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前,国际认证机构对南京舒曼钢琴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换证审核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验证审核工作。审核组根据ISO9001:2008、ISO14001:2004标准的要求,对舒曼钢琴的产品质量、生产环境和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认真地审核后给予通过,同时给予舒曼钢琴高度的评价。审核组认为,南京舒曼钢琴制造有限公司ISO管理体系在组织落实、体系运行、持续改进方面的工作能够满足其标准的要求,为舒曼钢琴、摩德利钢琴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环境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国际认证机构 钢琴 舒曼 ISO9001
  • 简介:中国神话大合唱》是陈怡1996年为合唱和乐队创作的一部作品,其主要目的是向世界介绍中国关于天地产生、人类繁衍的神话故事。为了使作品既能符合西方人的审美,又能体现中国特色,作曲家将西方管弦乐队和中国民族乐器相结合、将大小调式和五声调式相结合、将中国民歌化的语调及衬词和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唱出了自己的声音,用“中国话”生动地演绎了中国神话。

  • 标签: 陈怡 民间素材 曲式结构 音高材料 核心音调
  • 简介:本书是法国学者文学与音乐比较研究有影响的早期专著,也是后来的法国比较音乐学和音乐学研究者不可不读和经常引用的一部论著。本书最早出版于1955年,但在法国多次再版,中译本就是根据1984年版译的。作者雷翁·吉沙尔的初衰在他的《序》里讲得很清楚:“我感到:文学史家并不总是善于向读者展示他们在某一领域所具的文化优势,在这一领域内,他们虽算不上是专家,但也决不完全是外行。……文学史和音乐史是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文学史和音乐史互为参照是必然的。音乐史学家往往大量参考文学史料。……文学家应该……在作品中给予音乐更多的位置。我们看到,近三四十年来。比较文学研究得到了富有成果的发展。我们是否也可以构想进行文学与音乐的比较研究。并为此创办一种刊物。”(《序》第1—2页)至于具体的研究范围。作者说:“在研究某个时期音乐与文学的特殊关系时,我们应该首先确立这一时期的音乐氛围;指出文学对音乐的启示和音乐对文学的帮助。以及它们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利用和相互影响;看清楚诗人与音乐家间的合作如何使他们另辟蹊径,改变他们的创作方向,影响作品的形式和精神内涵。本书正是依照这种顺序。对大革命时期直至1850年的音乐和文学进行研究的。”(《序》第4页)

  • 标签: 比较音乐学 文学史家 浪漫主义时期 法国 比较文学研究 大革命时期
  • 简介:安东宁·德沃夏克是19世纪捷克著名爱国作曲家,他毕生热情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热情讴歌勤劳朴实的捷克同胞。他满怀爱国热忱和民族情怀谱写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不朽乐章,为捷克音乐事业和世界音乐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作品,不但反映了当时在奥皇专制统治下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而且表达了捷克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既体现了作曲家的爱国精神,又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创作观。对其创作观成因进行探析,对于弘扬爱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德沃夏克 爱国主义 创作观 形成因素
  • 简介:文章试图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与哲学、美学、文学等人文学科相结合阐述其音乐风格变异与人文背景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的宽广氛围的相互联系,指出其音乐技巧和思想内容变化的必然性。

  • 标签: 欧洲 浪漫主义 音乐风格 变异 人文背景
  • 简介: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内涵是含混不清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中、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术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的涵义作一番明晰的梳理、评述和总结。

  • 标签: 新古典主义 斯特拉文斯基 《八重奏》《普契捏拉》
  • 简介:人们在聆听音乐时应用着两种音乐感知方式.一为相对音高听觉,一为绝对音高听觉。这两种不同的音乐感知方式.取决于人们最初接触音乐时所接受的音乐训练方法。不论何种音乐感知方式.一旦在人的头脑里形成,就终生不变(对于没有接受唱名法训练而产生的无唱名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正是由于这两种不同音乐感知方式的存在,产生了各自感受音乐和创作音乐的技术手段.如唱名法方面的首调唱名和固定唱名,记谱法方面的首调唱名记谱法和同定唱名记谱法.转调方法上的“旋宫”和“犯调”.转调图式上的“顺旋”和“逆旋”,调名称谓上的“之调”和“为调”等等,由此又综合形成了我国传统宫调体系中“宫音”和“调声”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 标签: 音乐理论 感知方式 中国传统 宫调 系统 训练方法
  • 简介:今年的教师节,由上海市教委批准建立的上海市元培学校在浦东新区挂牌诞生。上海音乐学院领导以及蔡元培先生的家属参加了揭牌仪式和蔡元培铜像的落成典礼。

  • 标签: 浦东新区 音乐学校 上海市元培学校 基础教育
  • 简介: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王沂甫先生,是我国扬琴艺术的老一辈开拓者。1917年7月27日生于辽宁省海成县莺落山村,五岁起随祖父学习扬琴,上小学时学习二胡、风琴、洞萧等乐器。1931年师从辽宁盖县著名艺人赵殿学专修扬琴,经过五年的勤学苦练,全面掌握了扬琴传统的演奏技巧和特色。参加工作后,一直坚持在扬琴艺术的天地里刻苦钻研技艺,并有所创造。1957年经中国音协主席吕骥同志的推荐,调入西安音乐学院任教后,王先生的艺术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他在陕西这块黄土高原上辛勤耕耘了三十几个春秋,为我国的扬琴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杰出贡献。

  • 标签: 扬琴演奏 滑竹 王沂 风格特色 揉弦 中国音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