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唱不清中文歌词,是我国声乐界数十年来一些人的痼疾,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歌者限于以意大利语音为基础的声乐训练,未能充分注意汉语普通话语音、声调等特点,据此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 标签: 中文歌曲 声乐教学 训练方法 汉语 意大利语 普通话
  • 简介:陈锦,女,浙江平阳县人,后移居上海。1937年参加上海“蚁社”救亡宣传队;1938年进鲁迅艺术文学院戏剧系学习;1949年先后在华北文工团、东北鲁艺文工团工作,曾任东北鲁艺舞蹈训练班副主任等职;解放后,组建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任副团长。

  • 标签: 舞蹈团 人物研究 中央戏剧学院 1937年 1949年 平阳县
  • 简介:"慢屋·揽"位于大理葭蓬村的洱海畔,是一个基于原有农宅的改扩建项目。村庄周围环绕着独有的自然景观——海西湿地:杨柳垂荫,芦苇飞絮,水鸟游弋,天蓝海。整个村庄宁静秀美,五六间小客栈沿湿地岸线散布,"慢屋"就是其中之一。

  • 标签: 度假酒店 大理 改扩建项目 自然景观 湿地 村庄
  • 简介:乾隆四十五年(1780)冬,《四库全书》纂修接近尾声.此际,清高宗谕令各地督抚,将民间剧曲亦一并纳入违碍书籍审查中来.其中,特别委托两淮盐政、苏州织造专门办理扬州、苏州地区的剧曲查勘.由此,自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中旬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秋,扬州地区访搜、查勘剧曲,历经伊龄阿(?-1795)、图明阿(?-1782)①两任盐政主办,苏州地区则一直由织造部堂全德(1732-1802)负责搜罗、审查,并汇送扬州办理剧曲中心——“词曲局”覆核,最后会同扬州所得呈送京师,等候钦定.

  • 标签: 乾隆扬州 兼谈 剧曲史事
  • 简介:据报道,高邮中专两件学生创新作品获扬州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入围奖。这两件作品分别是由李俊发明的少儿古筝识谱练习器和何其进发明的智能温控饮水机,在江苏省创新大赛中分别荣获二等奖,

  • 标签: 练习器 扬州市 国家专利 发明 识谱 古筝
  • 简介: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金农、冬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扬州,终生贫困,“癸未秋,先生没于扬州佛舍”。(罗聘《冬心先生续集跋》)《清史稿·列传·艺术》“金农”条略日:金农分隶小变汉法,截毫端,作擘窠大字。年五十,始从事于画。初写竹,继画梅,又画马,复画佛。“性逋峭,世以迂怪目之。诗亦壤削苦硬”。

  • 标签: “扬州八怪” 金农 艺术 画马
  • 简介:扬州"八怪"之称,最早见于汪鋆《扬州画苑录》,其卷二"虞蟾"条云:"所惜同时并举,另出偏师,怪以八名(如李复堂、啸村之类——原注),画非一体,似苏(秦)、张(仪)之捭阖,偭徐(熙)、黄(筌)之遗规。率汰三笔五笔,覆酱嫌桷(原字为左"牛",右"角",字典无此字),胡诌五言七言,打油自喜。非无异趣,适赴歧途。示崭新于一时,只盛行乎百里。

  • 标签: “扬州八怪” 画家 绘画作品 绘画技法 徐迅
  • 简介:杨勇:庆伟先生的楷书,融合了北魏墓志与唐楷,具有鲜明的个性。在整合北碑(特别是墓志)与唐楷上,前人已经做了很多探索,

  • 标签: 当代 主编 杂志 书法 唐楷 墓志
  • 简介:华彦钧(瞎子阿炳)是我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今年是他诞辰一百周年。这里发表《关于阿炳的三首琵琶》及《阿炳二胡教学札记》二篇文章,以示纪念。

  • 标签: 阿炳 民间音乐家 琵琶 华彦钧 二胡曲 教学
  • 简介:贡嘎德寺位于贡嘎与曲水之间,西距贡嘎县城约十余华里。该寺又称多吉丹(意为“金刚座寺”),俗称贡嘎寺,为萨迦派的重要寺庙。该寺建寺人为吐敦·贡嘎南杰(1432--1496)。建寺年代为1464年。关于吐敦·贡嘎南杰的法统传承与建寺情况可见《土观宗派源流》一书。该书记述,萨迦派在著名的“萨迦五祖”以后,在住持正教大德中,显教当推雅、绒二人,密教当推俄、宗二人。其中宗巴系又分为“前宗巴系”与“后宗巴系”,吐敦·贡

  • 标签: 贡嘎曲德寺 土观宗派源流 萨迦派 显教 密教 金刚座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六十种》为一部卷帙浩繁的戏曲选集,系明末著名藏书家、版本学家、出版家毛晋所编选出版。其内容十分丰富,既收了元杂剧《西厢记》,也收了被认为是“南戏”代表作的《琵琶记》与“荆、刘、拜、杀”以及明代传奇的许多佳作,尤其对汤显祖情有独钟,既收了《临川四梦》,又收了汤氏未完成的作品《紫箫记》,还收了《还魂记》(《牡丹亭》)的硕园改本。《六十种》是中国古代篇幅最大的一部戏曲选集,而且被选作品之中,有十多种未有其他刊本或稿本、钞本流传,当时如果成遗珠,肯定早就失传了。

  • 标签: 《六十种曲评注》 校勘 《临川四梦》 《西厢记》 《琵琶记》 《牡丹亭》
  • 简介:本文从具有浓郁四川风格的唢呐独奏曲《川江情》的作品分析入手,对乐曲的旋律写法、曲式结构以及情感内涵等进行了较为仔细地探讨,同时也从作品及创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演奏处理方面做了认真分析,希望能对该内涵的深刻表达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川江情 作品分析 情感体验
  • 简介:<正>结构是内容的外在形式,任何作品都要通过结构形式来完成,离开了结构的依托,再深邃的思想,再丰富的内容,再高超的技巧,都是无法表现的。音乐,在其诸种型态中体结构又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指”,是福建南音“指”“谱”“”三大部分之一,它叙唱故事情节,由几支曲子联接而成,最早只有三十六套,后增为四十二套,晚近又增加到四十八套。列宁说:”规律,任何规律都是狭隘的、不完全的、近似的。”现就“指”的结构浅析如下。

  • 标签: 故事情节 曲牌联套 板式变化体 元杂剧 节奏 福建南音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8-15
  • 简介:在幽默艺术周期间,中国协还组织了三场各具特色的"送欢笑到基层"演出,分别把幽默艺术送到泉城广场、济南钢铁集团和山东省商业集团。

  • 标签: 中国曲协送 欢笑走进 走进济南
  • 简介:一、渊源与概况山东省聊城地区临清县金郝庄一带,素有古筝演奏传统。流传的筝中有称之为《双板》、《单板》的曲谱,早见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民间手抄工尺谱。笔者一九八○年去金郝庄采风,聆听了七十岁古筝艺人金以埙先生的演奏和介绍。学古筝者,必须首学和掌握这两首乐曲。其他乐曲多为《双板》、《单板》的衍变。研究筝,自然要对这两首乐曲有所认识。《双板》全曲为三十四小节,(收板乐句除外)4/4拍。因为它每小节有两个重拍,故名《双板》;《单板》全曲为三十四小节,(收板乐句除外)2/4拍,因为它每小节有一个重拍,故名《单板》。《双板》、《单板》又据板数统称《六八板》;或据句数

  • 标签: 筝曲 板乐 双板 单板 八板 金灼南
  • 简介:中國的俗文學研究,在當代學科體系中,一直處於尴尬的境地。它在'古代文學'與'近代文學'學科中,衹能作爲附庸而存在,而'現代文學'又將它婉拒於門外;欲靠往'民間文學'一科,或以爲該科的主體乃是口頭流傳的文學。於是乎,除戲、小説而外的俗文學,幾無立錐之地。有感於此,我們創立《戲與俗文學研究》,希望能夠爲從事俗文學研究的同道提供一個平臺,以促進研究的進展。同時,希望借此刊物,倡導重視文獻與實證的學風。特别是

  • 标签: 俗文研究 曲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