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院抗抑郁使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08~2010年抗抑郁的品种、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某院抗抑郁销售呈逐年上升趋势,抗抑郁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 标签: 抗抑郁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药物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口服降血糖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口服降血糖的销售金额、治疗日数(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降血糖中双胍类的销售金额最高,占28.05%。用DDDS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二甲双胍片(包括0.25g和0.5g)、格列吡嗪片(包括普通片和控释片)、格列齐特(包括缓释胶囊和缓释片),DDC位于前3位的是格列吡嗪片、格列齐特缓释胶囊、二甲双胍肠溶片(0.25g)。结论我院门诊口服降血糖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对于需长期用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既达到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又减轻了负担。

  • 标签: 降血糖药 用药频度口服 日均费用
  • 简介:摘要护士在婴幼儿病房执行遗嘱时,不能只是不加思索的机械照做,虽然用药的安全性及用量的计算,都是医生作出计算,但护士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要对医生用药的目的了解。对各种药物之间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禁忌都应了解。特别是婴幼儿(婴幼儿是指是28天至3岁之间)药物在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第一是细胞膜的通透性不同,第二是蛋白结合力的改变,第三是体液分布的差异1,小儿肝细胞酶的发育不成熟肾功能不完全年龄越小越不完善2,所以对婴幼儿用药更要谨慎,除熟练一般药物性能外,还必须掌握一些药物对小儿的禁忌只有充分把好用药才能与医生共同做好患儿的治疗及康复工作,现就我院常用药物与婴幼儿禁忌结合及分析如下

  • 标签: 护士 给药 婴幼儿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退原因,减少退次数,为加强我院临床用药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5.10月至2015.12月共三月,门诊西药房退处方351张,对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退处方共289份,退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反应68例,占退总数的23.5%;开错,共50例,占退总数的17.3%;配的太多或重复用药42例,占退总数的14.5%;拒绝用药或不依从35例,占退总数的12.1%;病人住院21例,占退总数的7.2%。结论通过对退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为减少退,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提供依据。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退药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艾条的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以提高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艾条内容物进行显微观察和薄层色谱法,对艾条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艾条经显微鉴定发现其石细胞、射线细胞、嵌晶纤维、木薄壁细胞、非腺毛、气孔等特征明显,可作为确定其含有艾叶、桂枝、海风藤、地枫皮、千斤拔、横经席、战骨等中药的标准;战骨、桂枝、横经席、艾叶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结论建立的艾条的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可以作为本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结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患有黄褐斑的9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结合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褐斑采用针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高于单一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药结合 黄褐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分析我院住院药房口服摆存在的问题,探讨防治对策。口服摆与住院患者息息相关,发现口服摆中的问题,加以防范解决,对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用药至关重要。

  • 标签: 住院药房 口服摆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注射器加法以避免加过程中的液体污染,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以2007年3月成立调配中心以前调配27500组为例是对照组,调配方法为食指固定针栓调配药物。以2007年3月成立调配中心后的27500组为例是实验组,配置方法为手持注射器空筒,食指不接触针栓调配药物。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输液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注射器加法可以有效避免加过程中的液体污染,此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注射器加药 改进方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丁Paroxetine对功能性腹痛functionalabdominalpains(FAPS)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FAPS患者,根据是否伴随焦虑抑郁症状,分为焦虑抑郁组和不伴焦虑抑郁组。焦虑抑郁组和不伴焦虑抑郁组均服用帕罗西丁,每天早上1次,10mg,统计分析各组的有效率和无效率。结果在伴有明显精神症状和不伴有精神症状FAPS患者经帕罗西丁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帕罗西丁是治疗FAPS患者有效且安全的精神类药物,对于伴有明显抑郁或焦虑的FAPS患者可在治疗初期即加用帕罗西丁,对于不伴有抑郁或焦虑紧张但是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用帕罗西丁治疗。

  • 标签: 功能性腹痛 帕罗西丁 疗效
  • 简介:摘要事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关系着医院临床医疗工作的服务质量、疗效及安全性,必须要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与重视。为了提高医院事管理工作的质量,更好的保障医院临床医疗工作开展,当前我们应当将PDCA循环应用到医院事管理中来。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首先简单分析了将PDCA循环应用到医院事管理中的必要性,然后主要对如何在医院事管理中有效的应用PDCA循环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医院事管理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PDCA循环 药事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长时间用药不当、管理不善或者不科学用药等方式,结核病患者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基于老年耐多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有助于提升老年耐多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探究价值较高。文章将基于老年耐多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方式及疗效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老年耐多药肺结核 临床疗效 莫西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西药房退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6月份门诊患者退处方记录。结果患者退的主要原因是药物的不良反应、重复用药、医师处方用药不当等。结论完善制度,强化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制定出相应措施,规范退管理。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退药 分析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儿童医院荨麻疹患儿抗组胺的使用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组胺治疗荨麻疹患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抽取广州市儿童医院2013年2月到2014年10月门诊药房五官科荨麻疹患儿处方3000例,进行数据收集并应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对儿童荨麻疹类型、抗组胺的品种和剂量,用法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丘疹性荨麻疹患儿最多。所应用的均为口服抗组胺,共有8种,按药物面世时间及副作用等可将抗组胺分为三代,其中第二代抗组胺西替利嗪滴剂(杰捷)应用最多。结论抗组胺广泛应用于治疗患儿荨麻疹,医师应根据患儿病情及具体情况,合理联合应用抗组胺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 标签: 抗组胺药 处方 荨麻疹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从历中了解我院儿童支气管肺炎的药物治疗情况,并分析评价历书写的作用。方法对10份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我院历书写反映了患儿用药的整个过程,支气管肺炎的药物治疗基本合理。结论建立规范化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临床药师进一步推广历书写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肺炎 药历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西药房退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减少退现象发生。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西药房2012年度的退处方266张进行分析。结果退原因有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原因、医师原因、住院或病情改变原因等。结论要不断地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尽量减少退

  • 标签: 西药房 退药 分析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和寻求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为AD的生物性特征和预防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灵芝孢子粉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分别制造动物学习记忆获得障碍、巩固障碍模型,分别采用跳台、水迷宫进行测试。结果两种造模方法均获得成功(造模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灵芝孢子粉高、中、低剂量组及脑复康组与模型组比较大多数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提示均有改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但高中低剂量组及脑复康组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灵芝孢子粉对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有改善作用。

  • 标签: 灵芝孢子粉 小鼠 学习记忆 跳台 水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