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普急腹症应用腹腔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76例从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急腹症患者,将选取的76例患者随机地分成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剖腹探查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腹腔镜探查的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及探查准确率进行比较,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及时记录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并比较两组时间长短。

  • 标签: 腹腔镜 普外急腹症 诊断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5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腹膜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对26例腹股沟疝进行TEP手术的临床资料。斜疝21例,直疝5例;其中双侧疝2例,复发疝2例。结果26例病人共进行28例次TEP手术,其中2例中转行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TAPP)。手术时间35~110min,平均单侧51min,双侧105min。术后无需使用镇痛剂,术后住院时间2~7天,平均3.5天,主要并发症为阴囊血肿2例。术中留置引流管2例,24小时内拔出,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术后复发。结论TEP手术安全可靠,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在各种腹腔镜疝修补术中TEP手术优点明显,应成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术式。

  • 标签: 完全腹膜外 腹腔镜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37-0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价骨固定架治疗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的效果,探讨适合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的最佳术式。方法以随机方案选择骨科2014年06月-2015年06月收取同时予以救治的16例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实验组),选择骨固定架治疗;同期选择16例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对照组)作为对比,选择常规手术方案,通过观察2组入选患者治疗情况,并且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组救治效果表现出优势(P<0.05)。结论基于创伤后骨髓炎患者,选择骨固定架治疗可以改善其临床指征,在控制并发症形成的基础上,还可缩短机体骨折的愈合时长,缓解其疼痛感,可推广。

  • 标签: 骨外固定架 骨髓炎 愈合时长 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009-02
  • 简介:目的探讨完全腹膜疝修补术中持镜手的体会和技巧。方法总结沈阳军区总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190例患者行完全腹膜疝修补术的持镜技巧。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手术疗效满意。结论一名合格的完全腹膜疝修补术的持镜手需要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中共有的持镜技巧及特殊技巧,熟悉术者的手术步骤,不断总结经验,这样能充分发挥TEP的优势,帮助术者安全流畅的完成每一例手术。

  • 标签: 疝修补术 腹腔镜 持镜
  • 简介:   [论文摘要 ] 目的 :探讨肠瘘的处理方法。方法 :肠瘘早期以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充分引流漏出肠液及控制感染为主 ;中期以加强营养支持 ,维护重要器官功能 ,进一步控制感染为主 ;后期病情多已趋稳定 ,对瘘口不愈者 ,查明原因后进行确定性手术。结果 :有 2例经以腹腔单管引流或低负压吸引加肠道营养处理瘘口自愈 ,另 4例高流量肠瘘经上述前期处理后 2~ 6个月病情稳定痊愈。结论 :只要术者注意基本功的训练 ,正规操作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阑尾切除术后的肠瘘多可避免。

  • 标签:    [论文 ] 肠外瘘 阑尾炎术 腹腔 感染
  • 简介:我科于2006年3月-2006年12月应用ORTHFIX微型固定支架治疗此类掌指骨骨折21例,经4~6月随访,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男性,年龄18~53岁,平均28岁。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6例。掌骨12例,其中掌骨干骨折8例,掌骨颈部骨折4例;指骨9例,其中近节指骨8例,中节指骨1例;粉碎性骨折15例,伴骨缺损应用髂骨植骨5例,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发病至手术时间2~12d,平均4d。

  • 标签: 外固定支架治疗 掌指骨骨折 微型 复杂性 掌骨干骨折 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疗效。方法:Ⅱ型骨折41例、Ⅲ型和Ⅳ型骨折23例、陈旧性骨折8例,本组72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结果:2例Ⅱ型骨折病例出现肘内翻,1例轻度肱骨髁隆凸,1例轻度肘关节功能受限,1例肱骨小头及滑车坏死,1例内固定感染骨髓炎,8例手术治疗的陈旧性病例,5例效果满意,2例肘关节功能受限,1例骨不连。结论: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正确合理应用克氏针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肱骨外髁 骨折 克氏针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骨科接收固定治疗的应用观察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 100例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 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的顾客治疗护理办法,实验组采用固定支架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实际的治疗效果,采用合理的统计对比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实验组的实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切口的愈合时间、住院的时间均有所缩短,两组差距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 P<0.05 。 结论:创伤骨科患者需要采用外科固定支架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操作方法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意义。

  • 标签: 外固定 创伤骨科 治疗
  • 简介:1资料与方法癌症末期的疼痛患者,硬膜外腔注入盐酸吗啡获得显著的止痛的效果。癌症患者9例,男6例,女3例,直肠癌3例,肺癌2例,其它癌症4例。方法:与持续性硬膜外阻滞的情况相同。根据疼痛的部位选择穿刺的部位,然后插入导管,依穿刺部位分颈部1例,胸部2例,腰部6例。以局麻药作实验性阻滞,肯定不是蛛网膜下腔以后,将盐酸吗啡0.2mg/ml生理水稀释液,依照疼痛范围注入5~10ml。注入吗啡的体位没有特殊的规定。依患者的自由选择。全部病例,从初次注入时开始,在注入后1h,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时常调正吗啡浓度0.1mg/ml,再观察止痛的效果。2结果全部病例注入吗啡后2~3mi

  • 标签: 硬脊膜外腔注入 盐酸吗啡 硬膜外阻滞 运动麻痹 镇痛作用 硬膜外吗啡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固定架对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进行分组,按治疗的先后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共计患者60例。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固定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各项症状的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治疗,两组创伤骨科患者都以平安出院,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的对比中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有对比意义;实验组患者在症状缓解所用时间的对比中也较对比组患者更少(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中也同样优于对比组(P<0.05),数据对比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创伤骨科时,固定架的治疗效果更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还能缩短症状缓解的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在临床中。

  • 标签: 创伤骨科 常规治疗 外固定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尖放血对于麦粒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7月确诊并治疗的麦粒肿患者5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红霉素眼药膏+庆大霉素服药水)治疗,研究组联合耳尖放血。研究比较两组的疗效;两组的患眼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眼疼痛情况比对照组显著性的更低(P<0.05)。结论:给予麦粒肿患者联合使用耳尖放血,可显著提升疗效,缓解眼部疼痛。

  • 标签: 外麦粒肿 耳尖放血 疗效 抗生素眼药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周神经内血管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选的12例周神经内血管畸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声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周神经内血管畸形患者中侵及神经的有8例,1例患者为神经动静脉畸形,1例患者为肌肉静脉畸形,2例误诊。其诊断符合率为83.33%。另外,12例患者中累积神经包括3例尺神经,2例胫神经,6例正中神经,1例坐骨神经。结论:对于周神经内血管畸形采用超声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后期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外周神经内血管畸形 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临床骨科患者采用固定器治疗方法,探究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生活质量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且在所有患者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固定器治疗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就固定器治疗方案是否对骨科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产生影响做出相关研究。结果:采用固定器治疗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2.0%,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对照组62.5%,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4(48.0%),采用固定器治疗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2.0%)。结论:将固定器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骨科治疗中,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健康,有利于患者康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 标签: 外固定器疗法 骨科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与肠营养治疗普外科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组和肠组,每组43例。肠内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肠组给予早期肠营养支持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肠内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肠组的81.40%(χ2=6.081,P=0.014);治疗2周后,2组患者PA、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肠内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肠组(P<0.05);肠内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低于肠组的18.60%(P<0.05),住院时间短于肠组(P<0.01)。结论我院普外科TPN医嘱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临床药师需进一步加强医嘱审核以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肠外营养术 普外科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腹腔镜在普急腹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腹腔镜下普急腹症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采用腹腔镜手术的实验组51例,和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腹腔置管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行腹腔镜下普急腹症手术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腹腔置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普急腹症手术是一种切口小、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的手术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普外急腹症手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对于普外手术患者的疼痛影响展开探索。方法:随机将180名进行普外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个小组。主要采取传统方式进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采取传统与综合的方式进行干预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在手术完成后,干预组的手术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疼痛 普外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主要是以创伤性疗法为主,因此患者常常会有各种生理上的显著反应,同时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当患者产生恐惧情绪时常常会因此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的恢复程度等。本文主要是讨论舒适护理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观察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以及术后的安全方法谈论。

  • 标签: 普外护理 安全因素 方法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