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痴呆患者开展舒缓爱心家园活动对于照顾负荷水平以及照顾感受。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106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53例患者。研究组开展舒缓爱心家园活动,参照组开展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研究组和参照组照顾负荷水平以及照顾感受。结果研究组的各项照顾负荷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积极照顾感受几率30例(56.60%),显著高于参照组7例(13.21%),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舒缓爱心家园的活动,降低老年痴呆患者照顾的负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照顾的照顾积极性。

  • 标签: 舒缓爱心家园 老年痴呆患者 照顾者 负荷水平 照顾感受
  •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和运动干预改善超重/肥胖打工子女饮食一运动自我效能及行为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以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2所打工子弟小学3~6年级的30名超重/肥胖儿童,对其进行为期12周的饮食和运动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1周及干预后2、3、6个月研究对象的饮食一运动自我效能及行为。结果研究对象的饮食一运动自我效能及行为得分在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干预后1周的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干预前,而干预后2个月低于干预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5);干预后1周及3个月的行为得分高于干预前,而干预后2、6个月低于干预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5)。结论饮食和运动干预能改善超重/肥胖儿童的饮食-运动自我效能和行为,且能维持行为至少3个月,但对自我效能维持时间较短,其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饮食-运动行为的维持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需要得到家庭的共同监督和参与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饮食-运动干预 自我效能 超重 肥胖 打工者 儿童
  • 简介:[目的]了解肝移植受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肝移植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LTQ)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依从性Basel评估量表(BAASIS)对纳入研究的272例肝移植受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肝移植受BAASIS实际得分4分~24分(5.84分±2.75分);159例(58.5%)肝移植受服药依从性差;肝移植受生活质量实际得分58分~196分;服药依从性好的肝移植受生活质量总分、经济维度和并发症维度得分高于服药依从性差的受,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有关,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肝移植受的服药依从性,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移植 受者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免疫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患者中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抽取了104例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患者,通过抽签方法分组分为了试验组、参照组2个组别,每组均各(n=52)。试验组施行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间的差异。结果:①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P<0.05。②护理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140例(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的观察组(70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0例),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理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HAMA、HAMD评分低,P<0.05。结论:在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中应用综合护理,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不良心理,值得借鉴。

  • 标签: 综合护理 首次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干预在体检中心体检护理中的作用分析。方法:将本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间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00例体检纳入研究,通过体检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体检。对照组按照传统体检程序进行体检,而实验组给予细节护理干预进行体检,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健康体检质量各项数据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健康体检质量各项数据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体检中心 体检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HIV感染和艾滋病病人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我县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人开展行为学问卷调查,并进行个人访谈。结果:(1)80%艾滋病感染和病人都是通过定期门诊随访治疗。(2)艾滋病病毒感染和病人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认识很低。(3)80%艾滋病病毒感染和病人之间愿意继续进行交往。(4)所有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和病人都从电视上看见过艾滋病方面的宣传。(5)96.67%的艾滋病感染和病人通过防疫站随访传授艾滋病防治知识。结论:HIV 感染和艾滋病人文化水平不高,经济收入低,对艾滋病总体认识较低,迫切想了解艾滋病的症状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 标签: []  艾滋病   认知   态度   行为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献血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市中心血站发生献血反应的100例献血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献血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常规献血操作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2组献血进行焦虑量表评估,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有效率比较和护理总满意率评估。结果采取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焦虑量表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站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优质护理对献血反应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血站无偿献血的4 424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层抽样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每组2112例。观察组采用了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为2.60%,监察组为4.50%,两个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很大(p < 0.05);观察组分为361分、23分18.58分表示护理满意,330分、68分15.25分表示观察组满意,两个观察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是显着的(p < 0.05)。结论:导致无偿献血消极反应的影响因素较多,为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消极反应并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优质护理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照顾参与的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12月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6例,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38)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38)予观察照顾参与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及生活质量转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各为(36.15±3.59)、(36.84±3.63)分,小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症状、功能及整体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各为(76.81±7.74)、(78.38±7.79)、(70.94±7.04)分,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照顾参与的护理模式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观察照顾者参与的护理模式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对体检科体检护理质量及体检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0名人员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服务的及时性、体检指引、等待时间和健康讲解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健康体检 全程人文关怀护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 目的 了解 医 院 住 院 患 医 院感 染 和 社 区感 染 现状 ,为 更 好 地 预 防 和 控 制 医 院感 染 提 供 依 据 。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 和查 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 ,对医 院 住 院患者进行 医院感染横 断面调查 。结果 本次 调查 应查 住院患者 2470例 ,实查住院患者 2470例 ,实查 率为 100.0% ;发 生医院感染 89例(93例次 ),医院感染现患率 为 3.60%(例次现患率为 3.77% );发生社 区感 染 574例 (617例次 ),社 区感染现患率 为 23.24% (例 次现 患率 为 24.98% )。医 院感 染 和社 区感 染部 位 均 以下 呼 吸道 为 主,分 别 占 5O.53% 和46.19% 。医院感染出现患率居前 5位 的科 室依次为重症 医学科 、急诊 (创伤 )外科 、神经外 科 、胃肠外 科 、心胸外 科 ;社区感染现患率居前 5位 的科室依次 为儿科 、呼吸 内科 、急诊内科 、血液 内科及风 湿免疫科 。医院感 染和社 区感染病原体均 以革 兰 阴 性 菌 为 主 ,分 别 占 78.38% 和 49.54% 。抗 菌 药 物 使 用 率 为 31.O9% ,以 治 疗 用 药 为 主(82.29%);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以一联为主 (94.66% );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体送 检率为 65.19% 。结论 医院感染和社 区感染横 断面调查有 助于 了解 医院感 染和 社 区感染 现状 ;有利 于加 强对 重点 科室 、重 点部 位 医院感 染管 理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健康管理中心体检护理过程中将精细化护理管理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管理的方式开展研究,选入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健康管理中心体检88例为对象,数字表随机划分对照组4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进行精细化护理管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体检在检查过程中心理状态,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 健康管理中心 满意度 体检者
  • 作者: 张梅香 吕莉珊 黄丽 陈芳 钱银满 潘彩霞 柳杨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4-04-10
  • 出处:《护理前沿》 2024年第2期
  • 机构: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一科   广东广州  510080;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广东广州  510440; 3.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湖南吉首  416000; 4.东莞市人民医院   广东东莞  523000  5.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广东湛江  524002; 6.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   广东河源 517000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照顾出院准备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1年7月全国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家庭照顾作为研究对象,分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指导模式,采用照顾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出院准备度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照顾的出院准备度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的出院准备度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干预组干预后照顾的出院准备度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照顾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照顾出院准备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慢性心力衰竭 照顾者 出院准备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对其采取心理护理的效果及减少不良情绪的作用。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共计有66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各33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组与对比组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实施组间对照。结果: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护理前不良情绪评分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恐惧情绪评分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对其采取心理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消化内镜检查 心理护理 不良情绪
  • 简介:目的:研究全程关爱模式护理对HIV感染或者AIDS患者的心理弹性以及应对方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的6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IV感染/AIDS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关爱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乐观、力量、韧性);应对方式评分(面对、屈服、回避)。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乐观、力量、韧性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乐观、力量、韧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面对、屈服、回避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面对、屈服、回避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IV感染/AIDS患者通过全程关爱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心理弹性以及应对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关爱模式;HIV感染者;AIDS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对Heider平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理论在照顾对癌症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用设想:在照顾对病人的情感态度一定的前提下,照顾对病人疼痛管理态度影响研究可按照“照顾疼痛知识→照顾疼痛管理态度→病人疼痛管理态度”的研究路径进行管理。

  • 标签: Heider平衡理论 照顾者 癌症病人 疼痛管理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心衰患者主要照顾心理弹性水平与照顾负担水平,并分析两之间的相关性,为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就诊的慢性心衰患者,连同其照顾 270对纳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评测患者照顾的心理弹性水平、照顾负担水平,单因素分析心理弹性和照顾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使用 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心理弹性水平和照顾负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主要照顾照顾负担得分 45.36±12.13,为中度到重度负担水平,其中,重度负担占比 31.1%,中度负担为占比 44.4%,轻度负担占比 20.0%,无负担占比 4.4%;患者主要照顾心理弹性总分为 55.64±19.32,在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 3个维度上的得分分别为( 8.54±2.36、 18.67±7.87、 26.54±9.36);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性别、年龄与照顾年限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和照顾负担的主要因素( 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照顾心理弹性与照顾负担各个维度上均具有强负相关性( P<0.05)。 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主要照顾的照顾负担较重,照顾心理弹性和照顾负担与照顾性别、年龄和照顾时间相关,且心理弹性与照顾负担显示出强负相关性,即可采取从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提高照顾心理弹性来降低其照顾负担水平。

  • 标签: 慢性心衰患者 主要照顾者 心理弹性 照顾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