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针是针灸的一种,因此,针的从业人员必须遵守FDA和各州针灸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针灸的执业法律,包含了对执业人员基本的针灸教育要求。本文旨在研究美国从事针灸的三大类从业人员的针灸教育和培训背景。研究显示,执照针灸师在申请执照之前,必须在美国教育部授权的认证机构(如ACAOM)认证过的学校或课程班里学习至少1905学时。西医医师,也就是西医针灸师,需要在美国医疗针灸董事局(ABMA)认可的针灸培训机构中学习至少300学时,并有500例临床针灸治案记录,才能得到医疗针灸的认可证书。而一些物理治疗师在周末继续教育学习班以针的名义只接受20—30小时的针灸培训,从而涉足针灸,这种针灸教育背景显然存在严重不足。为了公众安全起见,理疗师应该在教育部认可的针灸学校或课程班接受正规的针灸教育,然后才能从事针灸。

  • 标签: 针灸 干针 理疗 法律范畴 教育
  • 简介:近年来在西方崛起的针疗法,以其不用经络学说作指导(去经络化)为主要理由,宣称自己不是针灸(去针灸化),其操作者无须接受针灸师所需要的必要训练。本文驳斥了这种错误认识。我们首先回顾海内外列次针灸热中“去经络化”现象的不同内涵,在认可其对于推广针灸的正面作用的同时,明确指出“去经络化”不等同于“去针灸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针灸的定义,针疗法与其他多种新针疗法一样,尽管具有“去经络化”的特征,但都属于针灸的范畴。针不过是现代针灸的一种形式,也就是激痛点针灸。这不仅是因为针所刺激的体表位置——激痛点本来就是针灸穴位的一种,而且包括针具在内的针技术与传统的针灸技术无异,此外,针的机制与针灸机制完全相同,针现代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都离不开针灸的临床试验与实验研究。虽然针对激痛点刺激的研究成果也强化了现代针灸重视刺激反映点的认识并丰富了相关经验,但针与经络体系的完全切割,使它失去了传承千年的针灸理论与宝贵经验的支撑,导致它目前的临床应用具有明显的缺陷。

  • 标签: 干针 激痛点 针灸 去经络化 去针灸化
  • 简介:笔者研究了“针”的操作,回顾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针灸文献,发现“针”与中国传统针灸刺法中的齐刺、浮刺、合谷刺、围刺法等十分相像;即使是在中国现代,在“针”发明的先后,也诞生了一些独特的疗法,如阿是穴斜刺疗法、银质针疗法、浮针疗法、长圆针疗法等。由此可以看出,“针”疗法其实是中国传统针灸在国际化传播中的一种分化。中国传统针灸在西方的传播是“针”疗法发明的基础,“针”疗法则发展和丰富了中国传统针灸。

  • 标签: 干针 齐刺 浮刺 合谷刺 围刺法 阿是穴斜刺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艾灸三阴交穴对分娩宫痛的影响,同时评价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性。方法:选取单胎头位初产妇17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59例)、安慰组(57例)、空白组(58例)。宫口开大3cm时观察组艾灸三阴交、安慰组艾灸非穴点各30min,空白组行常规产程护理,比较3组产妇宫痛及母婴安全性差异。结果:①宫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观察组灸后15min、30minVAS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安慰组与空白组VAS评分无明显变化,灸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其他两组降低明显(均P〈0.05);②宫痛评级比较,艾灸30min,观察组分娩镇痛有效率为69.5%(41/59),高于安慰组、空白组的45.6%(26/57)、43.1%(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产后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安慰组和空白组(均P〈0.05);④新生儿Apga评分,观察组和安慰组高于空白组(均P〈0.05)。结论:艾灸三阴交穴能减轻宫痛,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的非药物镇痛方法。

  • 标签: 分娩痛 艾灸穴 三阴交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