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管血流不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 2020 年 3 月~2020 年 8 月我院中心静脉管透析患者360 例,均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 男 219 例、女 141 例,年龄 19~85 岁、平均(65.3±4.7)岁,插管部位为颈内静脉和股静脉,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导管贴壁 152 例、导管内血栓形成 184 例、导管塌陷 16 例、导管扭曲 5 例、导管位置异常 3 例。结论 安全稳定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 360 例中心静脉管患者血流不畅原因分析及护理,可以降低透析中凝血的风险,保证足够多的透析时间和更加充分的透析。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ICC管维护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2016年收治的实施PICC管的患者10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6.49%,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2.6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管维护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程无缝隙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研究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确诊的血液透析管患者 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置管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管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讨论:行为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管感染中的作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预防患者管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 血液透析 置管感染 细节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灌注化疗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将晚期肿瘤合并恶性胸腔积液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A组)31例,对照组(B组)29例。A组胸腔注入香菇多糖4mg+博来霉素40mg,B组胸腔注入博来霉素40mg。2组均每周给药1次,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博来霉素腔内注入能有效控制晚期肿瘤所致恶性胸腔积液,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香菇多糖 博来霉素 胸腔积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进入我院的进行过PICC管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行PICC管术的患者在未发生静脉血栓之前需要采取各种护理工作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在发生静脉血栓之后需要积极进行溶栓治疗,提高医疗安全。

  • 标签: PICC置管 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应激条件下不同静脉穿刺管的护理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至2017年100例急诊应激条件下的高危患者,静脉穿刺包括PICC、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骨脉穿刺。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静脉穿刺管技术以及临床救治方法,100例患者均成功得到救治。结果急诊内死亡7例,急诊留院1~3d后出院的患者31例,住院观察与治疗62例。首次穿刺失败患者3例,管后退关患者2例,管腔堵塞患者1例。颈内静脉穿刺时间均值(202.50±460)s,股静脉穿刺时间均值(161.50±4.50)s。结论急诊应激条件下不同静脉穿刺管紧急救治中,股静脉穿刺管更具优势,可以优先选择。

  • 标签: 急诊应激条件 不同静脉穿刺置管 护理干预 股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CVC管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2015年 12月 ~2016年 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 CVC管的 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后,分别给予针对性预防血栓护理和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患者的血栓发生率( 7.5%)明显少于对照组( 27.5%)。两组差异明显( X²=5.5411; 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95.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72.5%),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 X²=7.4379; P< 0.05)。结论: CVC管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临床进行推广的可行性高。

  • 标签: CVC置管 预防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管术(PICC)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12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均接受PICC管化疗。按照化疗期间有无PICC管感染将其分为有感染组与无感染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导致乳腺癌化疗PICC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2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管期间出现感染的人数为43例,占比34.4%,进一步调查发现,有感染者与无感染者在年龄、管时间、化疗次数、换药次数等一般资料上出现较大差异,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以证实。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管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管时间、化疗及换药次数有一定关联,临床应对其加强重视,积极预防PICC感染。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30例2013年5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分别应用胆道金属内支架引流术和经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管引流术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1次穿刺成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86.67%vs.66.67%;就操作完成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6.67%vs.26.67%,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管引流术应用于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肝内胆管 置管引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管引流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60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1月-2020年7月,基于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与观察组(综合护理,30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疼痛及舒适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

  • 标签: 肝脓肿 糖尿病 置管引流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收治且需PICC管带管出院的88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电话回访进行干预,对比其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及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管延续护理中应用电话回访进行干预,可将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减少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电话回访 肿瘤 PICC置管 延续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本文应用一种新的有效术式——人工瓣膜间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15例的经验介绍。讨论了本术式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及要点。近期随访结果表明:本术式抗胆肠返流效果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优于其他类似术式。

  • 标签: 人工瓣膜 间置空肠胆肠吻合 抗胆肠返流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原位换管优于重新管 。方法 :选择长期 输注胃肠外营养 、刺激性药物 等 置入 颈内静脉 导管 共 30 例 的患者。其中 15 例 作为对照组 重新管 ; 15 例 作为观察组原 位换管 , 固定材料系纳米银棉质敷料。 结果 :说明 颈内静脉原位换管痛苦 小 ,出血、静脉炎、 皮下血肿、 感染 少 , 穿刺操作时间更短,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更安全,优于重新管, 值得推广。

  • 标签: [ ] 颈内静脉 原位换管 重新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肿瘤PICC管出院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家庭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32.14%),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维护依从性好者所占比例(98.21%)高于对照组(62.50%),非计划性拔管率(1.79%)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管维护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导管维护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肿瘤患者 PICC置管 维护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