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一个世纪以来,心血管外科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人工心脏瓣膜的发展是心血管外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机械瓣、生物瓣到经导管瓣膜以及组织工程心脏瓣的不断演变,深刻影响着心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和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了解、认识人工瓣膜的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在今天仍然很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成功的经验和一些失败的教训,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高空探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7年6月23-25日凉山州的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凉山州暴雨天气具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以及危害性大等特点。天气过程主要的影响系统是受稳定的副高外围强烈的西南风的影响,700hPa和850hPa低涡切变线的逐渐移动,西南急流的稳定维持,高低层系统较好的耦合,这些共同作用产生本次持续性降水天气过程;凉山州上空的湿层厚度比较深厚,再加上低层水汽在凉山州辐合,高层辐散,具备较为显著的抽吸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此次暴雨水天气的发生;由垂直速度场来看,凉山州上空均位于较为强烈的垂直运动上升区,为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此外,在此次天气出现的过程中,凉山州上空的假相当位温值较大,为此次暴雨天气发生提供了不稳定能量条件。

  • 标签: 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凉山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对烧伤患者复合皮移植成活率及关节部位瘢痕状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保定市第五医院收治的94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单纯中厚皮移植治疗,观察组采取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恢复情况(供皮区愈合时间、植皮区愈合时间、烧伤区痂下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合皮移植成活率、创面愈合情况、关节部位瘢痕状态(VSS)评分、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外展、膝关节屈、膝关节伸)、生存质量(BSHS-B)、心理状态(POMS-SF)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供皮区愈合时间、植皮区愈合时间、烧伤区痂下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复合皮移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部位瘢痕状态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关节部位瘢痕厚度、血管分布评分及V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部位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肩关节外展、膝关节屈、膝关节伸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BSHS-B评分高于对照组,POMS-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21.28%)(P<0.05)。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能显著提高烧伤患者复合皮移植成活率,进一步减轻患者关节部位瘢痕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烧伤 皮肤,人工 皮肤移植 移植,自体 瘢痕
  • 作者: 潘琳琳 范玉 马腾 王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30期
  • 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一科,呼和浩特 010030,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医院产科,呼和浩特 010000,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呼和浩特 010000,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呼和浩特 0100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术后患者的觉知压力和自我效能感对其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取压力觉知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THR康复锻炼依从性量表对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8—11月收治的THR术后患者118例进行调研。结果自我效能感对THR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具有直接的积极预测作用(r值为0.215,P<0.05),觉知压力对其有直接的相反预测作用(r值为-0.665,P<0.05)。结论对THR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还需重视患者觉知压力的缓解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觉知压力 自我效能感 康复锻炼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对烧伤患者复合皮移植成活率及关节部位瘢痕状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保定市第五医院收治的94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单纯中厚皮移植治疗,观察组采取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恢复情况(供皮区愈合时间、植皮区愈合时间、烧伤区痂下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合皮移植成活率、创面愈合情况、关节部位瘢痕状态(VSS)评分、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外展、膝关节屈、膝关节伸)、生存质量(BSHS-B)、心理状态(POMS-SF)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供皮区愈合时间、植皮区愈合时间、烧伤区痂下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复合皮移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部位瘢痕状态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关节部位瘢痕厚度、血管分布评分及V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部位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肩关节外展、膝关节屈、膝关节伸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BSHS-B评分高于对照组,POMS-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21.28%)(P<0.05)。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能显著提高烧伤患者复合皮移植成活率,进一步减轻患者关节部位瘢痕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烧伤 皮肤,人工 皮肤移植 移植,自体 瘢痕
  • 作者: 潘琳琳 范玉 马腾 王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30期
  • 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一科,呼和浩特 010030,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医院产科,呼和浩特 010000,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呼和浩特 010000,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呼和浩特 0100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术后患者的觉知压力和自我效能感对其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取压力觉知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THR康复锻炼依从性量表对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8—11月收治的THR术后患者118例进行调研。结果自我效能感对THR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具有直接的积极预测作用(r值为0.215,P<0.05),觉知压力对其有直接的相反预测作用(r值为-0.665,P<0.05)。结论对THR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还需重视患者觉知压力的缓解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觉知压力 自我效能感 康复锻炼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的综合性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98例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下的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住院总时间;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发生VAP后死亡率及VAP归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77.55%),且研究组调查问卷得分(80.23±3.48)分远高于对照组(77.25±6.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取基于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的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减少VAP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 机械通气 综合性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3D打印导板技术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术后疗效及对患者步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用Excel表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术中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TKA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TKA治疗。对比2种手术方式对患者一般手术指标、步态分析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造成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切口引流量分别为(66.23±5.29)min、(267.39±27.59)ml,均低于对照组(89.49±4.56)min、(447.39±81.7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3 d,试验组血红蛋白指标分别为(116.68±5.93)g/L、(108.49±4.89)g/L,均高于对照组(105.33±9.02)g/L、(88.35±5.3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步长、步速、支撑相膝关节最小屈曲角度、支撑相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摆动相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分别为(0.53±0.11)m、(0.89±0.21)m/s、(2.18±1.56)°、(31.98±8.93)°、(43.29±9.24)°,均高于对照组(0.43±0.04)m、(0.76±0.11)m/s、(1.57±0.45)°、(27.39±7.99)°、(39.29±5.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HSS评分、KSS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KSS功能评分为(87.39±2.87)分,高于对照组(82.39±4.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手术方式的术后疗效存在显著差异,应用3D打印导板辅助TKA的一般手术指标和步态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能更加有效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3D打印 导板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早期疗效 步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不同年龄高度近视眼患者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资料完整的高度近视眼患者进行研究,共75例(150只眼),其中男性23例,女性52例,年龄(28.99±7.26)岁。按照年龄分为两组:低龄组(18~34岁)40例(80只眼),高龄组(35~48岁)35例(70只眼)。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裸眼远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裸眼近视力(UNVA)、等效球镜度数、调节幅度、负相对调节(NRA)、正相对调节(PRA)、单眼和双眼调节灵敏度(AF)、调节反应、远近水平隐斜、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以及视觉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及差异性。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者再行最小显著性差异法两两比较;两组间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检验。结果术前和术后12个月低龄组调节幅度分别为(8.88±2.27)和(9.51±1.34)D,高龄组分别为(7.67±2.36)和(6.56±2.63)D,两组调节幅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F=15.044,P<0.05),同一时间比较两组的调节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78,P<0.05),高龄组调节幅度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低龄组。两组间NRA比较,术前及术后低龄组NRA均优于高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459,P<0.05),两组内NRA随时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88,P=0.141)。PRA术前及术后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47,P=0.233),各组随时间亦无显著性变化(F=1.762, P=0.146)。两组单眼及双眼AF比较,随时间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296,21.839,P<0.05),两组单眼AF及双眼AF术后12个月均较术前显著性提高。各时间点低龄组单、双眼AF均优于高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0.327,43.08,P<0.05)。两组调节反应比较,高龄组由术前(0.12±0.32)D增加到术后12个月(0.38±0.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52,P<0.05);而低龄组内术前术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10,P=0.151)。AC/A术前及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89, P=0.505),术后组内随时间变化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1.049, P=0.309)。结论高度近视眼患者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调节幅度及AF都有显著提高,术后调节功能显著改善,视觉满意度高;低龄患者的提高优于高龄患者。(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13-121)

  • 标签: 近视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调节, 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模式非生物型人工肝对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商丘市立医院感染科收治的85例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血浆灌流模式)25例、B组(血浆透析滤过模式)34例、C组(血浆灌注模式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模式)26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三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于治疗前,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TBIL、ALT、ALB、PTA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凝血酶原时间(PT)高于A组和B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A、B、C组三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灌注模式、血液透析滤过模式及联合治疗均能够改善急性肝衰竭肝功能、凝血功能,提高生存率。

  • 标签: 人工肝 急性肝衰竭 肝功能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焦点人工晶状体(IOL) (Zeiss 839)及双焦点IOL(Zeiss 809)植入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54例(83眼)。其中植入三焦点Zeiss 839 IOL(839组)28例(42眼),植入双焦点Zeiss 809 IOL(809组)26例(41眼)。对比2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客观视觉质量分析仪分析客观散射指数(OSI)、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模拟对比度视力(PVA100%、PVA20%、PVA9%),术后3个月离焦曲线及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术后1、3个月839组裸眼远视力优于809组,术后各观察时间中距离视力优于809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裸眼近视力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组OSI、MTF cutoff、SR、PVA100%、PVA20%、PVA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离焦曲线示839组波形较平稳且在-3~-1 D范围内居于高位。术后3个月839组与809组眩光发生率、明暗视觉适应力、脱镜率、满意度分别为2%和7%、93%和88%、98%和78%、90%和85%。结论:Zeiss 839 IOL和Zeiss 809 IOL均具有较好的远、近视力及视觉质量,Zeiss 839具有出色的中距离视力、高脱镜率及更佳的满意度。

  • 标签: 人工晶状体 视力 视觉质量 脱镜率
  • 简介: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深度学习等分支学科的出现,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一些技术也被应用于结直肠外科,如人工智能显著提高了结肠镜检查对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应用常规的内窥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病理资料,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术前分期、并发症预测和预后判断,从而为结直肠外科的临床决策和围手术期处理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而智能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将使得自动手术成为可能。人工智能的上述应用正在改变着当代结直肠外科学的面貌,向着更加精准、高效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 标签: 结直肠外科手术 人工智能 治疗应用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AI)已广泛用于眼部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过程监测和预后判断,随着AI技术在眼科诊疗中应用研究的不断发展,AI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眼睛是由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腺体组织和骨组织等组成的复杂感觉器官,其解剖的透明性特点为眼科疾病及部分全身疾病诊断的检查提供了可视化条件,为AI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医工交叉研究的基础,使眼科成为AI技术在医学诊疗中应用的主要领域。然而,AI-医疗交叉研究涉及人体大数据和影像结果的使用,其临床应用面临诸多伦理问题,而目前AI与医务人员对AI在医学研究中应用的伦理规范意识尚未建立,各管理层面对相关的伦理规范指导性和监管系统尚未完全形成。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数字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组织眼科专家、AI相关专家和科技伦理相关专家组成"眼科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伦理专家共识(2023)"专家组,针对AI在眼科应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法律法规进行复习,对存在的伦理风险进行多维度、多层次梳理、讨论并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目的是在保障患者数据安全和个人权益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眼科AI的临床应用和发展。

  • 标签: 人工智能 眼科 伦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已在头颈部疾病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分级、疗效评估与预测以及预后预测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为个性化精准诊疗提供了关键信息和依据,提升了诊疗效果。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头颈部疾病应用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只有以患者为中心和解决临床问题为原则设计好人工智能研究方案,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做好产学研成果转化,人工智能才能在临床上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源于临床、走进临床和高于临床的目标,才能真正推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更好地造福患者。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人工智能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 简介:摘要老视是一种随年龄增长出现的眼调节功能逐渐下降的生理现象。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目前有近1/4人口受到老视的影响。晶状体手术可以矫正老视,包含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晶状体置换术。本文对各种矫正老视的人工晶状体,如单焦点、多焦点、景深延长型、可调节等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临床矫正老视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心衰)的预后预测极具挑战性。近年来,人工智能(AI)领域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AI技术应用于心衰的预后研究中。新技术能否实现心衰预后的精准预测?与传统统计学分析方法有何区别?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该文通过回顾研究实例,对AI技术和传统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从心衰患者的再入院、死亡、器械治疗以及临床复合终点4个预后维度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心力衰竭 预后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主要指机器学习,而深度学习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及大数据处理,包括图像重建、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模型建立,而这也使得影像组学得到飞速发展。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相关方法可以达到对脊柱结构的定位与分割以及脊柱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决策支持、预后预测等一系列综合分析,为脊柱疾病的最合理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脊柱 椎体骨折 脊柱退行性疾病 脊柱肿瘤 脊柱畸形 诊断 治疗 预后预测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渐加快,白内障患病率也逐年升高,白内障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人群视力受损和盲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尤其是眼科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有望成为缓解医疗资源匮乏、提高诊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方法。在白内障领域,AI主要应用于白内障筛查诊断、术前评估、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及白内障手术步骤的分析。本文旨在综合国内外AI基于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照片或眼底照片、超声影像、白内障手术视频、健康档案数据对白内障诊断、混浊程度分级、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计算、白内障手术步骤识别以及白内障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AI在白内障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及推广提供更多信息。

  • 标签: 白内障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诊疗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AI在眼科领域的研究呈现出病种多样化、场景广泛化和研究深入化的趋势。AI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等眼科疾病的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展现出眼科AI的巨大潜力。然而,目前多数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眼科AI的运用仍面临结果可解释性欠缺、数据标准化缺乏和临床适用性不足等诸多挑战。同时也应看到,多模式影像学的发展、5G和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和远程医疗的创新,以及视网膜状态能反映全身疾病的新发现都给眼科AI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了解AI在眼科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过程中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成功实现眼科AI从研究到实际运用的转化。

  • 标签: 人工智能 诊断技术,眼科 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