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儿科门诊收治小儿化脓扁桃体炎患者共88例,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44例以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44例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连续用药1周,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42/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36/4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上,观察组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2例,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较阿莫西林而言,治疗小儿化脓扁桃体炎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关键词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扁桃体炎;疗效小儿化脓扁桃体炎属于常见儿科疾病,该病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患者可出现扁桃体红肿、化脓、疼痛等症状,影响学习及生活1。小儿化脓扁桃体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但由于患者年龄阶段的特殊,在药物选择上需谨慎,除考虑到治疗效果外,还需考虑到患者身体素质能否耐受,增加药物治疗的安全。在本次调查中,我院给予观察组患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作相应治疗,并与常规阿莫西林治疗进行对比。现作下述报道1资料及方法1.1患者资料纳入的88例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儿科就诊的化脓扁桃体炎患者。纳入标准如下(1)各症状与小儿化脓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相符;(2)对治疗药物不出现过敏现象;(3)患者家属签署同意书,对治疗情况知情,无中断治疗等特殊情况发生。该88例患者作随机分组处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6.2±1.2)岁;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平均年龄(6.1±2.4)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基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构成对比。1.2方法对照组患者以阿莫西林进行治疗,选择片剂药物,给药剂量每日20~40mg/kg,每8小时1次服用。观察组患者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选择片剂药物,给药剂量依据患者年龄范围而定,其中3~6岁,每次1~2片;7~12岁,每次3~4片。每12小时1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药物治疗1周。1.3疗效判定与观察指标参照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提出疗效判定指标(1)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检查扁桃体红肿消除,无脓分泌物渗出;(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检查扁桃体红肿部位缩小,基本无脓分泌物渗出;(3)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检查扁桃体红肿部位略微缩小,脓分泌物渗出减少;(4)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数据,其中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视存在显著差异。2结果2.1临床效果对比1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总有效率为95.4%(42/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36/44),组间比较P<0.05。具体见表1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n=44)28(63.6%)11(25%)3(6.8%)2(4.6%)95.4%(42/44)对照组(n=44)18(41.0%)12(27.2%)6(13.6%)8(18.2%)81.8%(36/44)X24.062P0.044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对照组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其余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且停药后症状消除。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0.05)。3讨论小儿化脓扁桃体炎的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研究发现,该病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只要选择针对的抗生素即可达到相应效果。一直以来,临床以青霉素类药物作为该病治疗的首选,阿莫西林又作为青霉素类药物代表,受到广泛的应用3。阿莫西林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尤其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疗效较为满意。给药后内酰胺将水解为肽键,并与菌体中的转肽酶结合,使其失活,达到抑菌、灭菌的效果。但由于近年来抗生素滥用情况明显,研究显示已有80%左右的患儿对阿莫西林产生耐药性,临床治疗期间也发现,阿莫西林在小儿化脓扁桃体炎的治疗中疗效越发不理想。因此急需寻找其他治疗药物,保障疗效,控制耐药性的产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同样属于青霉素类药物,其作为阿莫西林及克拉维酸钾复方制剂,兼顾阿莫西林效果的同时,可更为稳定的发挥治疗效果4。该复方制剂以阿莫西林为主药,克拉维酸钾可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保护阿莫西林免受β内酰胺酶水解,正常发挥效果,提高生物利用度5。此外,克拉维酸钾还可抑制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大部分细菌因此而失活,提升效果。克拉维酸钾还具有低毒特点,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在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5.4%(42/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8%(36/44),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由此可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于小儿化脓扁桃体炎具有显著效果,优于阿莫西林。而在治疗安全方面,两组患者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仅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但停药后症状终止,患者恢复,由此药物治疗安全也得到肯定。由上所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扁桃体炎效果显著,安全高,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阿莫西林治疗。但本次研究调查样本容量小、观察时间短,存在不足之处。后期笔者将继续致力于相关研究,并扩大样本容量、延长调查时间,以获得更多更为确切的数据,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周国珍,寿淑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化脓扁桃体炎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4,(4)633-634.2张顺辰,张红新.小儿热速清口服液联合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治疗急性化脓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7)3777-3778,3779.3徐州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小儿化脓扁桃体炎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1)28-29.4古美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小儿化脓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188-189.5陈永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小儿化脓扁桃体炎的疗效J.临床医学,2016,36(4)115-116.

  • 标签:
  • 简介:多发性骨髓瘤是体内浆细胞异常克隆增生导致的恶性血液肿瘤,其往往伴贫血、血钙升高、肾功能损害及骨破坏,简称(CRAB)症状及高黏滞血症、感染等,是血液系统第二位常见肿瘤,多见于老年人,目前仍无法治愈,化疗仅能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截止到目前为止,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和取得的治疗效果比较有限,传统的化疗联合的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年^([1])。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效果 临床观察 硼替佐米 安全性 恶性血液肿瘤
  • 简介:目的:评价氨溴索与头孢呋辛联用对细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8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后临床症状(体温、白细胞计数等)复常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为75.00%(P〈0.05),而临床症状(体温、白细胞计数等)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溴索与头孢呋辛联用治疗细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病情的恢复,且安全较高。

  • 标签: 氨溴索 头孢呋辛 细菌性肺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1例61岁男性患者,既往有乙肝小三阳病史,规律服用拉米夫定(100mg,qd)控制尚可,因“结肠滤泡淋巴瘤Ⅲ期”入院。入院后行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500mg,d1+环磷酰胺1g,d1+表柔比星100mg,d1+长春新碱2mg,d1+泼尼松100mg,d1-5,po)化疗,之后患者出现HBVDNA被激活。临床药师结合诊治指南并与医生积极讨论,分析患者可能产生拉米夫定耐药,后调整为恩替卡韦,密切关注其化疗前后生化指标,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后持续监护、随访后续化疗过程,患者未再出现乙肝再激活。

  • 标签: 淋巴瘤 拉米夫定 HBVDNA再激活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与醒脑静辅助抗结核药物联用对重症结核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重症结核脑膜炎患者6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左氧氟沙星)标准化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斟础上加用纳洛酮及醒脑静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症状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脑脊液各指标(蛋白质、氯化物、葡萄糖)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恶心呕吐、体温、头痛、抽搐等)复常时间早于治疗前(P〈0.05),脑脊液各指标(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水平测得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为76.67%(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与醒脑静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结核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果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脑脊液各指标水平,加快了症状的恢复。

  • 标签: 纳洛酮 醒脑静 抗结核药物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目的对老年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实施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分组对比。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进行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86例老年慢性阻塞肺气肿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3例。观察组服用抗生素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运动锻炼、低流量持续吸氧运动维持患者治疗基础。对照组在观察组的治疗基础上加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较观察组更高,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观察组服用抗生素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解痉平喘、呼吸运动锻炼等方式维持患者治疗基础。对照组在观察组治疗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评估。1.3观察指标共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三个治疗标准。无效症状无减轻,患者体征并无明显改善。有效患者咳嗽、咳痰、心悸、水肿等症状在安静状态下症状减轻,较少发生。显效患者咳嗽、咳痰、心悸、水肿等症状在安静状态下消失。总有效率=(有效+显效)/组例数*100%1.4统计学依据本次研究数据处理软件选择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n(%)百分比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肩袖又被称之为旋转袖,其属于肱骨头周围的肌腱复合体之一,主要作用在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肩袖的冈上肌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破裂发生率较高,且愈合难度大[1]。相关调查资料显示[2],运动损伤是导致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随着近年来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的发展与完善,其已成为临床治疗肩袖损伤的主要手段。就目前而言,肩袖修复术主要分为2种,其一为手法松解后实施肩袖关节镜修复术,其二是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后再实施肩袖关节镜修复术,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尚无统一标准[3]。

  • 标签: 运动性肩袖损伤 临床疗效 微创治疗 关节镜 视觉模拟评分 疼痛评分
  • 简介: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泼尼松对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10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常规组为76.00%(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温、肺部啰音/咳嗽复常时间分别为(4.5±0.8)d、(4.5±0.8)d和(6.9±1.3)d,早于常规组分别为(5.3±1.7)d、(5.5±0.8)d和(10.8±2.0)d(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泼尼松联用治疗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且安全高。

  • 标签: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泼尼松 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1例25岁女性患者确诊类风湿关节炎后给予泼尼松、来氟米特、羟氯喹和碳酸钙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病情控制良好。因有生育要求,调整治疗方案为口服柳氮磺吡啶1.0g、2次/d及羟氯喹0.2g、2次/d。约2个月后患者出现发热、咽痛,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有脓渗出物,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WBC)0.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01×109/L。考虑为柳氮磺吡啶所致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并发急性化脓扁桃体炎。停用柳氮磺吡啶和羟氯喹,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皮下注射,1次/d,连续6d,同时进行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3周后患者WBC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再次给予羟氯喹和碳酸钙维生素D口服。随访6个月,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稳定。

  • 标签: 柳氮磺胺吡啶 粒细胞缺乏 关节炎 类风湿 扁桃体炎
  • 简介:目的:评价维生素D补充剂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ClinicalTrial.gov、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8月。纳入评价维生素D补充剂与儿童哮喘的相关研究,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符合定性研究条件,最终纳入5项RCT,包括271例儿童患者进行meta分析。共5个研究对哮喘症状进行了评估,分别显示试验组患儿的症状较轻。但由于各研究中使用的量表不同,本研究未对该结局进行meta分析。2项研究对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进行了报道,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无显著差异(OR=-0.54,95%CI:-5.28-4.19,P=0.83)。2项研究对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进行了报道,结果显示试验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组间无显著差异(RR=0.63,95%CI:0.24-1.70,P=0.36)。一项研究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exhalednitricoxide,FeNO)、引起FEV1下降20%时的激发药物剂累计浓度(PC(20)-FEV1)、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白介素(IL)和干扰素(INF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的PC(20)-FEV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IgE、IL-17和INFγ低于对照组,组间无显著差异。另一项研究对学龄儿童由于哮喘导致休学的天数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因哮喘致休学的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dvs5d,P=0.04)。结论:现有研究结局指标不统一、偏倚较大,尚无法明确维生素D补充剂是否能使哮喘患儿获益。大规模、设计规范、结局指标判断标准统一、安全评价全面的临床试验有待施行,从而进一步探索维生素D补充剂与儿童哮喘之间的相关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维生素D 儿童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细菌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内毒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就诊的108例脓毒症,按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阳性组)38例和革兰阴性菌(阴性组)7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变化,并分析脓毒症患者中三者的相关。结果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5)。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及内毒素间均存在正相关(P<0.05)。PCT对脓毒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相对较高,CRP次之。血清PCT、CRP及内毒素诊断脓毒血症的临界值分别是2.05μg/L、87.35mg/L、16.12ng/L。结论血清PCT、CRP及内毒素水平在革兰阴性菌中高于革兰阳性菌,对于诊断细菌血流感染致脓毒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流感染 脓毒症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内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部脑积水的临床表现及早期干预治疗对其诱导的运动发育迟缓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收治的32例头部CT诊断为外部脑积水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取中西医神经康复和早期干预治疗方案干预治疗3个月及用神经营养剂。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结果32例患儿卧位、翻身、坐结合平衡反射、四点位、跪爬及站立方面改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部性脑积水 早期干预 运动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对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的护理。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90例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全面护理干预组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程度;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手术时间、手术中总出血、平均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焦虑情况;感染、继发出血概率。结果全面护理干预组满意程度、焦虑情况、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手术时间、手术中总出血、平均住院时间、感染、继发出血概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全面性护理干预 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应用尿激酶溶栓,观察组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比较两组间的疗效与安全。结果观察组临床判定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达峰时间、平均再通时间以及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力衰竭及梗死后心绞痛的例数较少,且无缺血性卒中和死亡发生。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的再通率高,出血风险也较低,是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 标签: 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粘连肠梗阻分别予以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以此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粘连肠梗阻200例患者,接收时间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治疗,标记组别分别是研究组、对照组。对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22±0.32d)、导尿管拔除时间(3.65±1.11d)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粘连肠梗阻患者可以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且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粘连性肠梗阻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价泼尼松与来氟米特联用对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肾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狼疮肾炎患者5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2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泼尼松与环磷酰胺联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泼尼松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肾功能各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高于参照组为76.00%(P<0.05),肌酐清除率(Ccr)、血白蛋白(A)水平测得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4h尿蛋白定量(24hU)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为8.00%低于参照组为16.00%(P<0.05)。结论:采用泼尼松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狼疮肾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肾功能,且安全较高。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来氟米特 泼尼松 环磷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和DHS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方法研究对象为11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按照抽签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DHS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PFN固定治疗,且对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和DHS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前者优势大于后者,即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方便。

  • 标签: 闭合复位 PFN DHS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目的对茶碱缓释片联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展开评价。方法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茶碱缓释片联用孟鲁司特治疗,参照组采取茶碱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参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参照组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碱缓释片联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理想,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安全较高,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茶碱缓释片 孟鲁司特 咳嗽变异性哮喘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