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前言被回教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所包围的、以华人为中心的城市国家新加坡显示出惊人的经济发展姿态。该城市国家是致力于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电子电气、电子计算机、航空、生物工程等)与扩大第三产业(金融、证券、通讯、旅游等)为目的的国家。这种工业化和近代化越是稳健地向前发展,招致来自发达工业国的跨国公司和引进知识密集型的投资就越正规化。眼下,新加坡的处境是,它越来越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外

  • 标签: 新加坡华人 经济互补 日资企业 对日贸易 东盟国家 出口贸易
  • 简介:直至九十年代开始,远东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在全苏和加盟共和国各部和局交企业的订单基础上以集中的方式进行,这样40%以上的出口货物是通过两国之间双方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来实现的。为保证外贸出口的稳定,同类国政府和公司签署的大部分协议都是必须事先规定产品数量的长期出口。集中方式经贸关系的主要形式是合作渔业养殖和补偿协议。从八十年代开始远东各地区和企业间的易货贸易,直接对外生产联系其中包括引进劳务很快地发展起来了,后来又开始建立合资企业。

  • 标签: 外资企业 对外经济合作 边境贸易 合资企业 自由经济区 滨海边疆区
  • 简介:影子经济的产生有历史原因和改革原因.历史原因就是公民与国家对立、国家对产权保护能力削弱、苏联时期国家对经济的过分干预、存在垄断.改革原因主要有对部分产品制定合同价、一次性放开价格、私有化及税赋过高.

  • 标签: 影子经济 特点 俄罗斯 历史原因 改革原因
  • 简介:发端于1997年7月2日泰铢贬值的亚洲经济危机也波及到了俄罗斯、巴西,是一次可与80年代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相匹敌、甚至更为严重的世界性规模的经济危机。日本对亚洲经济危机的支援是巨额的,大约在800~900亿美元。仅从金额来看,可与战后的欧洲复兴计划相提并论。当然,这笔金额不单单是官方发展援助,也是官方资金的总额。

  • 标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亚洲经济危机 印尼 日本进出口银行 日元贷款 亚洲各国
  • 简介:一、成立经过与宗旨西非大部分国家于60年代初宣告独立,但经济上仍受原宗主国的垄断和控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逐步摆脱外国的控制,本地区各国纷纷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1963年11月,西非国家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举行了'工业协调会议'。1964年,利比里亚倡议建立'西非自由贸易区'。1966年10月,西非国家在尼亚美举行了'经济合作会议',并于1967年4月在阿克拉签署了成立'西非区域集团'议定书。

  • 标签: 西非国家 民族经济 协调会议 区域集团 拉各斯 合作会议
  • 简介:<正>有人预测未来5年内南朝鲜(以下简称韩国)经济将经历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变化,即实现由新兴工业化经济向新兴成熟型经济的转型。在这个时期内,韩国经济将由1986—1988年保持的两位数增长减缓下来,同时更加依赖内需的推动。今年是韩国的大选和总统选举

  • 标签: 结构性变化 成熟型 韩国经济 南朝鲜 工业化经济 两位数
  • 简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经济将随全球化的演进迎来新变化和新发展,国际经济关系将围绕全球化展开.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谋求更富人情味、共赢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与目标.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特征 经济市场化 生产国际化 国际经济关系
  • 简介:<正>香港与新加坡是两颗明珠,在太平洋上交相辉映。然而,它们之间的差异也颇为明显,耐人寻味。两地相似的一面主要有:一、两地均为城邦型国家或地区;一城即一国。或一城即一区。香港的土地面积不过1075平方公里,人口不过570万(1990年数据)。新加坡也仅拥有626平

  • 标签: 新加坡 香港 发展模式比较 土地面积 太平洋 香港制造业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广西和越南广宁、谅山、高平3省口岸经济合作问题.广西有8个边境县市与越南的广宁、谅山、高平3个边境省接壤,边界线长637公里.双边沿陆地边境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它们是东兴-芒街、凭祥-同登、友谊关-友谊、水口-驮隆、龙邦-茶岭;此外,还有7个国家二类口岸和25对边民贸易互市点,沿海有4个边贸码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中国鼓励发展边境贸易的政策相继出台,这为广西开展对越边境贸易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近几年来,广西与越南开展边境经济贸易合作取得可喜的成绩.据南宁海关统计资料,2003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总额为8.26亿美元,其中与越南的进出口贸易额就占了6.6亿多美元,桂越贸易主要形式是边境小额贸易,贸易额为5.35亿美元,占桂越贸易额64.8%.越南已经连续5年成为广西对东盟贸易的第一大伙伴国.

  • 标签: 中国 越南 口岸经济 经济合作 边境贸易
  • 简介:1997年7月货币危机后陷入严重经济萧条的亚洲各国自1999年第1季度后便开始逐渐出现了恢复的征兆。其中恢复最为迅速的是韩国,已开始顺利地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随着国内需求的骤增,国内经济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根据韩国中央银行的预测,1999年实际国内总产值将达到8.8%。

  • 标签: 99年 根据 东盟 偿还 韩国 实际
  • 简介:2000年,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年初预计,宏观经济面基本稳定,全球平均经济增长达4.2%,为近20年来的最高纪录。但石油价格暴涨、网络股泡沫破灭,全球股市下跌、欧元持续疲弱等增大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2001年,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 标签: 2001年 世界经济 发展趋势 美国经济 日本经济 金融市场
  • 简介:近年因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菲律宾经济、社会的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菲律宾政府采取了多项因应对策,使国家内经济在困难中取得了新进展,但菲政府的管理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尚存在着不少问题。

  • 标签: 菲律宾 社会经济 发展 问题 对策
  • 简介: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副教授沈红芳撰写的一书新近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教育部"九五"人文社会研究项目、美国福特亚洲基金研究项目(1999-2000年度)的最终成果,并被列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的系列研究丛书.

  • 标签: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东亚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沈红芳 书评
  • 简介:1981、1982年,是马来西亚开始实行“第四个五年计划”(1981—1985)的头两年。这两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持续的经济不景气,它们为摆脱困境,通过采取“奖出限入”、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办法,把经济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下,马来西亚亦深受其害: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工、农业生产停滞或衰退;外贸收支及国际收支恶化,出现战后罕见的逆差;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大;失业率回升……整个经济又陷于困难与衰退之中。

  • 标签: 生产停滞 经济发展速度 “剪刀差” 西方经济 产品价格 经济概况
  • 简介:二战后,东亚地区迅速崛起,深受儒家思想笼罩的泰国也逐步走向了现代化。本文拟就以泰国为例,对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 标签: 泰国 儒家文化 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 民本思想
  • 简介: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刘健明编译德里大学扬基尔·侯赛因学院经济、发展经济高级讲师古吉特·克·阿若拉于1996年2月在《战略分析》杂志第11期上发表了《关于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的文章。这篇文章从中印两国社会制度、历史背景以及基本国情出发...

  • 标签: 中国与印度 国内生产总值 印度经济 年均增长率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发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