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液细胞学联合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对2803例妇女进行普查普治防癌工作,其中进行液细胞学联合阴道镜的检查的330例妇女,检查异常的患者35例,采用阴道镜定位下活检。结果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在宫颈疾病的诊断和筛查中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宫颈治疗及宫颈组织病理活检,对防治宫颈癌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阴道镜 诊断宫颈疾病 价值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细胞化学新技术的介入有利于细胞学诊断依据的增加,免疫细胞化学在细胞学上的应用目前还不普及,由于制片的原因,致使多数病例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失败或对判读无助,因此需要高质量的制片来支持。细胞学标本行电镜检查是一个好方法,也因此解决了关键性的证据问题。可以通过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多方位和多视角地解决诊断问题是今后液细胞学的课题和方向胸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是临床病理学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帮助临床查找病因、了解病情进展的重要方法。目前,胸腔积液良、恶性的诊断仅依靠细胞形态学诊断,由于受到标本性状、制片水平、阅片经验的限制,尤其是反应性间皮细胞呈现非典型性时与腺癌细胞在形态上存在交叉,鉴别时会很困难。我院应用液细胞学检查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为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标签: 免疫细胞化学新技术 液基细胞病理学检查 提高细胞学癌症分型中的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肺炎支原体液体培养进行改良后的效果,改善液体培养法较高的假阳性率。方法将商品肺炎支原体快速液体培养中加入头孢吡肟(马斯平)作为改良培养,同时用固体培养培养做结果参照,用原液培养和改良培养同时平行检测116份呼吸系统发生感染的病患咽拭子标本,依照其具体的颜色变化对最终的培养结果进行判定,将其与未改良前的培养结果相对比。结果改良后的培养敏感性稍许下降,而特异性、阴、阳性预测率均明显提高,大大降低了假阳性率。结论在培养改良后对于一些杂菌能够发挥较好的抑制性效果,6小时快速培养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快捷的服务,指导临床正确用药,且步骤简便灵活,值得在临床辅助诊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快速培养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宫颈液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CytologyTest,TCT)在妇女病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普查,对838名已婚妇女进行宫颈TCT检查,应用TBS分级诊断标准诊断。结果在普查人群有一定阳性发现率,且普查人群中筛查的病变主要是上皮的早期病变。结论液细胞学检查及TBS分级标准能提高普查人群宫颈疾病检出率,在妇女病普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TBS分极标准 上皮病变 宫颈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1月—2015年12月,研究对象64例本院收治的广结直肠息肉瘤体直径大于2c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2)、对照组(n=32),给予实验组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肛门直肠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直肠恢复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排便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广基结直肠息肉 腹腔镜 胃肠功能 肛门直肠
  • 简介:摘要在氢氧化钾条件下2-甲基3-丁炔-2-醇和溴发生反应,生成4-溴-2-甲基-3-丁炔-2醇(化合物1),然后在丁胺条件下和4-三异丙基硅-1,3-丁二炔,过量的三异丙基硅乙炔和1反应生成2-甲基-6-(三异丙基硅)-3,5二炔-2-醇(化合物2),化合物2以苯作为溶剂,加热回流生成4-三异丙基硅-1,3-丁二炔(化合物3)。通过1HNMR,13CNMR,UV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 标签: 人参炔醇 4 - 三异丙基硅基-1 3 - 丁二炔 合成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存空间不断压缩,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受到较大的威胁,肿瘤发病率也不断提高,对于肿瘤的治疗,一直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目前在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放化疗已经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遏制肿瘤的发展进程,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对一些正常组织细胞产生很大的杀伤力,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不利于或者预后效果的提高1。近几年,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开始利用超声微泡造影结合HIFU进行肿瘤治疗的研究,能够辅助药物分子进入基因组织,提高药效。

  • 标签: HIFU 超声微泡造影剂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例胃镜检查术前使用胃镜润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行胃镜检查的15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患者在行胃镜检查前一次口服胃镜润滑;观察组患者胃镜检查前给予2%的利多卡因喷雾。结果治疗组的恶心、呕吐、呛咳发生率、插镜时间明显低于观察组,而一次插镜成功率较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口服胃镜润滑的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喷雾的局部麻醉法,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胃镜检查术胃镜润滑剂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钙离子抗结适用性比较广,效果明显,但也会产生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影响患者健康,因此合理应用钙离子拮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钙离子拮抗的降压作用、危险因素以及并发症预防控制的新进展展开论述。

  • 标签: 钙离子 拮抗剂 降血压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131量规范化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02年2月~2011年2月对收治的Graves甲亢患者按照甲状腺核素显像估计重量进行分组治疗,并对比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A组治愈率为75.94%,B组治愈率为30.77%,C组治愈率为7.69%,D组治愈率为0.00%,经统计学分析1个疗程治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5.64,P<0.05)。四组患者中好转和无效的患者经过2~4个疗效的继续治疗后均痊愈。342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甲亢危象前期症状2例,在经过快速危象处理方案及时处理后,危象很快解除;厌食、恶心、乏力、头晕28例,占8.18%,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甲状腺局部发生轻压痛、发痒或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4例,占1.17%,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预估计算剂量尽可能减少碘-131的使用剂量治疗甲亢,但其剂量的合理性及广泛性有待于今后的大样本量多中心应用及前瞻性研究证实。

  • 标签: 碘-131 剂量 甲亢
  • 简介:摘要根据我院2015年应用碘对比进行CT检查的7511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生碘对比不良反应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生碘对比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总结CT增强扫描碘对比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及急救护理措施。

  • 标签: CT碘对比剂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利用骨伤1号的处方进行工艺改革制成喷雾,制定稳定的工艺流程,保证产品质量,增强药物的吸收,效果显著,让患者使用更方便快捷。

  • 标签: 骨伤1号 喷雾剂 制备工艺 质量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碘对比在CT增强检查时渗漏的预防和处理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4月在我院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共行1230次CT增强扫描,对比使用碘海醇注射液,注射总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检查要求进行控制,大致范围在45~80ml毫升左右。结果在所有的患者当中,因为可干预因素出现碘对比渗漏的患者只有2例,占总扫描人数的0.16%。结论碘对比的使用应以预防为主,如果出现渗漏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损伤。

  • 标签: 碘对比剂 CT增强检查 渗漏
  • 简介:摘要血栓是不同疾病、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组并发症,多由血液改变、血管受损、血流淤滞所致,可造成动静脉栓塞以及相应脏器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因而在临床上早期检测出血栓并且加以治疗能大大减少死亡率及其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借助先进的影像技术,亲血栓性靶向超声造影提高了准确性和敏感度使之能主动结合到靶组织或靶器官相应的受体上,产生特异性的靶向显影,还可以利用超声造影微泡携带溶栓药物滞留于血栓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提高药物的浓度从而增强疗效,同时也减少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也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靶向 超声造影剂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鱼腥草注射对小鼠的免疫毒性效果研究。方法取80只小鼠,根据体重分别划分为三组,甲组24例静脉注射鱼腥草注射,乙组29例静脉注射牛血清蛋白,丙组27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30天,对比统计三组小鼠的脏器指数以及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与牛血清蛋白组以及生理盐水组相比,鱼腥草注射组小鼠的脏器指数明显高于甲组,CD4+/CD8+比率下降,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注射可有效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其免疫毒性作用机制仍需临床深入研究。

  • 标签: 鱼腥草注射剂 小鼠 免疫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癌症晚期疼痛应用多瑞吉贴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分别采用美施康定和多瑞吉贴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持续镇痛时间分别为72.15h和11.58h,观察组患者的持续镇痛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晚期疼痛应用多瑞吉贴治疗,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理想的晚期癌症镇痛药物。

  • 标签: 癌症 多瑞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干预降低中药注射的不合理使用比例,规范中药注射的使用。方法制定干预方案,设计调查表格,通过每季度的专项点评和合理用药督导,问题反馈、集中讲课等形式进行干预。结果不合理使用率由干预前的39.78%下降至15.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促进了中药注射的合理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中药注射剂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除锈溶液对生锈器械的除锈效果。方法挑选已冲净血迹、污迹,同等锈渍的生锈器械176件,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87件,对照组89件,对照组将生锈器械浸泡在20oC(常温),按17比例配制的除锈溶液中浸泡15min,然后用软毛刷将器械在溶液里刷洗。实验组将生锈器械浸泡在温度600C,按17比例配制的除锈溶液中浸泡15min,然后用软毛刷将器械在溶液里刷洗,比较两种除锈方法器械除锈合格率。结果对照组器械除锈合格率为43.82%,实验组器械除锈合格率为89.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锈器械在600C的除锈溶液中浸泡除锈,除锈速度更快,效果更好,优于20℃(常温)除锈溶液的除锈效果。

  • 标签: 温度 除锈剂 生锈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