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珠单抗单用和联合PDT治疗AMD的临床疗效,探讨合理高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名AMD病人,随机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有15人,联合组使用珠单抗和PDT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作珠单抗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后的1、2、3、6个月的视力变化。结果联合组病人在治疗后1、2、3、6个月的视力分别提高了5.5、7.28、8.86和7.36个字母,对照组则分别提高4.93、6.07、7.5和6.28个字母,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OCT显示所有病人视网膜都有所变薄,但两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两种方法都能有效的减慢将疾病发展,改善病人视力,但是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短期上没有明显差距,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雷珠单抗 PDT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RMD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右丙亚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老年侵袭性非霍奇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老年NHL,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右丙亚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TnT-I和心电超声Tei指数均有所增加,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非心脏不良反应如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均差异不大(均P>0.05)。结论右丙亚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老年侵袭性非霍奇淋巴瘤与单用CHOP方案比较,联合使用右丙亚胺和CHOP方案治疗老年侵袭性NHL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以显著降低其心脏毒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右丙亚胺CHOP 老年 侵袭性 霍奇金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晚期大肠癌患者中联用替曲塞及顺铂进行双途径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4例,将其中实施替曲塞及顺铂进行静脉滴注化疗者归为对照组,将实施替曲塞静脉化疗+顺铂腹腔灌注治疗者归为观察组,比较并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结局,主要包括近期疗效、安全性等两个方面。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58.3%的近期疗效(包括CR3例,PR11例),较之对照组的20.8%更为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治疗后有9例(37.5%)出现不适,与对照组的45.8%相对比略优,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为老年晚期大肠癌患者提供替曲塞静脉化疗及顺铂腹腔灌注的双途径化疗法治疗,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相对可靠,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 标签: 雷替曲塞 顺铂 老年,晚期大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胃溃疡患者,观察选择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胃溃疡患者11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胃溃疡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57例)临床选择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进行治疗;C1组(观察组57例)临床选择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胃溃疡患者在溃疡愈合效果以及Hp(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胃溃疡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溃疡愈合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胃溃疡患者明显(P<0.05);在临床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方面,C1组低于C2组胃溃疡患者明显(P<0.05);在Hp根除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者,但组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胃溃疡患者,临床选择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表现出治疗疗程短,患者用药安全性高、临床Hp根除率高以及临床表现出的不良反应少等系列优点,凸显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雷贝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便携式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与盲探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需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的96例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盲探气管插管,实验组患者采用便携式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气管插管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操作方便、快速安全,具有损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便携式纤支镜 气管插管 盲探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妇科千胶囊配合理疗治疗输卵管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12例输卵管粘连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资料,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妇科千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理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妇科千胶囊配合理疗治疗输卵管粘连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缩短病程,且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千金胶囊 理疗 输卵管粘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清畅肺饮辅助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9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清畅肺饮,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84%VS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VC以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VC以及FEV1/FVC好转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畅肺饮辅助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清金畅肺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穴位埋线与口服地氯他定分散片(芙必叮)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疗程3周,4级评分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0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76例总有效率为89%,结论穴位埋线与口服地氯他定分散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与单纯口服药疗效显著安全而笔者认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穴位埋线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地氯雷他定分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氯他定联合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在人工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人工荨麻疹患者中选取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症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单用地氯他定,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观察组复发率为6.67%,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荨麻疹治疗中,地氯他定联合苦参素葡萄糖注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荨麻疹 地氯雷他定 苦参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方式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要在保证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个体化护理。出院后随访10个月,以患者血压变化大小和各类并发症的例数作为判断护理方式效果的标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远远高于实验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两组发生血肌酐升高、脑卒等现象的例数,实验组要远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发生心绞痛的概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方式效果显著,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血压和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老年高血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特点。方法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5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6例,观察组患者行靶控输注丙泊酚及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靶控诱导、维持,对照组行常规麻醉诱导复合吸入维持;记录患者气腹前后各时点HR、SPO2、PETCO2、MV、MAP、IL-6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气腹后5min、10min、20min及气腹停止时心率比较,P<0.05;各组患者在气腹后10min、20min、气腹停止时PETCO2、MV与气腹前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气腹后5min、10min、20minMAP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气腹后5min、10min、20min血清IL-6值比较,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可以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有效。

  • 标签: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 靶控输注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铝碳酸镁与贝拉唑联合对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后出现胆汁反流胃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后出现胆汁反流胃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单纯应用贝拉唑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铝碳酸镁与贝拉唑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胆汁反流胃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铝碳酸镁与贝拉唑联合对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后出现胆汁反流胃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铝碳酸镁 雷贝拉唑 胆囊切除术 胆汁反流胃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麻药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时的药效学参数。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产妇9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46例为布比卡因组,B组46例为左旋布比卡因组。采用序贯法计算两种药物的50%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结果布比卡因的ED50、ED95平均值和效价比分别为9.4±3.4、12.4±3.4、0.61;而左旋布比卡因的ED50、ED95平均值和效价比分别为6.9±2.6、9.2±2.7和0.82,与布比卡因组相比,ED50、ED95均显著降低,效价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当等比重的布比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术患者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时,其效价比为0.610.82,因此,临床医生在应用时应以药效学分析结果为依据合理选择局麻药。

  • 标签: 局麻药 布比卡因 左旋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的影响,以证实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临床选取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基础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hs-CRP降低更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氯吡格雷 不稳定型心绞痛 hs-CRP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氯吡格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的患者,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观察组患者服用氯吡格,对照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结果服用氯吡格患者的有效率是93.9%,服用阿托伐他汀患者的总有效率是66.7%。结论服用氯吡格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时效果较好,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神经破损,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评价其对虹膜新生血管(NVI)消退和眼压控制的作用,可作为全视网膜光凝的辅助手段,减少活动性a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36例(36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均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的青光眼,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珠单抗,结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以及部分行复式小梁切除术,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NVI消退程度、眼压控制情况和视力提高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分别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随访,所有病例虹膜新生血管均完全消退,视力和眼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眼痛、头痛症状缓解。结论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VI患者,对NVI消退和眼压控制起到一定作用,同时提高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加快了玻璃体积血的吸收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消退,降低PDR的严重程度。但这一作用具有时间局限性,需要反复进行珠单抗注射以维持疗效。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 小梁切除术 虹膜新生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