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因目前有狂犬疫苗生产厂家在狂犬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推荐使用两种免疫程序,本文通过大量门诊接种狂犬疫苗者的血清学检查结果,探讨两种接种程序的优劣,方便动物咬伤者选择何种接种程序。方法在免疫接种门诊接诊的所有动物抓咬伤者中,有两种不同接种程序选择者,接种完全程狂犬疫苗后十四天,采静脉血检测狂犬疫苗抗体,通过狂犬疫苗抗体阳性率判定方法优劣。结果五针免疫程序抗体阳性率高于2-1-1免疫程序的阳性率。结论五针免疫程序阳性率为优,2-1-1接种程序总体阳性率尚可接收。

  • 标签: 狂犬疫苗 接种程序 抗体阳性 阳性率
  • 简介:摘要免疫逃逸近期被认为是肿瘤进展的重要角色。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是近年发现的具有负性免疫调节作用的B7家族的成员,PD-L1与表达于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death1,PD-1)结合后发挥抑制肿瘤免疫及促进肿瘤进展的作用.PD-L1被发现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与预后负相关。抗PD-L1/PD-1抗体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带来显著效果。但只有部分患者治疗有效。因此,进一步了解PD-L1表达调控将有利于抗PD-L1/PD-1抗体治疗的改进。本文就PD-L1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概括。

  • 标签: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表达调控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90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本护理,干预组予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结果。结果干预组两组满意率、手术的耗时、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脑积水体积、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效果好。

  • 标签: 预见性护理程序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 同期手术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治疗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中的作用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个性化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头痛性眩晕患者治疗中采取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帮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偏头痛性眩晕,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程序化健康教育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与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高血压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服药依从性、血压自我监测、合理饮食、作息与运动、戒除不良嗜好、不良情绪自我疏导等方面)与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方面均高于对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的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使用,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工作的配合积极性,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也促进了护患沟通,深化了优质护理内涵,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 标签: 高血压 程序化健康教育 护理服务满意率 健康知识掌握度率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模式在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行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均分两组,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措施,实验组采用护理程序教育模式,对比两组在护理之前与护理之后的疾病认知水平以及知识掌握情况,分析护理之后六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疾病知识与导管维护技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疾病知识与技能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疾病知识与导管维护技能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程序 健康教育 涤纶套双腔导管 维持性血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OM)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程序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1/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0%(11/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患者实施程序性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者口腔黏膜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程序性护理模式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黏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急诊绿色通道手术配合程序对创伤休克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份至2016年2月份收治的创伤休克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科室检查与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科学的、规范化的急诊绿色通道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救准备时间、急诊科室人员与准备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准备时间以及急诊科室人员与准备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急诊绿色通道手术配合程序对创伤休克患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急救准备时间,还能顺利的展开患者的纠急救和诊治,值得推广于临床使用中。

  • 标签: 急诊绿色通道配合程序 创伤休克患者 意义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中应用程序化护理方法对患者康复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治疗的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常规性护理(n=175,对照组)及程序化护理方法(n=175,观察组)应用后对患者康复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治疗中应用程序化护理方法,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镜术 程序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