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详细阐述了两性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包括硅氟两性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且讨论了在皮革加脂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两性磷酸酯 合成 加脂
  • 简介:瓶装是葡萄酒的主要包装方式,本文研究不同类型的瓶塞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分别使用天然塞、贴片塞、聚合塞等不同类型的软木塞和高分子合成塞密封干白葡萄酒,分析不同类型瓶塞的物理特性及其优、缺点,研究它们对葡萄酒装瓶后品质的影响,以指导葡萄酒灌装生产选择使用瓶塞,确保装瓶后的葡萄酒得到最佳的保护和发展。本文对瓶塞生产商改进产品质量也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葡萄酒 软木塞 高分子合成塞
  • 简介:研究了木聚糖酶处理中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及对木素溶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处理中纤维表面、纸浆中半纤维素被降解溶出,LCC结构被降解.木聚糖酶处理也溶出蜜二糖和塔罗糖.木聚糖酶预处理能加强后续碱抽提中大分子质量木素的溶出.

  • 标签: 木聚糖酶 碳水化合物 木素溶出性能
  • 简介:以丽水水阁工业区为例,分析了合成革行业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其风险进行了评估。结合工业区实际,提出了合成革行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对策:生态规划先行,科学发展并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皮革;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推广;完善治污设施,加强在线监管;严查违法行为,加强环境管理。

  • 标签: 合成革 环境污染 整治对策
  • 简介:建立了酰胺小柱净化-反相液相色谱测定海米中4种合成着色剂含量的方法.确定了以50%丙酮水溶液为提取试剂,干法装聚酰胺粉填料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提取液,在AthenaC18-WP柱(4.6mm×250mm,5μm)上,以甲醇和0.02mol/L的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四种合成着色剂在0.2mg/L~2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在0.04mg/L~0.06mg/L之间.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合成色素的加标回收率在85.0%~97.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06%~5.18%之间.该方法成本低、简单高效,可用于海米中合成色素的日常检测和风险监测.

  • 标签: 聚酰胺小柱 海米 合成着色剂
  • 简介:为研究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对动脉壁内皮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饲雄性纯种新西兰兔8周后,通过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对动脉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基因表达影响。结果表明:高脂高胆固醇膳食8周后,内皮型(NOS)mRNA表达下降、总NOS活力减弱、血浆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P)水平降低(P<0.05);内皮素(ET)水平上升。结果提示: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引起高脂血症,可损害动脉内皮,降低NOS的基因表达,抑制NO的合成

  • 标签: 胆固醇.膳食 一氧化氮 内皮.血管
  • 简介:L-抗坏血酸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然而L-抗坏血酸有稳定性不佳、脂溶性较差等缺点。本文以L-抗坏血酸和马来酸酐为主要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对L-抗坏血酸进行分子修饰,合成了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后,确认为目标产物。反应条件为:马来酸酐和甲醇摩尔比1∶1,60℃保温反应2.5h得马来酸单甲酯;L-抗坏血酸和马来酸单甲酯在摩尔比2.5∶1的条件下,25℃-26℃反应32h得产物。实验表明:本产物保留了L-抗坏血酸高效的抗氧化性能,进一步对其抗细菌、酵母和霉菌的效果进行研究,生长曲线的测定可以表明产物有较广的抗菌谱系,对细菌、酵母和霉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它们的最终生长量,而且效果优于常用防腐剂山梨酸钾,是一种有潜力的食品添加剂。

  • 标签: L-抗坏血酸 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 抑菌活性 合成
  • 简介:在本研究中,利用将皮革纤维作为一种添加剂加入到一些橡胶化合物中,例如腈基丁二烯胶(NBR)、氯丁二烯(CR)、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氯化丁基橡胶(CIIR)。研究了使用的纤维对于化合物的硬化性质、物理机械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有关化合物的硬化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皮革纤维对于化合物的初始黏度、加工性能以及固化时间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提高了化合物的交联度。对于硬化化合物机械性能的评价结果显示,采用皮革纤维作为添加剂可以使得以腈基丁二烯胶(NBR)为基础的化合物的抗张强度提高,这是由于NBR和皮革纤维之间的相容性作用产生的。添加皮革纤维后,所有化合物的硬度显著提高。获得的结果表明,皮革纤维的添加不会显著提高化合物的弹性、密度以及热稳定性,但会显著提高液体电阻。

  • 标签: 橡胶 皮革纤维 溶胀行为 机械性能 固化性能
  • 简介:研究了在超临界CO2介质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BSA)水解的影响,通过系统水含量及系统压力的变化来分析四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138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及Tween80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的影响,并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及分析软件TotalLab对蛋白质的水解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低系统压力及低系统水含量下能促进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使水解率提高20%以上,且水解率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而上升,随着系统含水量的升高而下降。当系统水含量达到30μL以上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的影响不明显。

  • 标签: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胰酶 牛血清白蛋白 超临界CO2
  • 简介:发酵基质中长链脂肪酸物质(C14-C18)是影响酿酒酵母生长代谢的重要营养成分。本文重点阐述外源长链脂肪酸对酿酒酵母脂肪酸代谢、生长繁殖,抗逆性和产生香气化合物的影响,以及在葡萄酿酒产业的应用,以期为葡萄酒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脂肪酸 酿酒酵母 生长繁殖 抗逆性能 香气
  • 简介: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检测表明:苇浆CEH漂白的氯化段和碱处理段废液中均含有氯代酚和氯代愈创木酚,氯化段废液中的氯代酚相对含量高于氯代愈创木酚,碱处理段废液中两类氯代酚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接近。次氯酸盐漂白段废液中的氯代酚类化合物含量极少。经过载体吸附法固定的白腐菌处理之后,苇浆CEH漂白混合废液中的氯代酚类化合物含量大为降低。

  • 标签: 白腐菌 漂白废液 氯代酚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简介: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检测表明:苇辈CEH漂白的氯化段和碱处理段废液中均含有氯代酚和氯代愈创木酚,氯化段废液中的氯代酚相对含量高于氯代愈创木酚,碱处理段废液中两类氯代酚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接近。次氯酸盐漂白段废液中的氯代酚类化合物含量极少。经过载体吸附法固定的白腐菌处理之后,苇辈CEH漂白混合废液中的氯代酚类化合物含量大为降低。

  • 标签: 氯代酚 废液 白腐菌 酚类化合物 吸附法 碱处理
  • 简介:本文研究了植物单宁(刺云实和荆树皮)合成酚类复鞣剂,和两种加脂剂加热后不同的氧化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专门为此次研究合成了一种聚羟基酚复鞣剂。我们注意到了试样受热后各种性能的变化,如颜色、收缩温度和六价铬的生成。此外根据手感性能和物理性能的改变,应用了单形心实验设计法(Simplexcastroid),选用了有高抗氧性的复鞣剂。植物复鞣剂(刺云实和荆树皮)能阻止游离基的形成,因此能避免不饱和加脂剂的氧化和六价铬生成。聚羟基酚类复鞣剂是一个有效的抗氧化剂,也有很好的耐热性。

  • 标签: 植物单宁 相互作用 复鞣剂 六价铬 加脂剂 合成
  • 简介:以丙烯酰胺(AM)为分子骨架,丙烯酸(AA)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分别为阴、阳离子单体,采用过硫酸钾(KPS)与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2HCl)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在水相中共聚合成了一种具有两性特征的水溶性高聚物P(AM-DMDAAC-AA)。通过考察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和Ca2+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摩尔比n(AM)∶n(DMDAAC)∶n(AA)=1∶0.3∶0.8,单体质量分数22.5%(单体总质量对反应体系总质量),引发剂用量0.2%(相对于单体总质量),其中KPS与AIBA.2HCl的质量比为3∶1,反应温度70~75℃,反应时间10h。合成的聚合物特性黏数为231.48mL/g,Ca2+吸附量最高能达到2.028mmol/g。运用FT-IR和1H-NMR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水溶液共聚 两性高聚物 水溶性 特性黏数 Ca2+吸附量
  • 简介:按照《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有关规定,《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等59种化合物的测定》《饮料、茶叶及相关制品中二氟尼柳等18种化合物的测定》《豆制品中碱性橙2的测定》《保健食品中9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保健食品中9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保健食品中9种矿物质元素的测定》6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现予发布。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保健食品 检验方法 豆制品 化合物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