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诊治的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中选取98例作研究对象,均提供围术期护理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者设为对照组(n=49),将在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者设为研究组(n=49),就2组护理成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5.129、19.290、6.795,P=0.000、0.000、0.000)。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在短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促使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胃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急性阑尾炎切除术 围术期 常规护理 护理成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衰患者记录 24小时出入量准确性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 ,运用品管圈方法选定主题 ,拟定活动计划书 ,进行现况调查 ,将 2015年 3月 1 ~31日需记录 24 h出入量的心衰患者 101例累积记录频次为 505例次设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现况 ,运用查检表对病区护士记录患者出入量现状进行调查 ,设定改进目标 ,采用鱼骨图解析出入量记录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将 2015年 8月 1 ~31日需记录 24 h出入量的心衰患者 120例累积记录频次为 510例次设为品管圈管理后的情况。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结果 :影响出入量记录准确性的原因包括 :患者不重视、估算标准不统一、护士食物量估算差异大、护士出入量记录不顺利耗时长缺乏耐心及测量工具不统一等。实施品管圈活动后 ,护士每次记录的不准确率明显低于活动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心衰患者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 ,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进一步缩短患者的住院日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心衰患者 出入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模式的不同为根据,分为2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髋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髋关节活动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疼痛 髋关节活动度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80 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给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0 例 。对照 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 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SAS 以及 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干预后 SAS 以及 SDS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静息时及活动时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能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疼痛,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进行大力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护理对策及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入住我院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的Harris评分。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髋关节的Harris评分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能够能够有效的减少髋关节脱位的风险,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进行活动,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护理对策 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益生菌,试验组同时应用康复新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情况,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WilliamsDAI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下降(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活动期溃疡康复期将益生菌与康复新液联合应用,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益生菌 康复新液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78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39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益生菌,试验组同时应用康复新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情况,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 Williams DAI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下降( P< 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活动期溃疡康复期将益生菌与康复新液联合应用,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益生菌 康复新液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性胃溃疡(GU)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188例GU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为94例。A组给予铝碳酸镁咀嚼片+奥美拉唑治疗,B组给予奥美拉唑单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B组为90.43%(P<0.05)。治疗8周后,A组的Hp(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95.74%,复发率为3.19%,B组分别为87.23%和11.70%(P<0.05)。结论为GU患者行铝碳酸镁咀嚼片+奥美拉唑治疗可提高Hp根除率,具有较佳的远期疗效。

  • 标签: 活动性胃溃疡 铝碳酸镁咀嚼片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慢阻肺高危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达标率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造成慢阻肺高危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达标率较低的原因开展品管圈活动并提出相对应的整改意见,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达标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的检查结果达标率较对照组的68.29%显著提高到90.77%,平均检查时间较对照组的(10.78±3.21)min缩短至(7.56±2.54)min,检查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的(85.33±15.78)分显著提高到(93.76±6.22)分,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慢阻肺高危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达标率。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慢阻肺高危患者 肺功能检查结果 达标率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 ]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升医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规范化。 方法 调查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不规范的主要因素,根据查找出的主要问题拟定对策,并对实施结果进行确认和评价。 结果 针对麻醉药品管理不规范的原因, 通过加强培训、 管控重点环节 、 统一标准完善管理 制度等措施,使得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 规范化得到明显提升。 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医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

  • 标签: [ ] 品管圈 麻醉药品 规范化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6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 标签: 三级康复护理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神经电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疗效。方法106例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女性患者入选我院。用托特罗定酒石酸盐片治疗,观察组中53名患者,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各项资料比较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项临床资料上,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穴位神经电刺激 酒石酸托特罗定片 膀胱过度活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诊治的58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9例,西药组进行来氟米特治疗,联合组进行来氟米特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并且在临床症状指标上,联合组的情况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来氟米特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进食、活动干预运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及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60例,研究组采取早期进食及活动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排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疗效、服务态度、医院环境及知识宣教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进食及活动干预运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效果明显,可快速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胃肠功能 活动干预 早期进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大众观注,而科技馆作为面向普通大众,以提高大众科学文化知识为目的场馆,应发挥其应有价值。本文以南宁市科技馆为例,通过对科技馆开展心理健康科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能提高心理健康科教活动公众吸引力的建议和对策。

  • 标签: 心理展品 科普教育 科技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穴位神经电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女性患者入选我院。用托特罗定酒石酸盐片治疗,观察组中 53名患者,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各项资料比较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项临床资料上,显著低于观察组 (P< 0.05),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采用穴位神经电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穴位神经电刺激 酒石酸托特罗定片 膀胱过度活动症
  • 简介:目的研究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锻炼中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31例)和研究组(3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干预,连续护理4周,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疼痛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关节功能锻炼的效果,减轻患者疼痛和晨僵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延续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低年资护士的管理效果及其对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在2018年5月-2019年2月)搜集的23名低年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统计分析23名低年资护理人员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管理效果以及核心能力。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内在和外在工作满意度以及自我评价(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团队精神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评分显著高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能够显著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管理效果以及核心能力评分。

  • 标签: 核心能力 低年资护士 管理效果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对脑血栓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4月间入组接受治疗的病患中选择88例脑血栓患者进行研究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依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则增加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观察组为4.5%、对照组为18.2%,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对比则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脑血栓 日常活动能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成立品管圈,以“降低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率”为品管圈主题,遵循PDCA循环及QCC活动程序展开活动,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寻找真因,共拟定出3个对策群组分别是丰富良肢位宣教形式,制订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及考核标准,改变排班模式,整合后认真实施,使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不合格率由33.33%下降至9.03%,更好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脑卒中 良肢位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