发生到现在,共计医务人员 153人次,未出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例。 结论:通过医务人员隔离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可避免医务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生院内感染。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隔离 消毒 管理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江苏省某地三甲医院医学科研人员对科研数据管理的认知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提高医院整体科研管理水平以及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医务人员、专职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人员,书面和电子邮件进行科研数据认知及科研素养问卷调查。采用软件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有效问卷共200份。结果显示,科研人员获取科研数据的主要途径为实验室实验,获取他人原始数据途径主要为图书馆公共数据库。将近70.0%(140人)的人员因未妥善保管科研数据导致数据丢失;142人(71.0%)愿意将数据交由数据管理机构;146人(73.0%)要求项目组及160人(80.0%)鼓励同行交由数据管理机构,其中研究生学历比例高,曾利用过他人原始数据的占57.0%;共160人(80%)愿意及鼓励同行使用数据管理机构提供的他人原始数据,其中研究生学历占比高。结论科研人员数据保存情况较差,愿意共享科研数据,但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医院层面要对科研人员进行相关科研数据管理的培训,提高科研数据保护及共享方面的认知能力;要建立科学数据保存制度,配备数据存储、管理、服务和安全等必要设施,保障科学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科研管理创新及改革从而促进医疗科研管理发展。

  • 标签: 科研人员 科研认知 科研数据保存 科研数据共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家级贫困县白内障患者护理需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2018年1—10月,选择贵州省望谟县(国家级贫困县)的198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白内障患者护理需求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98例白内障患者生理帮助需求率为71.72%~91.41%,平均82.70%;安全住院信息需求率为76.77%~96.46%,平均88.18%;健康教育需求率为76.26%~97.47%,平均84.34%;情感与心理支持需求率为57.58%~97.98%,平均81.23%。结论目前我国国家级贫困县中白内障患者均有护理需求,针对其护理需求制订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

  • 标签: 白内障 国家级贫困县 护理需求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日本家庭访视照护的体系建设、运营模式、社会保障等经验,对比中日家庭访视照护模式,了解到中国家庭访照护视体系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和保障制度缺位。因此相关部门要统一规划,盘活现有的二级医疗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积极参与到家庭访视照护工作中,并将家庭访视照护纳入保险报销范畴,努力培养专业人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访视照护体系。

  • 标签: 家庭访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保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医护人员心肺复苏认知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我院急诊医护人员 64 名为研究对象,采取横断面调查方式对我院急诊医护人员心肺复苏的认知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我院急诊医护人员对心肺复苏的认知现况整体有待提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是否参加过心肺复苏培训及心肺复苏实际接触频次是影响我院急诊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的独立危险因素 (P < 0 . 05) 。结论:我院急诊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定期对我院急诊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使其更加全面、及时了解心肺复苏最新动态和技术,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新理论和新知识,形成全新的急救理念和意识,不断提升急救技术和认知水平,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诊医护人员 心肺复苏 认知现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学术论文是科研的结晶,医学学术论文反映了学科科研的水平,也反映了学科发展的动态,撰写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表达的最高形式。因此基层医务人员需要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发现和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不断地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促进医学事业的延续和发展。

  • 标签: 基层医务人员 学术论文 书写水平
  • 简介:摘要下背痛(LBP)是海军官兵中常见的职业病,本文回顾了近几年不同岗位海军作业人员下背痛的发病情况,结合不同岗位作业人员的作业环境、职业特点等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旨在阐明不同岗位海军官兵下背痛的发生原因,以期提高官兵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并在训练生活中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该职业病的发生率。

  • 标签: 职业病 下背痛 海军 官兵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并根据职业危害特点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法:选择本疾控中心的 90 名理化检验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对危害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自我防护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理化检验人员防护知识的认知及自我防护情况的差异。结果:噪声、 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剂等 是为理化检验人员带来危害的主要原因,实施自我防护措施后,理化检验人员防护知识、防护行为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理化检验人员日常存在的职业危害较多,根据危害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感防护对策,可有效确保疾控中心理化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危害 理化检验人员 疾控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 基于实践进行探究分析了解血站采血人员工作中可能引发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且探讨有效措施。 方法: 选择采血站 46 名采血工作人员进行分析,自制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在工作中可能导致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通过统计采血人员的锐器刺伤概率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策略。 结果: 7 名采血人员出现职业暴露,检测中 直接与污染物接触的有 2 名占比 28.57% 、被针头刺伤的有 3 名占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员的采血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总结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员的采血风险因素,包括体检者自身因素、采血操作因素、暴露危害因素三个方面,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制定了完善的护理管理对策。结果:实施后采血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体检人员对体检采血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调查了解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员的采血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管理对策,能够显著降低采血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体检人员的护理服务体验,提高了体检人员的满意度。

  • 标签: 健康管理中心 体检 采血 风险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国际护理界认为:现代护理学是一个旨在为个人、家庭、人群和社会提供卫生保障,以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为主要目标的专业能力。护理人员在体检中心的作用必不可少。

  • 标签: 体检 护理 健康 亚健康状态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采用综合防范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5月-2019年11月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防范措施;2019年12月-2020年5月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防范措施,对比不同防范措施下,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出现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以及自我防范意识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我防范意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工作期间采用综合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安全性,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范意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患者临床护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共70例,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12月,制作调查表,对所选的护理人员展开调查,从中整理出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方面的信息,明确护理人员在此项工作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在对精神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护患沟通障碍、心理学知识水平有限和患者家属不配合是三大主要问题,在针对性措施实施前,感觉心理护理困难的患者共62例,所占比重为88.57%,实施后,对心理护理感觉困难的护士人数明显减少,共18例,所占比重为25.71%,前后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有效实施对于改善精神科患者的精神状态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护理人员需重视心理干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心理护理的实施有效性,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科患者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心理健康情况。方法:借助回顾性方式展开,择我院2019.2-2019.6内80名医务人员展开研究,借助调查问卷对其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受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单因素的影响,均会导致医务人员处于职业紧张状况;进一步分析多因素,以上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均会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P<0.05。结论:针对存在职业紧张状况的医务人员,需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后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从而确保医务人员心理处于健康状态。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紧张状况 心理健康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患者的不断增加,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器械量逐年增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队伍也在逐渐庞大,人员结构上发生很大的变化,除护士以外,增加许多的工勤人员。他们承担着医院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等工作。对工勤人员进行规范管理,提高其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护士在参与工勤人员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工勤人员有效合理的管理,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同时提高临床的医疗质量,确保临床医疗的安全。

  • 标签: 护士 工勤人员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发生心理压力问题的原因,并评价采用人性化关怀应对措施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我院精神科护理人员44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根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Ⅰ组和Ⅱ组2组,Ⅰ组(22例)实施常规护理,Ⅱ组(22例)实施人性化关怀。探讨心理压力问题发生率、原因以及《精神科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结果:Ⅱ组工作压力大、护患关系、生活事件因素导致发生心理压力问题各1例,心理压力问题发生率27.27%,明显低于Ⅰ组(P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压力 原因 人性化关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给人们带来危机,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下医务人员行为表现与心理健康现状,结合心理学相关原理,探讨疫情防控下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所在,通过解决当前困境的路径以达到減轻其心理压力发生的目的,便于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开展医务工作,更加高效地抗击疫情。

  • 标签: 新冠肺类 心理危机干预 疫情防控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