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4)和行康复护理措施的实验组(n=44),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瘫患儿 运动功能 康复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予行为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的选择来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收治90例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时不同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在其基础上予行为护理,观察两组疗效、SAS及SD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护理后1、3个月的Fust-Meyer评分均低于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多于研究组,且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予行为护理对康复效果影响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运动功能障碍 脑梗死 行为护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大脑组织的某些生化指标的改变,以及雪灵芝对大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平均分为安静对照组(灌喂生理盐水)、运动组1(灌喂生理盐水)和运动组2(灌喂雪灵芝)。后两组先进行一次力竭游泳运动运动结束后即刻取三组大鼠脑组织测定CAT、SOD、GSH-PX、NaK-ATPase、Ca-ATPase和Mg-ATPase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1、一次力竭游泳运动后,运动组大鼠脑组织CAT、SOD、GSH-PX的含量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运动组1脑组织CAT、SOD、GSH-PX的含量与运动组2相比是下降的。2、运动组脑组织中ATPase活性低于安静对照组;运动组2脑组织中ATPase活性高于运动组1。

  • 标签: 力竭运动 生化指标 雪灵芝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实施后,下肢运动损伤康复治疗效果,评估该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样本及其入选时间分别为60例下肢运动损伤患者、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分组措施:奇偶分组;组别:研究组、对照组;实施方案:快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对以上两组(均30例)护理措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临床指标状况显著改善,P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下肢运动损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下肢运动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其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2019年11月开始,至2021年2月为止,通过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运动损伤患者12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入组成员,并将其分为了两个组别,分别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共61例,以及使用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的观察组共6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关节活动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没有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下肢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出现下肢运动损伤的患者通过康复护理模式开展进行了相应的护理工作后,患者的下肢功能活动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应该将这种方法投入到临床实际使用中并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下肢运动损伤 康复护理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颅脑外伤 满意度 早期康复护理 运动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在上述基础上研究组接受运动疗法干预,评估其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MMSE与 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标签: 脑血管 精神障碍 运动疗法 认知 生活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对症治疗)与研究组(20例,联合综合康复护理),连续干预12个月,评估护理前后患儿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智力、运动发育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瘫 综合康复护理 智力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为临床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运动康复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好转,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康复疗法 常规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对症治疗)与研究组(20例,联合综合康复护理),连续干预12个月,评估护理前后患儿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智力、运动发育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瘫 综合康复护理 智力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在上述基础上研究组接受运动疗法干预,评估其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MMSE与 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标签: 脑血管 精神障碍 运动疗法 认知 生活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0-1岁神经运动发育评估在高危儿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高危儿门诊接受检查并含有高危因素的0-1岁小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格检查方法评估小儿是否存在异常,观察组在常规体格检查基础上采用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INMA)评估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状况。两组检查后发现异常者,由专业康复师指导开展家庭早期干预训练。比较两组小儿矫正月龄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Gesell发育量表DQ值及两组矫正月龄12个月时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结果 观察组矫正月龄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Gesell发育量表DQ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法 高危儿门诊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本院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42例,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2例,引入康复治疗技术,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上肢、下肢和FMA总分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技术效果更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治疗技术 脑卒中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样本限定为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80例;病例选取时间:时间为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腹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疗效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腹针和运动疗法,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改善,优化预后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腹针 运动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3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108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总有效率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的GMFM得分、Bartthel指数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瘫患儿给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运功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有效率。

  • 标签: 脑瘫 儿童 聚焦解决模式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运动训练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我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8例,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为常规干预,观察组49例为康复运动训练,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指地距和枕墙距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小(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康复运动训练时可有效改善临床观察指标,降低疼痛评分。

  • 标签: 康复运动训练 强直性脊柱炎 晨僵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运动训练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我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8例,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为常规干预,观察组49例为康复运动训练,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晨僵时间、指地距和枕墙距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小(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康复运动训练时可有效改善临床观察指标,降低疼痛评分。

  • 标签: 康复运动训练 强直性脊柱炎 晨僵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医院在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脑出血所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都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所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一定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恢复情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 运动功能障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疗法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运动疗法,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颈椎功能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治疗效果 颈椎病 颈椎功能 康复护理 满意度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