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辅助椎弓螺钉置入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5月治疗的10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术前构建脊椎3D模型按照11比例打印,后期进行模拟重建,对照组采用常规椎弓螺钉置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以及置钉准确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寨组,术中透视次数小于对照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术后3D、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螺钉植入用于胸腰椎骨折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有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3D打印技术 椎弓根螺钉置入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微创椎弓钉内固定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 院收治的 80例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椎弓钉内固定, 40 例与观察组行微创椎弓钉内固定, 40 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住院时间、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 Cobb角、椎间隙高度及视觉模拟评分( VAS)。结果 :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 Cobb角、椎间隙高度与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 Cobb角、椎间隙高度与 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 Cobb角、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 微创椎弓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减住院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胸腰椎创伤性骨折 微创 开放式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给予经皮微创椎弓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时间抽取 2018 年 8 月到 2019 年 8 月, 择取我院所收治的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一共为 48 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各组 24 例患者。传统组采取经椎弓钉撑开复位术的治疗,微创组采取 经皮微创椎弓钉内固定术的治疗, 对比两组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疼痛评分( 2.3 ±1.1 )分 ,显著低于传统组( 7.9 ±1.1 )分,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例( 4.17% ) ,明显低于传统组 6 例( 25.00% ) , P 〈 0.05 。 结论: 对创伤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给予经皮微创椎弓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 内固定术 创伤性 胸腰椎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分别采取经皮微创和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胸腰椎骨折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各29例,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与开放组相比差异显著。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情况各指标对比明显优于术前,但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1周和1个月时微创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开放组(P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微创 传统开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院内腰椎骨折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较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与对照组患者的80.00%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14%相对较高。结论 对于行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骨折患者,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可促进其术后恢复。

  • 标签: []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腰椎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伤椎置钉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0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手术的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每组各39例,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总长度、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次均费用,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s角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受伤原因、伤椎节段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在手术切口总长度上与开放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时间上长于开放手术组,住院时间要小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次均费用比开放组要高;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微创组要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微创组要明显多于开放组;两组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在伤椎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s角这两个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伤椎高度丢失。结论 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相当,但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恢复更快,对患者更有益。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微创 伤椎置钉 经皮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治疗老年人膝关节假体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2例老年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常规镇痛,实验组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体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 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两种神经阻滞方法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5本院接诊的84例行单侧下肢手术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硬膜外神经阻滞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以及心率未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后的血压以及心率相较于相较于观察组以及麻醉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的维持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感觉阻滞以及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硬膜外神经阻滞方法而言,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方法更适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其不会对血流动力造成较大影响,而且其术后镇痛效果相对较好、不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硬膜外神经阻滞 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老年糖尿病 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实施不同体位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80例患者根据体位的差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仰卧位,实验组(40例)实施侧卧位,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舒适度评分、麻醉操作难度评分和麻醉操作时间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超声引导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度,缩短时间,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不同体位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伴随着临床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臂丛神经阻滞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临床中以往臂丛神经阻滞都是以斜角肌间沟法或腋路法进行麻醉阻滞,但是通过临床统计发现单一性的阻滞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临床中有较高可能性发生阻滞不全的现象。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手术水平,本文以某研究为例,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中斜角肌间沟复合腋路法的应用价值,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斜角肌间沟复合腋路法 上肢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将我院在 2018 年 6 月~2019 年6 月期间收治的 128 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把的 128 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 64 例锁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患者施行单独的阻滞麻醉治疗,对观察组患者施行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治疗;比较两组锁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比较后,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 1h、2h、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 6h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 VAS 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发现观察组 64 例锁骨骨折患者中存在 1 例膈神经阻滞患者,1 例喉返神经阻滞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 3.13%,对照组 64 例锁骨骨折患者中存在 5 例膈神经阻滞患者,6 例喉返神经阻滞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 11.79%,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患者镇痛效果较显著,还可降低锁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并使用。

  • 标签: 颈丛臂丛 阻滞麻醉 锁骨骨折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仰卧位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云南省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股骨内固定的患者共60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侧卧位腰骶丛组(C组,n=30)和改良仰卧位腰骶丛组(M组,n=30),C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侧卧腰丛阻滞采用三叶草入路,骶丛阻滞采用骶旁入路;M组患者仰卧位,臀部和下胸部垫高,腰丛阻滞时超声探头纵轴垂直腋后线放置,骶丛阻滞采用骶旁入路阻滞;两组均采用平面内进针腰骶丛神经阻滞神经阻滞起效后实施全麻。记录摆体位患者疼痛VAS评分,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患者对神经阻滞操作舒适度,腰丛阻滞成功率、骶丛阻滞成功率、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中麻黄碱用量、术后疼痛VAS评分、神经阻滞不良事件。结果 与C组比较,M组腰骶丛神经阻滞患者摆体位疼痛VAS评分低、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患者对神经阻滞操作的舒适度高(P<0.05);与C组比较,M组患者术后VAS评分、腰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骶丛神经阻滞成功率和神经阻滞术后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80例股骨头置换术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予以椎管内麻醉,观察组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HR、MAP、RR;麻醉效果及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T1时HR、RR高于本组T0、T2时及对照组T1时, MAP低于本组T0、T2时及对照组T1时(P

  • 标签: 神经阻滞麻醉 椎管内麻醉 高龄患者 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该次研究从2020年1月开始,至2021年12月为止,随机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使用常规全身麻醉的对照组43例,以及使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联合全麻为观察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摆放体位时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中摆放体位时术中生命体征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治疗联合全麻,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苏醒的时间,并减短患者拔管的时间,对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明显优势;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可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应该得到临床实际使用与推广。

  • 标签: 超声 神经阻滞 下肢骨折 老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为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麻醉优良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6.00%、84.00%,P<0.05;麻醉阻滞生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阻滞维持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麻醉不良反应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00%、8.00%,P>0.05。结论:在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的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的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有效提升麻醉质量并确保麻醉安全性。

  • 标签: 上肢骨折 手术 老年人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