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西安交大一附院长安区医院科教部 7 10000; 2.西安交大一附院长安区医院预防保健科 7 10000; 3.西安交大一附院长安区医院急诊外科 7 10000; 4.西安交大一附院长安区医院医务部控制感染办公室 5. 西安交大一附院 7 10000) 摘要: 2019年 12月新型冠状病毒 coronavirus(COVID-19)流行以来,如何在做好 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好狂犬病预防工作,我院根据国家卫健委出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诊治指南规范,结合我院犬伤门诊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 COVID-19疫情期间狂犬病预防控制应对流程、策略与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疫情 感染 犬伤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过程中,由于医务工作者长期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护目镜,很容易出现皮肤过敏、损伤、感染、浸渍、痤疮等现象,为减少和避免医护人员的皮肤问题,需做好预防和处理,以保证医护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本文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称新冠肺炎 ) 防控过程中常见的皮肤问题的处理及预防展开分析探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皮肤 处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技术应用符合率。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为时间基准,在哈尔滨市所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当中,随机收集33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统计其检测的准确率。结果:IgM阳性率为87.88%,IgG阳性率为93.94%,总准确率为93.9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采用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准确率高,能够为临床诊断和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血清特异性抗体 符合率
  • 简介:【摘 要】 2019年 12月,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暴发,由于人口密集,疫情传播速度非常快,全国各大医院成为抗击疫情的重点场所,尤其是对于作为病毒感染患者定点收治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更是面临着交叉感染的巨大威胁。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等方面入手,细化出具体的疫情防控措施。这不仅是对医院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也为其它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变化。方法 以某高校2017级、2018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体质健康测试,对其在疫情前后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检验结果显示,疫情下大学生BMI指数上升(p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测试 新冠疫情 体质健康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探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定点医院团队管理策略,对于院内的定点管理措施进行完善,并针对于措施细节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减少院内感染的同时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流程,保证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工作的顺利开展与预防控制措施的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是于2019年发现的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未曾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初始症状往往会出现体温上升、四肢无力、干咳等情况,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大多数患者能够通过有效救治改善预后,而少部分患者则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1]。在目前的研究中,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途径多为短距离飞沫传染与密切接触传染,其传播特性具有社区性、家庭性与医院聚集性,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在院内的爆发感染,聚集的探索研究控制与预防是十分有必要的。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性肺炎 医院感染 团队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 对 中西医结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临床价值观察。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 20 年 2 月 -20 20 年 4 月 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30 例 ,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患者口服阿比多尔进行治疗 ,观察组 患者在在口服阿比多尔的基础上口服透解祛瘟颗粒 ,并对比两组患者 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和退热时间 。 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 ( P < 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 P < 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时间和退热时间优于对照组 ( P < 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论: 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退烧,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应该在临床上广泛 使 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后续简称:新冠患者)治疗中,血沉检测值的高低变化。方法:对我院2020.1-4月住院的390例新冠患者,通过全自动血沉压积测试仪检测血沉值。结果:390例患者中,有115例(29.5%)入院时首次血沉检测值正常,有275例(70.5%)高于正常值。结论:275例患者联合用药治疗后,血沉检测值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血沉值逐渐降低者愈后良好,血沉值持续升高者愈后不良。

  • 标签: 血沉检测值 新冠患者 广谱抗菌类药与抗病毒类药
  • 简介:【摘要】庚子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党中央出台系列防疫举措,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本文就新冠疫情下民众防控措施践行情况进行研究,从民众防控措施践行政策入手,找到民众在实践过程中的优劣之处,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民众防控策略,助力我国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 标签: 疫情 民众 公共卫生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期发热门诊管理办法。方法:实验选择入我院发热门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护理人员共计25人,护理人员在职时间为2020.1-2021.5,共收治发热患者3.2万余人次,对于护理人员实施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分析管理效果。结果:在我院实施新型冠状病毒发热门诊护理管理期间,共接收治发热患者3.2万余人次,住院603人,留观591人,其中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21人,疑似35人,无症状阳性感染者25人,核酸检测18万余人次,实施护理管理过程中所有人员均根据发热门诊工作流程执行工作,本次无护理人员、患者交叉感染、漏诊等现象。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时期发热时期实施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可促进护理人员工作规范化,降低交叉感染概率。

  • 标签: 发热门诊 新型冠状病毒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诊断缺血性卒中中新型磁共振影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分别行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CT的诊断率为73.8%,MRI为92.5%,两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730900)
  • 简介:[摘要]目的: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肛周失禁性皮炎、预防继发感染以及压力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齐齐哈尔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A区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大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中对80例患者均匀分布。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产生共9例.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共3例互相比较干预组的产生率指数更低P<0.05结果表明新型引流系统最大限度的减少肛周失禁性皮炎。结果:预防继发感染以及压力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的效果。

  • 标签: []失禁性皮炎 肛周并发症 ICU失禁性皮炎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后续简称:新冠患者)治疗中,血沉检测值的高低变化。方法:对我院2020.1-4月住院的390例新冠患者,通过全自动血沉压积测试仪检测血沉值。结果:390例患者中,有115例(29.5%)入院时首次血沉检测值正常,有275例(70.5%)高于正常值。结论:275例患者联合用药治疗后,血沉检测值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血沉值逐渐降低者愈后良好,血沉值持续升高者愈后不良。

  • 标签: 血沉检测值 新冠患者 广谱抗菌类药与抗病毒类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多学科协作诊治中实施新型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多学科协作诊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新型护理模式,并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两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以及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较短,疼痛评分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新型护理模式 凶险性前置胎盘 多学科协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诊断缺血性卒中中新型磁共振影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分别行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中,CT的诊断率为73.8%,MRI为92.5%,两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护理人员组织与管理。方法:发热门诊旧楼改建,并从全院抽调护理人员开展抗疫工作,完善岗位职责及制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对发热门诊护理人员进行组织与管理。结果:新冠疫情下我院发热门诊始终实行24小时接诊,最高时日均接诊量>200人次。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加强发热门诊护理人员的组织与管理至关重要,可高效、有序的完成新冠疫情的抗击工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发热门诊 护理人员 组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镁联合新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2017年3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名双相障碍的患者,并按照一定的数字法来将其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再直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躁狂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再直接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BRMS评分并无明显差异,HAMD-17评分也无明显差异。在治疗之后观察组的BRMS评分和HAMD评分要比对照组低,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更好。从表2的内容可以看出,对照组32名患者中显效人数为7人,有效人数为11例,总体有效率为30%。观察组患者中显效人数为12人,有效人数为14人,总体有效率为80%,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更高。结论 采用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镁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确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躁狂和抑郁的状态,并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丙戊酸镁 喹硫平 双相障碍 临床疗效 探讨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综合性医院病区感染病例集中,交叉感染风险较高。病区感控应科学分区分级,实现精准防控。本课题基于新冠肺炎病毒的高传染性,研究在疫情期间及疫后的病房分区管理,即将患者在疫情期间按传染风险等级,疫后按病情轻重划分在不同病区,即红区、黄区、绿区;护士分层管理是将不同学历、不同专业能力、不同年资的护士根据临床能力和岗位职责分层次使用,从而为患者提供不同级别护理的安全管理模式,有效科学防控病房疫情,保证病人在疫期及疫后的护理安全。 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黑龙江省医院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对各病区进行分区管理,截至2022年7月1日,患者零漏诊,医务人员零感染。

  • 标签: 新冠疫情  患者分区与护士分层  新型护理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