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应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9月本心理干预组治疗的8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常规干预组行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住院天数、治疗总费用和诊疗依从度。结果经干预,心理干预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心理干预组诊疗依从度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心理干预组住院天数和治疗总费用明显比常规干预组少,P<0.05。结论心理干预应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确切,有助于患者身心状态的改善和治疗依从度的提高,有利于缩短住院天数,减轻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普外科手术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麻醉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一直是临床所关注的重点,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手术疗效,还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心理负担。因此,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以采取有效对策进行防治处理,便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神经外科 麻醉 术后 认知功能障碍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利用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一段时间之内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并且两组患者的数量相等,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于普外科利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内科、中医科利用保守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的有效率为76.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在对患者进行1年时间的随访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术后复发2例,有效率96%。而对照组患者荣22例肿瘤略缩小,16例形态无明显变化,12例因继续增大改为手术,治疗有效率76%。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利用普外科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使疾病的治愈率得到极大提高,并且在治疗之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比较低。

  • 标签: 甲状腺良性肿瘤 普外科手术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外科手术室行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外科手术患者214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0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手术前焦虑量表评分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焦虑量表评分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减轻患者术中机体应激反应程度,对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外科手术室 人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骨外科手术中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长骨骨不连患者诊治过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住院(6.2±2.2)天、随访(17.3±6.2)个月、骨折愈合(6.4±1.9)个月,术后1个月患肢骨密度低于术后12个月、术前患肢功能低于末次随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再次发生骨不连。结论骨不连诊断较易,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有效率较高。

  • 标签: 骨不连 骨外科 长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层级护理管理在普外科手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6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2例对照组和32例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层级护理管理,对两组的手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65±2.67h,观察组为3.26±1.54h,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02.35±73.52ml,观察组为203.52±85.24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9.38%,观察组无感染,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行层级护理管理,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 普外科 手术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精细化管理在骨外科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在骨外科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了护士的护理质量,效果优于常规管理,患者及家属普遍反响良好,具有推广价值。2014年我院的护理部为了能够进一步地加强优质服务,提出了精细化管理模式。各个病房也实行了护理站的前移的模式,我们的骨科手术病房作为本院的一线科室,为了符合本院的发展需要,已经多次召开了本科室的质控会议,研究精细化管理在本科室的骨科护理中的运用。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从实际工作中出发,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总结,并且从中找出很多我们的不足以及缺陷,有很多好的思路、管理方法、管理措施等不能够有效地落实到位,使得本科室的管理模式没有起到很好的效应。

  • 标签: 精细化 管路 手术患者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低频段小探头B超(LFSPU;频率范围3-9MHz)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利用LFSPU辅助颅脑手术的病例98例,其中脑肿瘤68例,脑脓肿12例,婴幼儿脑积水分流手术10例,脑内血肿8例。结果婴幼儿前囟或3cm×2cm骨窗即可满足LFSPU探头置放和探测需求,探测距离在7cm以上,探测到最小病灶直径为1.0cm,最深5.5cm。LFSPU均显示所有病灶、脑室端分流管和脓肿穿刺针,定位成功率为100%;肿瘤病灶切除后,术中LFSPU发现残留肿瘤23例,继续切除16例(病理学证实为肿瘤13例),7例因残留病灶位于重要区域未进一步切除。结论术中LFSPU可通过小骨窗和未闭前囟进行探测,实时动态监测手术过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术中B超 低频段小探头B超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整体护理服务干预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1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1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接受人性化整体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干预组患者术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P〈0.05)。干预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整体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促进顺利完成手术,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护理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整体护理 手术室 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依那普利联合外科手术逆转甲亢性心脏病心室重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甲亢性心脏病患者110例,符合手术指征62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用药3个月,随后施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3个月后手术治疗,并继续服用依那普利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手术前、手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变化、临床效果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至手术前,两组患者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舒张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舒张末期后壁厚度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外科手术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效果安全可靠,可以增强心肌功能,不同程度逆转心室重构,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 标签: 依那普利 外科手术 甲亢性心脏病 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胃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分别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出的其它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均显著优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下活体组织检查诊断患者胃癌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对胃癌进行全面评估时,要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主,方能制定最佳的治疗对策。

  • 标签: 确诊率 疑诊率 全面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患类型以及实际需要进行鼻内腔手术操作,评价术后效果。结果47例患者手术均比较成功,术后无明显局部肿胀反应,切口愈合良好,通过为期1年的随访,并未发现复发征象,患者均表示满意。结论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应用鼻内镜技术可获得更为精确的定位,缩短手术时间,而且术后复发率低,患者对治疗效果较为满足,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 标签: 鼻内镜技术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囊肿摘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施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肝胆外科手术的240例患者资料,经回顾性调查,分析其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40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有30例,感染率12.5%,患者年龄、生化指标、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抗生素应用种类等是导致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与患者自身病情和切口性质密切相关,而且手术医师操作技能、患者抗生素使用也对切口感染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提高手术操作技能,缩短手术时间,给予患者合理利用抗生素等,以降低肝胆病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

  • 标签: 肝胆病患者 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