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比较腹腔镜术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结肠癌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两组患者均为31例。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相关指标显著优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结肠癌 腹腔镜术 开腹手术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采用盲选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10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0)、研究组(n=50)。给予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结肠癌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开腹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例接受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我院就155例病例开展了探讨分析,将这些病例分成两组,于本院心内科2018年6月~2019年9月收诊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选出15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用药方案分成探讨组77例和参考组78例,对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结果:探讨组病例接受治疗后的有效率是96.10%,参考组的临床有效率是82.05%,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冠心病心肌缺血 出血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聚集率 
  • 简介:  【摘要】目的 比较低剂量索他洛尔普罗帕酮治疗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20年6月我院的心律不齐患者80例,按照每组40例分为两组,使用低剂量索他洛尔治疗其中一组患者并划分为观察组,剩余一组接受普罗帕酮治疗,将其划分为对照组。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低剂量索他洛尔 普罗帕酮 心律不齐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采取微创导管穿刺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根据患者住院先后顺序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中方便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要求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取微创导管穿刺方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方案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均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00%(28例),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36例)显著增加,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自发性气胸 胸腔引流术 微创导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纵隔肿瘤的胸腔镜治疗中,应用自主呼吸静脉麻醉常规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年 12月 ~2019年收支的纵隔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 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方式下进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纵隔肿瘤。观察组则应用自主呼吸静脉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纵隔肿瘤的胸腔镜治疗中应用自主呼吸静脉麻醉,能减少麻醉插管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规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自主呼吸静脉麻醉 胸腔镜治疗 纵隔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成像脑脊液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的观察组对象是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对照组对象是同期因头痛于我院入院治疗的32例患者。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和脑脊液分析,比较两组的诊断阳性率和脑脊液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MRI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显著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对照组患者,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肌酸激酶(CK)水平较其余两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对照组患者高,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乳酸(LA)水平较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低,差异显著。结论 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上,运用核磁共振成像脑脊液分析可对感染类型进行明确鉴别,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故值得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鉴别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肺癌化疗患者中采取阶段性改变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情绪状态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其采用阶段性改变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 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阶段性改变理论护理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遵医性,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癌 化疗 临床护理 阶段性改变理论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究他克莫司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的效果和用药不良反应率。方法:纳入观察对象 40例(均确诊为狼疮性肾炎)进行实验研究,研究时间从 2015年 3月直至 2019年 5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将观察对象分为甲乙两组,甲组 20例患儿使用他克莫司治疗,乙组 20例患儿采取环磷酰胺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中 1例患儿疗效不明显,另外 19例均有改善,总有效率 95%;乙组中 5例疗效不明显, 1例病情恶化,另外 14例病情改善,总有效率 70%,两组间进行比较后得到 P<0.05。治疗后随访观察到,甲组患儿 1例出现尿痛的不良反应,乙组中有 6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显著( 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可应用他克莫司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对比发现,他克莫司可以明显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并且控制了患儿不良反应的出现,治疗安全性得到保障,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他克莫司 ;环磷酰胺 ;狼疮性肾炎 ;效果 ;不良反应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acrolimus and cyclophospha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lupus nephritis. Methods: 40 patients (all diagnosed as lupus nephritis) were included in the experimental study. The study period was from March 2015 to may 2019.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20 cases) was treated with tacrolimus, and group B (20 cases) was treated with cyclophosphamid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group A, the curative effect of 1 case was not obvious, the other 19 cases were improv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 in group B,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not obvious in 5 cases, 1 case was deteriorated, the other 14 cases were improv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0%,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tha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1 case of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group A and 6 cases in group B.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acrolimus and cyclophosphamide can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lupus nephritis. Compared with cyclophosphamide, tacrolimu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and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children. The safety of treatment is guaranteed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is ideal,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运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收入及予以血常规检验的 184例受检者开展调查分析,选取时间是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11月,对全部受检者均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研究检测结果。结果: 184例受检者中,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呈现阳性占据 37.50%,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呈现阳性占据 28.80%。将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 92.45%、 84.73%、 71.01%、 96.52%。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均可获得良好效果,需要依据受检者的实际状况及临床需求合理选取检测方法。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血常规检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and value of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in blood routine test. Methods: 184 cases of the hospital's income and blood test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time was from February 2017 to November 2019. All patients were tested by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examination, study the test results. Results: Of the 184 subjects, 37.50% were positive by automated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28.80% by blood smear. The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blood smear cells we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were 92.45%, 84.73%, 71.01%, and 96.5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 the blood routine test, the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the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test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the detec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 and clinical needs of the subject.     Key words: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blood smear cell morphology; blood routine test    血常规检验为临床血常规指标检测的常用方式,可以了解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血小板数目改变情况,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血常规检验方式比较多,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方法、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是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方式,各存在一定优势和不足 [1]。本文将本医院予以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纳入分析资料,探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实施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与意义。     1 资料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本医院收入及予以血常规检验的 184例受检者(选自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11月)归入研究资料,男性和女性之间比例是 95比 89,年龄上限 80岁,年龄下限 21岁,其年龄均值为( 48.63±2.45)岁。受检者均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    纳入标准:( 1)受检者自愿参加研究;( 2)受检者需要接受血常规检验;( 3)受检者或受检者家属在医院下发的知情同意书上面予以签字。    排除标准:( 1)受检者的配合性比较差;( 2)受检者的依从性比较差;( 3)受检者存在认知障碍;( 4)受检者存在沟通障碍;( 5)受检者存在精神疾病或精神异常。     1.2 方法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方法:收集受检者 3毫升到 5毫升肘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采取枸橼酸钠实施抗凝处置,对血液标本按照 800转 /分钟的转速实 10分钟离心处理,获得上清液,血液标本需要于室温下 4小时之内完成检测,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开展测定,对测定结果予以详细记录。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收集受检者 3毫升到 5毫升肘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添加抗凝试管内,将血液标本混合均匀,予以瑞氏法染色处理,之后按照 45度斜角推片制作厚薄适中的血涂片,将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解血液标本的血小板数目、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等,对测定结果予以详细记录。在检测过程相关操作需要保证严格无菌,且将检测结果和受检者实际状况予以比较,如果出现检测结果和受检者实际状况不符现象,需要对受检者再次收集血液样本实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测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医学院大学生烟草危害知识掌握程度、控烟态度,进而为探究降低医学生吸烟率的方法和有效的控烟模式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成都地区医学院校学生380名,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成都地区医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0.13%,现吸烟率为7.45%,中国医学生平均吸烟率3.6%相比【1】,吸烟率较高。结论 成都地区医学生的控烟态度良好,但吸烟率较高,对烟草危害认识不足。医学院校应加强烟草危害性教育,加强无烟校园的建设.

  • 标签: 医学生 吸烟率 控烟态度 无烟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