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2017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中,我尤为期待平日鲜少观摩又颇为感兴趣的二台剧目《母亲泪》。二台俗称双玩意儿、二班。它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以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2006年5月20日,二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标签:
  • 简介:如今,德国女高音达姆劳(DianaDamrau)参演的歌剧,逐渐成为大都会歌剧院每季最让期待的演出之一。她从花腔起家,一开始是以泽比内塔(《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夜后(《魔笛》)、康斯坦泽(《后宫诱逃》)里的高音让听之为振。但是她近几年演出的美声和抒情的角色,让发现她声音的情感表现和戏剧性更为精彩动人,

  • 标签: 大都会歌剧院 阿里阿德涅 情感表现 《魔笛》 Diana 英国国家歌剧院
  • 简介:2013年12月23日,山东省文化厅组织召开了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培训工作会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兰静,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等岛席会议。

  • 标签: 山东省文化厅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国家级 培训 艺术科技
  • 简介:2012年10月25日至11月2日,"国际舞台美术专业学生作品交流中心"(InternationalStageDesignStudents’WorksExchange,简称ISDSWE)年度系列活动在该组织落户地中央戏剧学院展开。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保加利亚索菲亚国立艺术学院、英国皇家威尔士音乐与戏剧学院、德国欧洲媒体与表演艺术学院、匈牙利艺术大学、韩国中央大学、

  • 标签: 中央戏剧学院 学生作品 美术专业 国际舞台 活动综述 交流
  • 简介:随着各国间的交往联系增多,世界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之下,对于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唯有正确把握好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积极制定完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教师自身也需要综合提高素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促进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 标签: 一带一路 汉语国际教育 综合素质 理论实践 人才培养
  • 简介:本届乌镇戏剧节荣誉主席林兆华,将他的新作《戈多医生或者六个寻找第十八只骆驼》(以下统称《戈多医生》)带到了乌镇。原剧本其实是德国人迪特里希·施万尼的著作《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中的一个章节。该书对欧洲自古希腊以降的人文传统进行总结和介绍,而在戏剧这一个单元,作者用剧本的形式介绍了20世纪戏剧的流派和特点(作者本人也是一个剧作家)。

  • 标签: 医生 戈多 骆驼 个人 话剧 人文传统
  • 简介:继借助“爱、美、艺术、民众艺术观及读解作品的入口”、“爱、美、艺术的姊妹篇及少年艺术家的出世宣言”及“‘艺术与爱情’二重奏的变奏系列作品”之后,本文继续讲述如何从作品的情境入手,抓住读解作品的入口,领略一个戏剧如何借助田汉的戏剧作品达到对戏剧情境领悟的嬗变及过程。

  • 标签: 戏剧人 戏剧作品 戏剧情境
  • 简介:6月2日,《你们这些回魂尸》(以下简称《回魂尸》)能够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上演,让更多更专业的朋友看到我们的作品,这本身就令剧组每一个都很兴奋。

  • 标签: 人的世界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手记 导演 珍妮
  • 简介:广西文场的唱腔是文场艺术的灵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及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研究刘玉瑛、陈秀芬、叶春桃三代文场传承的演唱艺术,发现善于演唱文场传统曲目的刘玉瑛"坐地传情"的演唱风格具有时代性和地域特色;陈秀芬在此基础上把文场清唱搬上舞台,丰富了文场戏表演,并对传统唱腔进行改革和创新;叶春桃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形成端庄大气的演唱风格。

  • 标签: 广西文场 演唱艺术 刘玉瑛 陈秀芬 叶春桃
  • 简介:2014年5月28日上午9点,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中心成立暨音乐剧教学交流演出季在上音隆重开幕,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副院长廖昌永以及中国音乐剧研究会会长王祖皆、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主任赵光等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开幕词。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中心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探索和推进音乐剧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把教学成果与市场运营充分结合起来。此次的教学交流与展演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公开教学,分别由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的青年教师李奇和孙莉莎以及来自纽约大学音乐剧系的教师戴安娜·海尔德曼与弗兰克·施罗分别展示各自的教学成果;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教学交流 产学研一体化 许舒亚 廖昌永 青年教师
  • 简介:王秀兰,女,生于1940年10月。大弦子戏著名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王秀兰1954年8月入大弦子戏剧团坐科学艺,先后师从大弦子戏名角郝福云(丑)、董宝进(旦)、吴庆月(旦、生)、戴建成(旦、生)、陈冠福(丑)等人,生、旦双修。王秀兰学艺三天便登台演出,次年成为剧团头牌旦角,兼工小生,主演过《两架山》、《火龙阵》、《斩王秀兰》、《审诰命》、《反五关》、《呼延庆打擂》、《闯幽州》、《下南唐》、《穆桂英下山》、《安金定投营》、《佘赛花》、《红珠女》、《追鱼》、《碧玉锛》、《金碗钗》、《乔老爷上轿》、《罗衫记》等传统戏,还主演过《江姐》、《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红嫂》、《龙马精神》等革命样板戏和现代戏,成功地塑造了近百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影响遍及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江苏等几十个市县。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弦子 省级 《红色娘子军》 菏泽
  • 简介:2009年12月31日,由中国文联、全国双拥办主办,中国杂技家协会、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承办的“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活动在彩旗飘扬的大连舰艇学院拉开了帷幕。此次慰问活动由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胡振民亲自带队,由杂技、曲艺、音乐、戏剧、影视、舞蹈、美术、书法及摄影等各艺术门类的一流艺术家首次奔赴海军军营,为广大的海军战士奉献精彩的文艺演出,使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深情厚意。

  • 标签: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中国文联 下基层 欢乐 演出活动 纪实
  • 简介:借助“爱、美、艺术的姊妹篇及少年艺术家的出世宣言”系列作品,如《灵光》、《咖啡店一夜》等,讲述如何从该作品的情境入手,抓住读解作品的入口,领略一个戏剧如何借助田汉的戏剧作品达到对戏剧情境领悟的嬗变及过程。

  • 标签: 戏剧人 戏剧作品 戏剧情境
  • 简介:对于莎士比亚戏剧与基督教的渊源,已经有很多中外论者从不同角度的论述。笔者试图从另一个视角对这个不算新的问题再讨论;同时与肖四新先生讨论莎剧与基督教对的存在意义的理解。笔者认为纵观莎士比亚不同阶段的戏剧创作,可以看到莎士比亚的观念对基督教精神的理解在变化发展中逐步把握基督教精神的核心内涵。进而,就莎士比亚戏剧中人存在的意义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莎士比亚与基督教精神暗合,而非如肖四新先生所认为的存在本质的不同。

  • 标签: 莎士比亚戏剧 基督教精神 存在意义 莎剧 戏剧创作 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