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儿科重症监护护理中的护理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方法 挑选院内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治的200例儿科重症室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予以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在护理风险事件中的出现率。结果 研究组出现8例护理风险事件,参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出现15例,两组对比,研究组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64%,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42%,两组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落实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充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降低医患纠纷的出现,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儿科重症监护护理  护理风险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从药品检测工作的风险点出发,帮助基层医药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药品检测工作。方法:整理出药品检测工作的风险点,使用分类法进行梳理。结果:比较药品检测中的不同风险点,不断优化和调整实际工作的问题。结论:强化医护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找到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提高基层药品的检测质量。

  • 标签: 基层药品 检测工作 风险判断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识别和干预对EICU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46例EICU患者,选自我院2020.7-2022.7期间,比较常规护理(对照组)和早期识别干预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差异。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20.33±3.15)min、并发症发生率5.57%、住院时间(8.26±1.07)d,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8%高于对照组77.09%,数据差异体现统计含义(P

  • 标签: []早期识别和干预 EICU 危重症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识别和干预对EICU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46例EICU患者,选自我院2020.7-2022.7期间,比较常规护理(对照组)和早期识别干预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差异。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20.33±3.15)min、并发症发生率5.57%、住院时间(8.26±1.07)d,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8%高于对照组77.09%,数据差异体现统计含义(P

  • 标签: []早期识别和干预 EICU 危重症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识别.方法应用心理测试量表(HAMA和HAMD)评估5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用赛乐特及苯二氮卓类治疗.在治疗后2、4、6周进行评分.结果54例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分别为(38.8、31.4)%,治疗好转率分别为(85.7、88.2)%,治疗后2周时HAMA和HAMD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并以4、6周最为显著.结论焦虑抑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发病率高,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效果好,并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针对胃肠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肠梗阻、肠瘘、感染等,本研究旨在通过早期识别并进行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康复速度。研究通过对多例胃肠外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数据,制定出一套早期识别并发症的方法与策略。同时,研究团队针对各种并发症设计了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规范化的护理操作、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等。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识别和护理干预对于胃肠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此研究不仅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可参考的护理模式,对于护士的护理操作和诊断能力提升也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 标签: 胃肠外科手术 早期识别 护理干预
  • 简介:维生素C片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以及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或其它疾病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期及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维生素C为L-抗坏血酸.由于抗坏血酸分子中有二烯醇基,具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为二酮基而失去治疗活性.所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1]检查项下要求检查溶液的颜色.

  • 标签: 《中国药典》2005年版 维生素C片 检查项 过滤方法 颜色 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评分、修正创伤评分、创伤指数、患者呼吸、循环、运动、语言评分、院前分类指数这5种院前创伤评分方法在识别急危重症创伤患者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在2015年6月-2015年12月接待的92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种院前创伤评分方法列入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中,对所选患者应用急诊预检进行评分,将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类创伤评分方中TI评分方法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对急危重症伤员的识别性能最高,灵敏度只有0.521,在预测结果中可能易出现假阳性。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应用院前创伤评分方法能在早期有效识别急危重症患者,各评分系统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践工作中需联合使用,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创伤评分 急危重症创伤 创伤识别 急诊分诊 应用效果
  • 简介:随着天气变冷、气温下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门诊腹泻患儿明显增多,医院的走廊里到处都是家长焦急等待的背影,本刊记者带着小儿腹泻的种种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李在玲主任医师。小儿腹泻病最常见于2岁以下儿童,根据病岗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其中感染性腹泻以轮状病毒肠炎为最多见。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小儿腹泻病 儿科门诊 主任医师 非感染性腹泻 识别
  • 简介:传统中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因此中药饮片的精准识别是相关从业人员的必备职业技能之一。长期以来,中药饮片课堂教学和技能实训受限于资源库标本收集和传统教学手段,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识别精准度有限,难以满足对中药饮片精准识别的教学要求。由此,笔者研发了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和二维码识别技术为核心的中药饮片识别辅助教学工具,通过对多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和技能测试,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微信小程序 二维码技术 中药饮片 精准识别 辅助教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