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加快耳科学、神经耳科学及听力学的发展,经国家卫生部批准,中南大学耳科研究所和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合作,已于20014和2005年分别在湖南长沙和广西北海举办了第一、二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听力与耳聋的基础和临床新进展》学习研讨班,并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听力学 临床 耳聋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神经耳科学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周龄C57BL/6小鼠内耳形态学及其ABR阈值变化。方法取C57BL/6小鼠3周、4周、12周、26周各10只,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双侧2、4、8、16、20kHzABR阈值。采用基底膜铺片MyosinⅥ、Neurofilament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耳蜗毛细胞和神经丝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及其静纤毛随年龄的变化。结果随着年龄增长,C57BL/6小鼠各频率ABR阈值明显提高,顶转和底转内毛细胞缺失逐渐增多,神经丝染色渐淡,毛细胞静纤毛逐渐发生数量减少、增粗融合、倒伏等变化。到26周龄时已达到重度聋,各频率较3周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顶转和底转内毛细胞有连续缺失,外毛细胞完全缺失,内毛细胞只有残存的少量静纤毛,粗细不均,倒伏明显。结论本研究对国产C57BL/6小鼠的内耳形态进行观察,明确了其ABR阈值和内耳毛细胞的变化规律,为用国产C57BL/6小鼠进行老年性聋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C57BL/6小鼠 耳蜗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 毛细胞
  • 简介:目的对比不同年龄阶段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听力学特征,探讨老年性耳聋的听力进展特征,为临床预防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年龄将社区人群分为4组(45-59岁,60-69岁,70-79岁和80-89岁组),分别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听力学检测和助听器效果评估、耳鸣分析.结果1)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听力曲线以高频下降型为主,45-69岁低频听阈并无显著下降,随年龄进一步增长低频亦出现下降;2)不同年龄组语言频率听阈分别为29.27±13.65,31.46±14.14,36.11±13.80和44.46±10.64,各年龄段听阈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年龄组高频听阈间亦存在显著差异,且老年前期组高频听阈已出现明显下降;4)耳鸣发生率在各年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5)助听器佩戴对老年性耳聋效果明显.结论老年性耳聋以高频下降为主,随年龄增长,语言频率区听阈提高更明显,低频听力在70岁以后明显下降.

  • 标签: 听阈 老年性耳聋 耳鸣 助听器
  • 简介:目的研究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小儿气导和骨导短声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的特点,评价骨导ABR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组1(闭锁组)为16例(21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为5.62岁;组2(对照组)为正常听力小儿15例(25耳)。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为6.1岁。比较两组气、骨导ABR的特点。结果闭锁组气、骨导ABR反应阈值分别为(73.81±7.4)dBnHL和(6.19±4.98)dBnHL,正常组分别为(23.20±4.76)dBnHL和(5.60±5.07)dBnHL。30dBnHL刺激强度下闭锁组骨导ABR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闭锁组气、骨导ABR阈值差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骨导ABR可以用于评估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的耳蜗功能。

  • 标签: 听性脑干反应 骨导 气导 短声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 简介:目的调查广州市非综合征性耳聋高危人群中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的突变情况,为我市防聋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88例聋校听力障碍学生、100例听力正常的健康体检者进行临床评估及基因检测。结果188例聋校听力障碍学生及100例听力正常的健康体检患者均未发现线粒体DNAA1555G位点突变,突变率为0,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虽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州地区线粒体DNAA1555G突变检出率较低,但仍为预测我市耳聋高危人群耳毒性风险、合理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提供分子学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我市耳聋基因易感性奠定基础。

  • 标签: 线粒体DNA 非综合征性耳聋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简介:目的了解9月龄内听力损失婴儿助听器干预后的早期语前听能发育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方法,共纳入43例患儿,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分为中度、重度、极重度三组,分别有10、9、24例。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IT-MAIS),对43例9个月内双耳中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婴儿,在其双耳配戴助听器前及配戴后l、3、6、12个月进行语前听能评估。结果三组患儿的平均IT—MAIS得分均随助听器配戴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P〈0.0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患儿之间的IT—MAIS得分在配戴前及配戴后1、3、6个月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12个月时无显著性差异(P〉O.05)。对配戴前及配戴后1、3、6个月的IT-MAIS得分分别进行两两比较显示,中度组与重度组在6个月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组与极重度组在6个月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与极重度组除在配戴1个月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听力损失婴儿助听后的早期语前听觉能力随助听器配戴时间延长而提高,早期语前听能发育主要受助听器配戴时间的影响。IT—MAIs可提供常规测听方法不能反映的重要听能发育信息,应作为听力损失患儿康复效果评估的常规测试方法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 早期语前听能发育 听力损失婴儿 早期干预 助听器验配
  • 简介:目的:对70岁以上老人的听力障碍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高龄老年人群的听力损失特点。方法对103例70岁以上老人进行老年听力障碍量表筛查版(HHIE-S)问卷调查,并采集基本健康信息。结果在103例受调查者中,34例存在听力障碍(33.0%)。存在听力障碍的老人中,70~79岁5例(15.6%),80~89岁21例(36.8%),90~98岁8例(57.1%)。罹患糖尿病对于总得分、情绪得分、社交场景得分具有显著影响(P〈0.05);年龄对社交场景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80岁以下的老年人社交场景得分低于80岁以上老年人(P〈0.05);噪声接触史对社交场景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HHIE-S可较好反映7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障碍情况。

  • 标签: 听力损失 老年听力障碍量表筛查版 老年性聋
  • 简介:目的探讨幼年和10月龄C57BL/6J小鼠听力及初级听皮质(AI)中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年龄相关变化。方法检测两组C57BL/6J小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两组C57BL/6J初级听皮质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幼年C57BL/6J小鼠相比,10月龄C57BL/6J的ABR反应阈值更高,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随年龄增长C57BL/6J小鼠的听力减退,同时C57BL/6J小鼠大脑初级听皮质凋亡抑制蛋白表达减少,XIAP的表达水平可能与C57BL/6J小鼠听力减退有关。

  • 标签: XIAP 初级听皮质 凋亡 听力减退 年龄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承办,北京爱生科贸有限公司协办的“听力学组20074L京论坛”于2007年12月1日在北京同仁医院圆满结束。与会代表150余人,分别来自京内和京外26个医疗机构。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分会副主任委员倪道凤教授,听力学组组长卜行宽教授的大力支持与关注。

  • 标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医学会 北京论坛 听力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学分
  • 简介:2007年3月2日由北京市华夏慈善基金会捐助,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倡导的”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之华夏万名新生儿听力拯救项目”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启动。该项目将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将为一万名贫困地区新生婴儿提供免费聋病基因筛查,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效降低耳聋发病和致残率,提高全民素质的目的。

  • 标签: 新生儿听力 贫困地区 北京市 新闻发布会 中国 助行
  • 简介:由Dr.Vancamp等人于2003年7月11日倡导此建议案.该建议案将遗传性非综合征型听损伤研究中以家系为研究背景进行研究时所应用的遗传学及听力学描述术语进行了规范、统一,于2003年9月23日公布.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在研究人员、遗传学家、听力学家及耳鼻咽喉医生中达成共识,用统一的标准及规范的术语来进行家系资料遗传学、听力学方面的研究、总结和分析,便于资料的积累、比较及交流.

  • 标签: 听损伤 听力学描述 型遗传性
  • 简介:目的分析一个连续六代遗传的耳聋家系临床听力学特征及遗传特征,应用连锁分析的方法定位致聋基因。方法通过家系调查,对一个高频感音神经性聋家系的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及临床听力学和遗传学特征的分析。对家系成员进行调查并绘制系谱图。对调查的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体检、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结果该耳聋家系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聋患者表现为语后.迟发,渐进、以高频下降为主的听力损失,早期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累及全频听力听力曲线由下降型变为平坦型。结论该耳聋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表现为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通过全基因组SNP扫描及连锁分析,初步定位于4号染色体190384723--190669832区域。

  • 标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性聋 连锁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经乳突外耳道联合径路、采用1期转蒂Z形皮瓣结合2期植皮法在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中的听力重建效果。方法2001年3月至2010年1月间,110例确诊为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病例,分为纵行切口组(24例)和Z形皮瓣组(86例)。所有病例按Schuknecht畸形分型,经乳突外耳道联合径路,根据术中听骨链情况行Ⅰ-Ⅲ型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术前的畸形分型、听力结果、鼓室成形术式;并对两组近期、远期听力学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纵行切口组比较,Z形皮瓣组术前听力水平、畸形分型与乳突气化分类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近期听力,无论提高10dBHL以上或提高30dBHL以上,纵形切口组与Z形皮瓣组的近期听力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但远期听力效果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Z型皮瓣组的近期与远期听力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前详尽的耳畸形程度判定、术中对有效中耳传音结构的最大程度保护及经乳突外耳道联合径路、1期转带蒂Z形皮瓣结合2期植皮法具有良好优势,能结合其它方法的优点,在经过合理选择的病例中联合应用,获得较好的远期听力重建效果。

  • 标签: 耳畸形 联合径路 Z形皮瓣 听力重建 并发症
  • 简介:2013年11月22日由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北京同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六家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第四季度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举行。此次会议得到了各中心以及来自京内外多家医院同道的广泛重视和积极参与,共计约70人参加了会议。各位专家、讲者以及与会人员就“小儿中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讨论。

  • 标签: 听力诊断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 学术研讨会 中耳疾病 北京市 治疗
  • 简介:4月7日上午,第三届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主任委员会议在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举行,会议确定了2004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中国残疾人 主任委员会议
  • 简介:2009年6月13日上午8时,朝阳的光辉刚刚铺满大地,在美丽的古城兰州,“《爱尔启聪中国行》2009走进甘肃”大型启动仪式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举行,覆盖全国200个城镇的“新生儿听力及基因联合筛查”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同时“甘肃省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也全面启动,

  • 标签: 新生儿听力筛查 公益活动 甘肃省 中国 助行 聋儿
  • 简介:在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保健专家组的指导下,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具体承办了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3年度第二季度的学术活动。在聋康中心梁巍副主任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己组织下,使得这次学桶制i顷干蚪断亍,与会者一致反应收获很大。

  • 标签: 听力诊断中心 北京市 人工耳蜗植入 学术研讨会 儿童 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 简介:“2010北京国际耳科学论坛暨第七届全国耳外科及耳内科高级研修班”将于2010年6月11日~1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国际耳内外科最新理论与实践。本次会议将同时举办第四届《中华耳科学杂志》、第三届JournalofOtology编委会和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会议。

  • 标签: 高级研修班 专家委员会 科学杂志 医学发展 耳科学 耳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