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大学生结核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2例大学生结核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SDS、SA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SDS、SAS评分均降低,干预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大学生结核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能减轻焦虑及抑郁症状、治疗依从性好,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结核病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形式,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缺乏恰当的适应能力,易产生心理问题。结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调查
  • 简介: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身是1949年9月建于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1955年迁至哈尔滨,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系,1985年重新成立为公共卫生学院至今。现设有预防医学系、管理系、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干部培训中心、黑龙江省卫生学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人口学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检验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性健康研究与教育中心、人民卫生出版社哈尔滨发行站等机构。设有3个专业、6个二级学科、17个教研室和8个研究室。

  • 标签: 公共卫生学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 学院简介
  • 简介:<正>中学与大学的英语教学是个有机的整体。中学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大学则为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达到以英语为工具的目的提供训练环境。长期以来,中学与大学的英语教学、都有意无意地被人们隔绝开来。严重影响了我国英语教学整体上的宏观调控,妨碍了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平稳过渡。因课程设置上的重复还造成了人力和物力上巨大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了让中学与大学的英语教学合理衔接而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特开展了中、大学英语教学衔接情况调查,旨在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对中、大学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情况。

  • 标签: 大学英语学习 教学衔接 调查与分析 中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内容
  • 简介:为加快广东省高校的食堂建设和规范管圳,进一步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效地防范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2005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后勤产业办组织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12家学生食堂进行了调查和评估验收。

  • 标签: 高校 学生食堂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大学生拥有的物资种类,以及在毕业时对待离校物资的处理方式和看法。方法我们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定量分析法。结果1.个人拥有可循环使用物资较多,平均个人可循环使用物资占大学生个人总物资的70%;2.宿舍合资物品较多,有90%的同学在宿舍中有合资购买的一些生活用品;3.支持这些物资用来做公益活动的较多,有63%的同学支持将这些带不走的物资捐赠给红十字会或者贫困地区。结论现代大学生拥有较多的生活物资,这些物资可循环利用价值大,可能通过公益、转让、交换等合理手段保留下来,就能节约资源、减少消耗。

  • 标签: 大学毕业生 离校物资 资源合理利用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 界定电影疗法的相关概念,分析电影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创伤干预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总结国内外电影疗法的应用经验与不足之处,提出电影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创伤干预中的实现路径。

  • 标签: 电影疗法 大学生 心理创伤干预
  • 简介:部分高职大学生目前性道德观念的混乱导致了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个不良倾向两性关系上放纵轻率。针对目前这种现状,大学教育管理部门应当采取专家专题报告、课堂授课方式进行恋爱心理、性行为心理及性道德教育。大学校园里进行性健康教育很有必要且卓有成效。

  • 标签: 恋爱观 婚前性行为 性道德
  • 简介: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多的被引入高校安全教育的领域,对于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和家长的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其所面临的心理安全危机一般明显高于社会上同龄群体。面对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的愈来愈明显的心理问题,在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研究,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并找到切实其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危机应对水平,保障其心理安全。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安全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学校自制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与应对方式量表对我校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业、人际、家庭、情绪以及择业方面。在应对压力的过程中,大学生采取的应对方式主要有解决问题、向他人求助、自我幻想、退避合理化以及自责等。同时,与男生相比,女生在应对压力上更倾向于通过求助他人或者幻想来解决(P<0.05)。结论在今后的教学中,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适当引导大学生改进压力应对方式,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各方压力。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压力 应对方式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老年患者死因、死因顺位及其动态变化与规律,为老年疾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以出院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为死亡原因,对145例60岁以上死亡病例系统疾病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住院患者的死亡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等;死亡高峰年龄段为70岁~80岁;冬季死亡率最高。结论加强老年人自我疾病防范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和消除发病的危险因素,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 标签: 老年病人 死亡原因 病例分析
  • 简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本文指出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紧迫性,从社会、高等教育、学生等多个层次探讨了其弱化的原因,并根据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总结了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 高等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大学生军训期间因病退出军训的病因调查追根寻源,为今后有效防止军训期间常见病发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13年4954名参加军训的新生为调查对象,疾病诊断由医务人员做出,对军训期间因病退出军训的常见疾病逐项登记作出统计和分析。结果新生因病退出军训共计552人,其中占首位的是外伤发病率0.33%,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0.24%,痛经发病率为0.12%,日光性皮炎发病率为0.12%,胃肠炎发病率为0.11%。新生因病退出军训人数占参加军训总人数的11.14%。结论应加强大学新生军训前的健康保健基础知识教育,提供有效的医疗及后勤保障工作,尽量减少军训期间因病退出军训的人员数量,以保证军训质量。

  • 标签: 新生军训 病因 调查
  • 简介:摘要本文从探索提升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途径出发,在总结团体咨询实践成果基础上,提出团体心理咨询在提升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方面,具有着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主体性教育;体现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互动策略等特点,是提高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心理咨询是现代德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 标签: 团体心理咨询 道德认知能力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校在校女大学生生殖及月经知信行现状,为进一步明确女大学生月经不调及痛经相关原因、加强在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其生殖保健意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某高校女大学生进行不记名生殖健康情况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被调查女大学生平均初潮年龄为13.60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女生在月经初潮年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潮年龄与成年后体重和身高有一定相关性。在2306名女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痛经的占1878人,占81.4%。女大学生对生殖生理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其中避孕知识了解率为37.25%(859/2306)。结论女大学生在月经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认知存在欠缺,加强学校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生殖健康教育意识、增加社会生殖健康教育服务水平,为提高女大学生生殖生理健康自我保健意识势在必行。

  • 标签: 女大学生 初潮年龄 月经不调 痛经 生殖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为探索大学生运动创伤的原因,以正确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方法对1105例北京大学学生运动创伤的发生性质、部位、相关运动项目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在运动创伤的种类中,以轶组织的损伤率最高,占总创伤的89%.创伤部位以踝、足、膝部最多,分别为23.0%,19.6%和16.0%.导致大学生运动创伤的运动项目以三大球(足、篮、排)为最高,占总创伤的67.5%.结论大学生运动创伤主要发生在上下肢的关节部位和软组织损伤.文章对创伤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防治运动创伤的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运动创伤 运动技能
  • 简介: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现状,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特点,进而促进国内师范类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职业心理学调研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省4所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抽取471名在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涯适应力问卷(CSCAQ)评估研究对象的生涯适应力水平。结果研究对象CSCAQ生涯人际因子得分为3.76±0.61,生涯好奇因子得分为3.49±0.73,生涯控制因子得分为3.13±0.72,生涯自信因子得分为3.68±0.62,生涯调适因子得分为3.76±0.57,生涯关注因子得分为3.57±0.64。不同性别研究对象CSCAQ各因子得分比较,女生在生涯人际与生涯自信2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研究对象在生涯人际、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调适、生涯关注5个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研究对象在生涯人际、生涯好奇、生涯控制、生涯自信、生涯关注5个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师范类大学生对生涯发展的认识还有一定的片面性,且不同性别、年级及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师范类大学生其生涯适应力水平有差别。若想进一步提升师范类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可以从政府、学校及师范类大学生自身3个方面入手。

  • 标签: 师范类大学生 生涯适应力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