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循证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纳入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试验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增加,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明显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模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文关怀理念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6例慢性心衰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遵照随机原则分为甲、乙两组,乙组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合至护理进程中,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乙组GQOLI-74量表各维度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推行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心衰 常规护理 人文关怀理念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焦点式心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4例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焦点式心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情况和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GDS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应用焦点式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缓解抑郁情绪,还可改善肾功能指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焦点式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抽取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入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实施基础护理指导的55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之间P值<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组改善更优,与参照组比对数据之间P值<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得以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胃溃疡患者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6例患有慢性胃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8例给予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剩余38例患者给予人性化饮食护理,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胃溃疡患者在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慢性胃溃疡 个性化饮食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1例。予以常规护理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以使患者的心功能有效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12月收治的188例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4例,其中对照组除了给予药物治疗外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除药物治疗外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和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肝功能指标有显著效果,可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 生活质量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8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5月—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4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总结整理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经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复发率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率,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慢性胃溃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针对性护理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疗的80名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的40名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而对观察组的40名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服务的方式,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量表评分(HAMA)、抑郁量表评分(HAMD)以及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之间比较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服务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康复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利用。

  • 标签: 慢性脑供血不足 头晕 护理效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慢性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人性护理,探讨其对改善老年慢性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老年慢性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患者,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人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组间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1周后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患者满意度均获得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均<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慢性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人性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慢性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老年 慢性病 人性化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52例慢性鼻炎患者,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护理后,5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来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 标签: 慢性鼻炎 鼻腔黏膜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胃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肠道护理、安全护理并总结。结果经临床治疗与护理108例患者均痊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肠胃疾病,正确的护理与治疗就会得到成功的保证。

  • 标签: 慢性胃炎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重症型乙肝患者在治疗中实行人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从医院随机选取100例符合条件的乙肝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效果都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疾病治疗中,实行人性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重症型乙肝病人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实际临床当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患者满意度 乙型肝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标准抢救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急诊科实施常规抢救护理服务,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实施标准抢救护理流程,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划分为普通组28例与标准组28例,观察两年度患者抢救成功率,并总结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措施满意度。结果普通组抢救成功例数为20例(71.43%),其中8例患者出现复发,二次接受抢救;标准组抢救成功27例(96.43%),P<0.05。普通组患者家属对临床抢救工作满意度为67.86%,标准组为92.86%,标准组家属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好院前抢救措施,建立标准抢救护理流程,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较高且家属主诉对于抢救服务表示满意。

  • 标签: 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标准病人经过标准、系统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经培训能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指导教学这三项作用。在妇产科实践教学环节使用标准病人,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教学资源的不足,对使用标准病人的利弊进行分析。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妇产科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将标准病人教学应用于神经科癫痫病单元的教学中。方法将标准病人教学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做比较。结果通过对照研究,发现标准病人教学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相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方面具有优势。结论在教学中,我们引入了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学习如何尊重患者,加强他们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教学 神经科 人文精神
  • 简介:摘要目的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共106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预防感染,研究组给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预防感染,对比两组术后伤口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伤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能有效促进阑尾炎切除术后伤口愈合,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化脓性阑尾炎 伤口感染 预防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截肢术后残端伤口不愈合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80例创伤性截肢术后残端伤口不愈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伤口不愈合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根据不同伤口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8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25例予残端近段再截肢后痊愈,占31.25%;予3例反复换药后痊愈,占3.75%;32例行引流术后痊愈,占38.75%;4例行植皮术,占5%;7例经穿刺抽液加压包扎术后痊愈,占8.75%;9例行成骨外露者行残端修整术后痊愈,占11.25%。结论创伤性截肢术后残端伤口不愈合原因多种,根据不同原因予不同处理措施能够更快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创伤性截肢术 伤口不愈合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影响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群落分类及探讨造成手术感染的客观因素。方法通过前瞻性监测分析,应用细菌培养方法筛选出手术部位易感染的菌落群及通过软件分析归纳出造成切口感染的潜在高危因素。结论我院检测出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菌主要有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检测比例的50%和16.67%。年龄、Ⅱ、Ⅲ类切口、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以及低蛋白血症是普通外科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研究发现,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测与调控有利于降低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 标签: 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菌落分类 高危因素 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