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核磁共振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入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行CT扫描,研究组行核磁共振扫描。比较两组的总诊断准确率以及对不同损伤位置的诊断准确率、对不同血肿厚度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对颞叶、额叶、额颞叶、顶枕叶等位置的诊断准确率稍高于对照组但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总诊断准确率为97.5%,高于对照组77.5%的总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对血肿厚度<6mm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上核磁共振临床价值更加显著,其对较小的血肿厚度也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核磁共振 急性颅脑损伤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康复护理对患者颈段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对照分析法,将我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颈段脊髓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病患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肺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膈肌移动度、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膈肌移动度、呼吸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与最大通气量(MVV)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护理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产生积极影响,能够改善患者膈肌移动度和肺功能指标,可对肺康复护理方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肺康复护理 颈段脊髓损伤 患者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0例我院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收集,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样本,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划分,各组50例,以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作为两组患者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和20%,且缩短了观察组患者的出血症状消失时间、颅脑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上数据进行比较后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在进行护理时选择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可将症状消失时间缩短,利于颅脑神经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的患者,术后予以早期康复护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明显,各指标评分呈良好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结论:针对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患者而言,早期康复护理的落实是促进整体治疗效果提高 的关键,临床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关节镜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免疫状况、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营养状况、免疫状况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在传统中医学属“黄疸”范畴。对于黄疸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以全身皮肤发黄、目黄 、小便黄为主症,《金匮要略》将黄疸分为 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和黑疸五类。

  • 标签: 梗阻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黄疸 病因病机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肉苁蓉对低温环境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是否具有防治作用及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通过检测大鼠血清中ALT、AST、SOD、MDA、TNF-α及caspase-3等指标的变化,观察大鼠肝脏病理的改变,以研究低温环境诱导下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通过比较肉苁蓉高剂量组、肉苁蓉低剂量组与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组之间的实验结果,进而探索肉苁蓉对低温环境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是否具有防治作用。结果:(1)肝功:与模型组相比,各时间段的低剂量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组、4h组中水飞蓟组和高剂量组较之有差异(P

  • 标签: 低温环境 急性肝损伤 肉苁蓉 保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脂饮食对大鼠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及昆仑雪菊水提物的干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即普通饮食组、高脂饮食组、昆仑雪菊水提物干预普通饮食组、昆仑雪菊水提物干预高脂饮食组,进行造模与昆仑雪菊水提物干预研究,实验周期为2周。光学显微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高脂饮食组大鼠肺组织可见部分肺泡壁增厚,肺间质血管充血,血管轻度增生。昆仑雪菊水提物干预高脂饮食组大鼠肺组织部分肺泡壁轻度增厚,部分肺间质血管轻度充血,血管增生较轻。结论:高脂饮食引起大鼠肺组织损伤,昆仑雪菊水提物可改善高脂饮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

  • 标签: 高脂饮食  肺组织  昆仑雪菊
  • 简介:摘要:放射性损伤是肿瘤患者在进行放射性治疗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情况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临床上的常见并发症,且临床上对于放射性损伤的治疗方式单一,且效果有限,一些新的治疗手段正在实验研究阶段,仍需临床实验完成验证。在中医理论认知中,放射性损伤属于体外热毒,易伤人体。西黄胶囊具有清热凉血等功效,适用于在临床上结合现有治疗手段抑制放射性损伤。为此,本文将从西黄胶囊对于临床常见类型的放射性损伤的效果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放射性损伤带来新的思路。

  • 标签: 西黄胶囊 放射性损伤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会阴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产科门诊接受规范产检的并有自然分娩意向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会阴切率、会阴裂伤程度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实验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会阴切率、I~Ⅱ级裂伤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Ⅲ度裂伤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适宜体重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过重儿和巨大儿的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顺产率及减少初产妇会阴损伤的发生率,还能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进而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初产妇 分娩方式 会阴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训练损伤护理中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膝关节损伤患者人数共70人,均是2023年1月-2023年12月符合样本要求的患者,故将70例患者划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对比组基础上,实验组接受中医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需接受恢复效果与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恢复效果与对比组相比更优,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较对比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膝关节训练损伤护理干预中,改善了临床护理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 膝关节训练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短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髓功能影响。方法选出我院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为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即接受后路长阶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对照组(50例)与接受短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的观察组(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与Cobb角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治疗前对比可见,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值以及Cobb角数据差异检验值为P>0.05;治疗后,在伤椎前缘高度值对比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Cobb角对比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短段椎弓根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在促进患者早日恢复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今后加以应用。

  • 标签: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 脊柱骨折 脊髓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的98例高血压基底区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采取计算机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通过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哥斯拉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无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在GCS评分方面和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方面和对照组比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稳定型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例数相等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给予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相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髋膝关节炎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手术前,P<0.05;两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两组VAS、WOMAC评分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SS评分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方面效果更佳,并可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 标签: []后稳定型假体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后稳定型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例数相等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给予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相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髋膝关节炎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手术前,P<0.05;两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两组VAS、WOMAC评分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SS评分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后稳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方面效果更佳,并可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 标签: []后稳定型假体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30例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其关节镜检测结果为依据,予以患者进行MRI检测,分析此类检测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效应。结果 关节镜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检出未损伤8例,损伤22例;MRI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00%、90.91%、87.50%,均属于较高水平,并与关节镜检测对比,差异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应用MRI检查具有较高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建议用于疾病检查首选方法。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MRI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以2021年5月~2022年5月为限,对我院5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28)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n=28)采用细节护理,对比治疗情况、感染总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整体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的控制术后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对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 医院感染 护理满意度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出现迟发性神经损伤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出现迟发性神经损伤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50例,未发生迟发性神经损伤)、观察组(50例,发生迟发性神经损伤)。查阅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折部位、腰椎功能(ODI评分)、影像学检查结果(起始后凸角、基线高度丢失、椎体内真空征)。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引起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出现迟发性神经损伤的风险因素。结果:两组胸腰椎骨折发生率、基线高度丢失率、椎体内真空征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起始后凸角相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胸腰椎骨折、基线高度丢失是引起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迟发性神经损伤的风险因素,OR=5.964、2.531,95%CI=4.258-6.987、1.687-3.582。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发生迟发性神经损伤与胸腰椎骨折、骨折部位基线高度丢失严重密切相关。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迟发性神经损伤 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