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对骨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引入SBAR沟通模式,建立护生观察与报告病情的标准化沟通模式,通过培训规范护生对患者资料的收集、评估过程。结果应用SBAR沟通模式带教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提高,操作考试中与沟通和评估有关的操作得分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BAR沟通模式使护生学会动态观察、综合分析患者病情,提高了护生的病情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使护生对专科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 标签: SBAR 实习护生 临床带教
  • 简介:该文从检验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提出高等职业检验教育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构建以任务引领型一体化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整体化理念”教学,并强调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以适应检验医学飞速发展的需求。

  • 标签: 检验医学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应用型 任务引领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护理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116例产妇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58例产妇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58例产妇则给予优质护理模式,综合对比2组产妇的护理干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差异。结果经临床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58例产妇的护理成效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58例产妇,且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取得确切的护理成效,且可显著提高产妇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产妇的预后康复,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优质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房质量控制中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7年8月-2018年4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2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32)和对照组(n=132)。将助产士常规管理实施于对照组,将助产士分层管理实施于观察组。对两种管理模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接生质量、护理满意度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助产士分层管理代替助产士常规管理实施产妇分娩护理中,对于接生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质量控制 助产士分层管理 产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层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45例患儿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抽选我院2015年1-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分层管理模式,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 分层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戴明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纳入的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戴明循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33(84.62%)例,同参照组11(28.21%)例相比,护理效果更好,满意度更高,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护理前,研究组患者情感功能(3.0±1.0)、全身症状(2.9±0.8)、乏力(3.2±0.9),与参照组(2.9±0.7)、(3.1±0.8)、(3.4±0.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情感功能(7.3±1.1)、全身症状(6.9±1.3)、乏力(7.3±1.4),三项评分,同参照组(4.1±0.9)、(4.0±0.9)、(4.4±1.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施行戴明循环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效率和效果,减少医患纠纷事件发生概率。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戴明循环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小儿急性哮喘治疗的过程中,对小儿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样本为130例小儿,均到我院接受急性哮喘治疗(2015.10.1-2017.10.1),并将患者分为普通护理的对比组(65例)和舒适护理的观察组(65例)。通过对比两组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要比对比组的高(P<0.05)。结论针对在小儿急性哮喘治疗的过程中,对小儿采用舒适护理后,能够有效的使患儿的病情得到控制,在临床上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急性哮喘 急诊护理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以高等院校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的,以服务商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为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探讨了适合我校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培养。

  • 标签: 地方本科院校 园林专业 创新型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顺产妇顺产产程中采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顺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产程时间、疼痛评分、不良妊娠结局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顺产妇顺产产程中给予循证护理可以缩短产程时间,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顺产妇 产程 循证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哮喘的护理工作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126例哮喘患儿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将其平分对照组患儿63例和观察组患儿6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患儿的临床效果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疗效是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患儿的护理配合度为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4%;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模式可获取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应用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整体护理 小儿哮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呼吸内科重症病人一共有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病人采取个体化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病人采取个体化护理路径,可以使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预后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模式 呼吸内科 重症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创伤骨科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探讨疼痛护理模式的价值。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达到6.733±1.0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创伤骨科病房效果确切,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 创伤骨科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析在对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进行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所起到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我院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04月期间接收的50例需要采取消化内镜进行检查的患者,并依据随机原则将50例患者分为24例对照组与26例实验组。将应用常规内镜检查护理干预组作为对照组,将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组作为实验组。观察与比较护理后两组心率、呼吸、舒张压与收缩压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心率、呼吸、舒张压与收缩压指标改善情况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护理消化内镜检查以及风险控制方面有显著的护理效果,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血压情况,稳定呼吸与心率指标,因此颇具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 临床应用 护理效果
  • 简介:产学研结合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围绕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了总结,叙述了医学检验的学科特点,分析了目前检验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及近几年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种模式。通过实践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全面提升,是培养复合型检验医学人才重要途径。

  • 标签: 产学研合作 高等教育 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皮肤科接收的136例皮肤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6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使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继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95.59%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85.29%,并且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基础护理评分(92.26±6.44)分和病房护理评分(92.39±6.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基础护理评分(85.78±4.32)分和病房护理评分(84.34±4.86)分(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运用于皮肤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良好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皮肤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行整体护理模式,研究应用效果。方法随机自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19例实验组患者术后护理中行整体护理模式,1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护理中行常规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10.52%、术后后遗症发生情况5.26%均明显更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行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护理 整体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临床上发现,失眠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范围内失眠病人占到总人口数量的11.76%,也就意味着全国有近2亿失眠病人,他们通常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药物的使用可产生诸多的不良反应和躯体依赖性,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就是目前极有前途的一种新型心身治疗方法音乐疗法是很可取的。本文通过对新兴的微信小程序信息技术的分析,探索以微信小程序为依托运用音乐疗法改善睡眠质量的新路径,即自主研发设计的这款助睡眠小程序,这将是“互联网+医学”时代下医学载体的有益尝试与创新。

  • 标签: 微信小程序 音乐模式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精细护理模式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常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精细护理模式,观察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前后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3.38±4.18)和(41.41±3.36),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5.52±4.72)和(52.82±3.8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精细护理模式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效果显著。

  • 标签: 精细护理模式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创新护理模式,可以帮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在心理以及生理层面上感到最大限度的舒适和满足,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护理的工作质量。本文将通过讨论创新,完善护理管理举措,包括建立全面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素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绩效考核等形式进行综述,以期能够提高护理水平,以赢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持续改进提升整体满意度等。开展实施创新服务模式以后,提高了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包括护士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护理的专业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打造了业内优质的示范品牌,提高了知名度。有效推动了创新服务模式在心内科优质护理的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创新 心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护理中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取得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急性高热惊厥患儿88例,以数字随机分组模式,给予基础性护理模式的44例纳入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44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患儿家属护理满意情况观察比较。结果患儿惊厥症状持续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且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较少,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率结果对照组81.82%(36/44),与对照组97.73%(43/4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护理中,引入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帮助患儿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有积极作用,且可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高热惊厥 综合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