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分享,长期存在着供给水平低、均等化水平低、城乡分割等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制度安排存在缺陷。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艰巨、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将伴随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整个进程。在均等化起步阶段,应通过制度创新,着力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与公民权利及政府责任"挂钩",以及与地方财政能力和居民身份"脱钩"问题。

  • 标签: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 供求矛盾 均等化 制度路径
  • 简介: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如何从管治型为主向服务型为主的政府转变,首先要弄清我国政府管理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公共权力的来源及特征等属性,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忠实地为人民办实事,做马克思所倡导的“社会的负责的公仆”。

  • 标签: 吏为民役 由民作主 服务型政府
  • 简介:贵州省盘州市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为契机,加强和完善地名管理工作,持续创新地名管理手段,切实加强街、道、路、桥和地名命名更名管理。促进地名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强化地名标志设置和管护。加快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提高地名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地名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名文化.

  • 标签: 公共服务功能 地名管理 贵州省 管理规范化 信息化建设 管理工作
  • 简介:虽然经过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但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依然高达60%左右,总计约8.5亿。这么庞大的人口规模,除了流动在城镇的2.3亿农民工外,仍有约6亿人口长期居住、生产、生活在农村。由于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多以户籍归属地为依据,因此,

  • 标签: 公共服务供给 能力评估 社会管理 路径 乡镇 农村人口
  • 简介: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凸显,协调和解决好这些矛盾,是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农村公共服务与城市相比,处于"低洼"地带,而"农民自觉"又要求享受与城市市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的跟进就成了必然要求。探求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扩大的原因,从资金短缺这一"表象"出发,分析其深层次的根源。力图通过转变政府行为理念、明确供给主体、矫正主体异化、创新机制、合理分配不同层级政府的财权等途径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落后的局面,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 标签: 社会转型 城乡差距 农村公共服务
  • 简介: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指导部门,上海市社会服务局在刚刚完成的《关于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的调研报告》中提出,要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在法制、体制、机制上落到实处’使其真正担负起协助政府部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任,必须搭建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平台和渠道,使其实现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

  • 标签: 政府购买服务 公共财政 文汇报 记者 社会组织 服务机制
  • 简介: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方向,长株潭区域政府也将大力推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怎样更好地推动长株潭区域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服务于长株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长株潭区域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及其实证研究"成为目前长株潭区域政府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长株潭区域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构建背景与价值进行分析,为相关研究的推进与深入打基础。

  • 标签: 长株潭区域政府 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价值
  • 简介:公共管理运动兴起后,各国政府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政府在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和作用也随着政府的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深入研究政府在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动力、困境以及转型后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途径,对于提供高效、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满足公众对教育公共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标签: 政府 教育 公共服务
  • 简介:委托-代理理论是近年来由契约经济学发展起来的分支理论,该理论对契约中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博弈关系做出了更为精深细致的解读。鉴于代议制民主的特点,委托-代理理论亦可移用于地方公共事务治理领域内地方社会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中,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责任的生成与其部分缺损问题的探究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委托 代理 地方政府 责任
  • 简介: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公共服务体系 服务创新 政府工作 中国
  • 简介: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是当前西方国家政府治理进程中颇具影响力的前沿改革理论。从理论传承的视角来看,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扬弃和超越,两者彰显诸多共性。然而,从公共行政发展的本质来看,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是在"效率"与"民主"这两大价值观之间进行取舍或者相互博弈进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集合。两者更多地凸显其鲜明个性,这两种理论是在恪守不同价值取向的前提之下,有针对性地寻求不同的理论基础,进而设计不同的制度安排,最后依赖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知识积累。多维度辨析这两种理论之异同,对我国推行新一轮行政改革、有针对性地借鉴西方政府改革的成功经验意义非凡。

  • 标签: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服务 价值取向 理论基础 制度安排 研究方法
  • 简介:公共服务合同制供给是近年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重要制度取向,但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亦引发了对合同制供给模式的质疑,并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逆向合同承包的改革。本文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合同制供给制度变迁的个案研究表明,低成本购买、可竞争市场的缺乏,以及卫生服务机构作为软部门的专业性特质等因素导致了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要解决合同制供给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不能简单地回归权威制供给的制度模式,重要的是从治理转型的角度推进合同制的发展。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合同制供给 治理转型
  • 简介:据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消息,2004年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10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1%、92%、110%。2005年我国将继续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全年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实现新增就业900万人,

  • 标签: 就业目标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 “4050”人员 下岗失业人员 2004年 2005年
  • 简介:从2000年开始,我们提出"公司加基地"模式推动劳动力经营产业化和就业服务集团化进程,把它作为就业局重要工作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并向纵深发展。一、优先培育专业化龙头公司,拉动劳动力经营产业化链按照市场规律和分工,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经营专业化公司,建立起公司运行机制,在现有基础上加

  • 标签: 产业化就业 劳动力经营 就业服务
  • 简介:一、信息导航:继续健全“实名制”就业机制。健全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与教育部门及高校的联系,共同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及时汇总上报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数据信息。截至2013年6月,实名制登记人数为65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方协议》的审核和盖章达2000份。

  • 标签: 就业机制 大学毕业生 信息导航 服务平台 离校 椒江区
  • 简介: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不仅要提供有效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而且要通过制度安排保障政府成为真正的社会公仆,成为与管制型政府相对的一种新的政府形态。对服务型政府的评价,最终还是要看公众是否满意。通过民调来准确显示民意,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和评价权,不仅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可行途径。基于对中国32个城市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的大规模调研,可以发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因素。

  • 标签: 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 公众满意度 民调 民意 民主
  • 简介:公共文化服务是由政府主导,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机制,面向大众,为大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为满足大众的文化生活而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整合水乡经济区各种文化资源,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有吸引力的公共文化产品、开展公益文化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挥各个社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多方面协作共同提升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标签: 公共文化 公共设施 公共产品 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