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在古籍纸张分析检测中的可行,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构建100个纸样的pH值、纤维聚合度、高锰酸钾值、碱储量4项指标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相关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对纸样pH值、纤维聚合度、高锰酸钾值的预测值跟实测值相关较好,能够满足检测需求,对碱储量的预测值有一定误差,但能够满足参考性要求。实验结果证明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珍贵文献纸张进行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 标签: 古籍纸张 近红外 预测模型 无损检测
  • 简介:“没有个性即没有艺术”,“追求艺术作品的个性,实为探求艺术之生命。”这个看法在文学、戏剧、电影、绘画等许多创作领域自不待言,然而在我们博物馆学界,是否也把奉献每一个新颖的、具有个性的陈列展览,视为创造劳动的生命?这大概会莫

  • 标签: 陈列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 博物馆事业 复原陈列 艺术作品 创作领域
  • 简介:“反植荷渠”常以浮雕或彩绘形式出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藻井装饰之中。这种样式在早期不但有“厌火”的寓意,同时还带有浓郁的佛教色彩和明确的文化象征。通过图像与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式对这种样式的渊源、主要分布、造型特点及风格等进行分析,发现这种建筑装饰样式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审美指向,一方面体现了从“实用”装饰向“装饰”文化符号演变的现象;另一方面也生动地显示了审美更迭背景下建造思想的变化。

  • 标签: 建筑装饰 反植荷渠 藻井 荷花
  • 简介:在许多热心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下,把我40年来探索钱币艺术的成果向社会作汇报,向多年培养、关怀和指导我的长辈、老师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的心愿终于实现了。《陈坚钱币艺术作品展》于春暖花开的3月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开幕。我曾经长期工作过的上海造币厂特为该展览铸行了一枚由我自己设计雕刻的“陈坚钱币艺术作品展纪念大铜章”。并在展览的开幕式上举行首发式。不少同志问我章上图案的含义,特别是正面的图纹。一下面就谈谈我在设计这枚大铜章时的构思与想法,与大家探讨。

  • 标签: 艺术作品 朱屺瞻 展览 雕刻 图案 开幕式
  • 简介:美国著名博物馆学家罗伯特·赛姆帕教授认为,目前科技馆的展品技术和活动设计方面,正在出现新颖的针对未来发展的5个趋势。

  • 标签: 科技馆 展品 活动设计 视频技术 展览
  • 简介: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建筑竣工于1999年9月,总陈列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共设有“马王堆汉墓文物陈列”、“馆藏名窑陶瓷陈列”、“馆藏明清绘画陈列”、“馆藏商周青铜器陈列”、“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陈列”、“艺术长廊”等6个陈列及1500余平方米的临时展厅。整个陈列的艺术设计于2003年元月完成。在整个策划、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

  • 标签: 湖南省博物馆 陈列艺术 陈列设计 创新 内容策划
  • 简介:2010年5月13日,由辽宁省钱币学会组织召开的,“纪念群众人民币冠字号收藏20周年座谈会”在沈阳市举行。来自辽宁、吉林、苏州等钱币学会的代表,及来自15个省、市的民间人民币收藏组织和收藏家计60余人自发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人民币 收藏家 座谈会 群众性 字号 纪念
  • 简介: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自然博物馆等非正式教育场所是开展生物多样认知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资源和教育人员的优势。2015年4月建成开放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新馆展出的各类生物标本超过1万件,库藏标本28万余件。目前,上海自然博物馆利用展出的标本、实物开发了近100个教育课件,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各类人群,使成为生物多样认知教育的理想场所。文中还以具体课程为例,介绍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在生物多样认知教育中的探索。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认知教育 自然博物馆
  • 简介:2002年8月,在纪念诗圣杜甫诞生1290周年之际,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推出了全新的《诗圣著千秋》基本陈列。陈列方案是在深入考察了解全国同类型博物馆陈列现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通过多次专家论证会,数易其稿而产生的。从陈列方案的论证,到布展工作的实施,四川省文物局和成都市文化局相关领导都给予了热切的关心和指导。

  • 标签: 杜甫草堂 诗圣 文物 博物馆 成都市 意见
  • 简介: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教育功能列到了博物馆三大要务的首位,以"藏品"为核心的陈列展览便成为博物馆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如何利用现代数字技术进行陈列设计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成为各大博物馆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以丹麦摩斯盖得博物馆为例,阐述数字技术如何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合理利用,以期对中国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提供借鉴。

  • 标签: 博物馆 教育 陈列展览 数字技术
  • 简介:对比《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从博物馆建筑使用者的角度分析博物馆建筑空间划分、功能需求和人员流线,为中小博物馆建筑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博物馆 建筑空间设计
  • 简介:文物建筑勘察的目的是掌握现状文物的真实状态和危险程度,进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为此,探讨了文物建筑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的特点和内涵,结合实际案例,归纳总结了文物建筑勘察设计四个基本特点:在强调文物真实的同时,要求勘察内容的完备和详实;强调病害机理分析与病害成因的数值仿真验证;关注文物本体的抗震性能研究;强调以最小的干预获取最真实的情况。阐述论证了建立文物防灾减灾体系的必要和重要,点明了文物建筑勘察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和防患于未然的防灾减灾体系相联系,作为该体系下的技术支撑而长期发展。

  • 标签: 文物建筑保护 勘察设计 机理 数值仿真 抗震性能 防灾减灾
  • 简介:为研究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重要排序问题,以江浙地区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典型的传统民居木结构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方法采用构件属性改变后对结构整体应变能的单位体积改变率作为构件重要的评价指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16.0)开发了基于生死单元法和改变弹性模量法的构件重要评价程序。分析结果表明,改变弹性模量法更适用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重要分析。通过对抬梁式和穿斗式的单榀框架和整体框架在竖向荷载、水平地震荷载两种工况下的结构构件重要的计算分析,得到了构件的重要系数和排序,并提取出了抬梁式和穿斗式传统木构的关键构件。研究结果可以为确定传统木构建筑遗产在修缮施工、维护以及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构件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传统木构建筑 构件重要性 抬梁式 穿斗式 改变弹性模量法
  • 简介: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博物馆面貌的不断翻新,历史进程脚步的加快令博物馆在总量激增的同时呈现多样、小型化发展的世界趋势。作为社会文化窗口的博物馆,回顾已远不再是它的终极使命,人们去博物馆不只是为了知古,更是要对今天和未来有所把握与准备。适时,小型专题博物馆以它独有的个性魅力脱颖而出。本文从世界博物馆发展状况和小型专题博物馆的特色优势入手,通过将之与传统综合大博物馆做穿插比照分析,论述了在我国大力发展小型专题博物馆的当前意义,探讨其现实可行,并对我国博物馆事业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前瞻的建议。

  • 标签: 百科全书 专题著述 小型 专题性博物馆 中国
  • 简介:北京博物馆学会陈列设计委员会于2003年3月25日在中山堂举行学术研讨会,北京地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近20人出席了会议。首先由北京中山堂的刘国平主任作了筹备《孙中山与北京》陈列的情况介绍和中山堂维修古建资金的运作方案,然后由北京博物馆学会陈列设计委员会主任、

  • 标签: 北京博物馆学会 陈列设计委员会 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山堂
  • 简介:维摩展完善了这一以摩诘与文殊菩萨诘经变以窟门为中心的设计,始创于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维摩诘经变,发窟门为中心的设计,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以第103窟为代表的这种设计,在凸显维两位辩论者的同时,还可能蕴含独特的意匠,即以窟门喻“不二法门”,只有通过这一比喻法门的窟门,才能进入象征《佛国品》所说佛国净土的石窟主室。

  • 标签: 敦煌石窟 维摩诘经变 设计意匠 窟门 不二法门
  • 简介:中国农业博物馆是全国唯一农业专业的国家级博物馆。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内筹建中国农业博物馆。1986年9月13日。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开馆。多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肩负着宣传农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承担着抢救、保护和收藏中国农业文化遗产,

  • 标签: 中国农业博物馆 现代农业科技 设计理念 文明传播 古代农业 陈列
  • 简介:随着博物馆的发展、观念的转变,展览不再自说自话、自行其是,对观众的服务也更加强调多层次、多领域、多视角,"这些必须建立在了解观众信息、满足观众多种需求的服务意识之上"。因此,观众调查在当代博物馆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魅力永恒的童话力量——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百年纪念展"(以下简称"安徒生展")的观众调查为例,分析观众的关注点以及他们对展览的实际评价。希望借此能为博物馆的展览工作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并有利于制定博物馆未来的展览策略和发展方向。

  • 标签: 观众调查 观众需求 以人为本
  • 简介:三足架和拨镰是在战国末期古蜀民接受制铁技术而创造的独特铁器.汉代以后,随着古蜀民的汉化,两种铁器广泛普及于四川地区的汉民族文化中.这些铁器是为了解古蜀民被秦国征服后怎样经过汉化过程这一问题的重要资料.

  • 标签: 三足架 拨镰 古蜀民 为田律 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