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引言:谭其骧的创见与相关学术背景1955年5月,谭其骧以“黄河与运河的变迁”为题目,在中国地理学会的学术会议上做了一次报告,指出历史时期黄河决徙频仍,主要是流域内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坏所致。几年以後,至1961年5月,谭氏在复旦大学的科学报告会上又做了一次重要讲演,

  • 标签: 黄河 原因 东汉 治河 中国地理学会 学术背景
  • 简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对印支殖民统治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林泉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法国殖民者对印度支那半岛进一步武装侵略和进行实质性的扩张、并在印支逐渐确立起其殖民统治的时期。1858年,法国入侵印支,1862-1898年初步吞并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 标签: 殖民统治 法国 二十世纪初 殖民地 十九世纪 殖民政策
  • 简介:试论奥克塔夫爱情悲剧产生的几个原因──读缪塞的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徐普Resume:toutencherchantiescausespersonnellesquipoussentOctave-leherodeLaconfessiond'une...

  • 标签: 爱情悲剧 长篇小说 奥克 爱情观 “恶” 缪塞
  • 简介:文化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等原因,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努力改变人们的落后观念,尽快树立现代意识,以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 标签: 门源 仙米乡 文化
  • 简介:马薛里吉思为马可波罗在华的友人,曾任镇江路副达鲁花赤,其家族世传制作一种名为“舍里八”的饮品技艺。本文以该饮品为中心,从制备所需果品原料的角度考察了他先後任职华北、云南与镇江的原因,否定了前人将《回回药方》中的“舍刺必”视为“舍里八”的异译,并循该饮品在元代又意译为“解渴水”的线索,从元明史料中检索其在中国本士化生产後的十四个不同品种,且分析了元代御医罗天益撰《卫生宝监》中所记的一个因过量饮用而致病的案例.

  • 标签: 马可波罗 马薛里吉思 舍里八 镇江
  • 简介: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一个从"和平外交"到"革命外交"的大转变.促使这种大转变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其中国际因素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归纳与研究,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外交战略 和平外交 革命外交 世界革命
  • 简介:民族识别之前的汉族是融合了若干少数族群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表达是华夏之汉;民族识别以来作为中华民族众多民族或族群之一的汉族更趋向于成为与其他少数族群并列的、单一的族群。王明柯关于历史上少数族群通过攀附汉以实现身份认同的论述与张兆和关于近代以来苗族拒绝汉族身份而宣称苗族身份的认同的论述均显示了华夏之汉与族群之汉的差异,忽视二者的差异是后来学者对许娘光“民族错失”误读的原因

  • 标签: 华夏之汉 族群之汉 民族错失
  • 简介: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什么为新中国制订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的苏联?中外研究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仍然难以达成共识。对中苏关系颇有研究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辟有专门章节《一边倒:毛泽东与斯大林》。比较完整地论述了“一边倒”的政策。其中既有不少独到的见解,也有某些不太符合历史实际的分析和我们不敢苟同的观点。本文就《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关于“一边倒”的原因.根据确凿的史料,力图实事求是地、客观地予以评析,以就教于该书作者。也供海内外学者参考。

  • 标签: “一边倒” 国史 新中国 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