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病历档案,俗称“病历”。我国古代所谓的“诊籍”(汉朝)、“医案”(明朝),以及日本所谓的“病志”(《医师法》),等等,同病历档案大体上是一回事。一九五三年,中央卫生部统一规定,将病历档案称为“病案”。现实生活中,对于病案的医学意义(包括医学治疗、医学研究,等等),人们大都自觉不自觉地、在不同程度上,领会到了它的重要性。但是,就病案的法律意义而言,又有多少人给它以应有的关注呢?我们看到,少数患者及其亲朋好友,少数医务人员以及其他人员,违反病案管理制度,擅自毁损(篡改、破坏、盗窃、毁灭……)病案材料,进而构成诬陷罪、伪证罪或者包庇罪,等等。我们还看到,不少法律工作者和法学研究人员,他们虽然知道病案的法律意义,但慑于病案的高度专业化,只好对它敬而

  • 标签: 病案 法律意义 病历档案 医学研究 医务人员 我国古代
  • 简介:<正>法律监督是对法律实施过程所进行的监督。法律实施指的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所以,法律监督也就是对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正确遵守和执行法律实行的监督,其目的是要确保国家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统一、正确的遵守和执行。法律监督涉及的中心问题是行为的合法性问题。正是这一点,就决定了法律监督与其它监督的本质区别。我国许多人对法律监督的理解,仅指检察机关所进行的监督。认为法律监督就是检察,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相一致。其

  • 标签: 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机关 国家机关 监督者 法律监督权 国家工作人员
  • 简介:<正>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法学领域里出现了研究、探索新问题的新气象。法的阶级性问题,原是个法学基础理论问题,然而,过去由于“左”的思潮影响,特别是“四人帮”的破坏,搞乱了法的基本理论概念,有的人便把它推向左的极端,一提法的阶级性,就同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强

  • 标签: 阶级性 社会性 统治阶级意志 强制力 性问题 行为规范
  • 简介:<正>据英国《社会主义法律评论》1982年第2期报导,七十年代是苏联法律教育大发展的十年。在1970—1980这十年间,苏联的法学院虽然还是4所,但是法律系的数目却由原来的30个增加到46个。在1980年,法律专业合格的毕业生有15,700人,差不多是1970年毕业的7,900人的一倍。1981年至1982学年,所有法学院和法律系注册的学生有97,700人,其中29,100人为正规的全日制学生,其余或是夜校生,或是校外生。此外,中等专科学校还培养

  • 标签: 法律教育 苏联 大发展 七十年 社会主义 法律系
  • 简介:<正>无论是涉及整个法律领域的综合性法律词典,还是专指某一法律学科的专门词典,都与综合性的语文词典有着明显的区别。语文词典提供拼写、读音、释义和用法,有的还提供派生词、词源、同义词和反义词、缩写、方言俚语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实用范围不受限制。而法律词典只是提供法律术语以及与法律有关的词条,提供法律术语的释义和司法解释,词条的使用方法以及有关法学

  • 标签: 语文词典 法律术语 法律词汇 同义词 派生词 释义
  • 简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就是法律职业化.所谓法律职业化,简言之,就是"法专家"的形成和组织化.中国没有法律职业化或专业化的历史.目前,随着对法制的重视和加强,中国的法律职业正在形成,也存在不少困难,但前途光明.今年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向职业化迈出可喜的一步.在法律的职业化建设中,法律职业道德又是一个基本因素.而司法权威、法官的任职等也与法律职业化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 标签: 法律职业化 法律职业道德 司法权威 法官任职
  • 简介:<正>由西南政法学院和北京大学法律系、《社会学研究》编辑部、法制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全国第二次法律社会学理论研讨会于1988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重庆召开。会议依次围绕法律社会学基本理论、法律实效和法律文化三项论题进行了讨论。与会者联系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探讨了法律的社会效果和功能,指出法律实施效果不佳是当前法制建设中的严峻问题,法律社会学研究则因其经验实证方法及注重实际操作的特色

  • 标签: 法律文化 法律社会学 法制建设 社会学研究 实际操作 法律实施效果
  • 简介:马克斯·韦伯率先提出法律合法性和合理性论题,但由于其经验主义取向和价值无涉立场,只能得出实证论结论,即法律合法性就是法律的实际有效性或法律被人们所实际遵循,形式法律就是合理性法律。哈贝马斯在其交往合理性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法律商谈论,认为法律是否合法的根据并不在于它是否实际有效,而在于它是否体现了一种以对话为前提要件的法律商谈精神。法律的合理化要旨在于将体现对话商谈精神的合法性法律要求进行具体社会实践式的兑现。

  • 标签: 法律合法性 法律合理性 法律商谈论 交往合理性
  • 简介:<正>在中国律师队伍中,兼职律师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政法院校的教师,大多作为兼职律师从事律师业务,这就为中国法律家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为社会服务提供了机会。我们北京市第十律师事务所就是一家院校兼职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全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现共有律师81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的律师54人。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司法部批准,还建立了全国首家民间性质的物证技术鉴定中心。这个中心作出各种司法鉴定,全国各级司法机关都认可其效力。这两个法律服务机构,使法律家有用武之地,并在实践中检验法律理论,培育法律人才,成为教学科研联系实际的基地。总结我们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服务;

  • 标签: 律师业务 律师事务所 兼职律师 法律服务 中国法律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法律的名称应与其调整的社会关系保持一致,法律学科的名称应与其研究对象的名称保持一致。国际私法适一称谓未能反映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的本质属性,未能与我国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的名称保持一致。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的名称应称作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涉外民事关系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律学科的名称应称作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学。

  • 标签: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国际私法 法律名称 法律学科名称
  • 简介:本文首先提出环境行政诉讼目前所面临的几大问题,包括行政主体利益机制不统一、原告缺位、被告举证乏力、行为价值判断困难等,然后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建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垂直或部分垂直领导;调整现行的诉讼制度,扩大原告范围;原告在诉讼中应承担推进举证责任,以保证诉讼顺利进行;在我国环境行政管理工作中引进比例原则。

  • 标签: 中国 环境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 行政主体 环境权益 举证责任
  • 简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自产生时起,就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其中,争议的焦点集中体现为现行受案范围应否进一步扩大以及扩大到何种程度.运用动态分析法,可以勾勒出受案范围的有限扩展模式以及在不同法治阶段中受案范围的基本状况.

  • 标签: 行政诉讼 受案范围 动态分析 思考
  • 简介: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离开强制措施,刑事诉讼将难以进行.深入分析强制措施的性质和作用,研究西方国家刑事强制措施的运作机制,剖析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刑事强制措施的认识,增进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

  • 标签: 刑事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 被告人 司法机关 嫌疑人 监视居住
  • 简介:举证时限制度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举证,则承担证据失效的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期间制度。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举证时限制度,民事诉讼实践中延误举证而延滞诉讼现象的大量存在,妨碍了程序公正的实现,诉讼效益的提高。

  • 标签: 举证时限制度 民事诉讼法 证据 诉讼效益 法律后果 程序公正
  • 简介:认识论在诉讼证明问题上是有效的,但其合理使命限于阐明诉讼证明的本性如何,以及由此本性所规定的诉讼证明的方法,诉讼证明的本性及其方法规定了诉讼证明可能达到的程度.诉讼证明的认识论因素规定了诉讼证明不包含任何绝对客观的规定在自身之中,所能达到的只是使人建立确信,作为政策选择的证明标准只能在此前提下予以设定.

  • 标签: 证明问题 认识论 诉讼证明 适用 证明标准 政策选择
  • 简介:英美法系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可分为两大类:一般证明标准与例外证明标准,我国诉讼法学界对此大都有一定的了解。但英国和美国对于这两大类证明标准是如何理解的,对哪些问题存在分歧,存在哪些分歧学界还没有深入分析。本文封英美两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证明标准的争议作了详细考察。

  • 标签: 民事诉讼 证明标准 争议
  • 简介:<正>司法实践中,我们把行政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行政机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叫非诉讼行政执行案件。目前法律对这类案件有关问题的规定并不明确和具体,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受理非诉讼行政执行案件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一、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条件和范围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符合以下六个条件,人民法院都应予以受理:一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在法定期限内对该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二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该具体行政行为;三

  • 标签: 具体行政行为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 法院强制执行 非诉讼 人民法院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