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为寻找疣梭子蟹体色相关的分子标记,本文用RAPD方法对紫色和茶绿色两种疣梭子蟹基因组DNA进行体色相关遗传标记的筛选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0个随机引物中共筛选了30个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RAPD分析结果表明:紫色梭子蟹个体组成的群体多态性位点比例为61.29%,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756,Shannon信息指数为0.5545;茶绿色梭子蟹个体组成的群体多态性位点比例为62.44%,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51,Shannon信息指数为0.5099。紫色和茶绿色疣梭子蟹之间Nei氏无偏差遗传相似性指数为0.9682,遗传距离为0.0323。这些结果表明,紫色和茶绿色疣梭子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程度接近,具有相似的遗传多样性基础。另外,有2个随机引物(SBSA09和SBSG16)扩增得到群体特异性片段各1条。

  • 标签: 体色 亲缘关系 三疣梭子蟹 RAPD
  • 简介:清嘉庆年间,朝鲜文士崔斗灿乘船在济州海峡遭遇风暴,漂流至中国舟山的普陀山,获救后,以汉文日记体形式撰写《乘槎录》.作为迄今所发现的十九世纪唯一一部来自朝鲜的漂海纪实录,于域外汉籍领域有着独特的价值.该书在韩国现存版本有抄截本、“燕行录”本和家刻本种不同形态.本文通过对种《乘槎录》版本的比较,寻找差异,比对优劣,以期为《乘槎录》整理与研究提供版本选择上的帮助.

  • 标签: 朝鲜 海洋古籍 《乘槎录》 版本 比较
  • 简介:在视口数据检索之后,视口重建效率成为了影响地形数据维重建和显示速度的主要因素,视口重建与可利用的开发平台资源密切相关.在剖析Direct3D硬件访问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DEM快速重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基于Direct3D的视口重建具有明显的速度优势.

  • 标签: 地形数据 三维重建 数字高程模型 DIRECT3D
  • 简介:通过Multipatch格式扩充CDC数据,构建维实体模型,实现了从二维的CDC格式数字海图和海洋测量数据快速构建维空间的方法。该维模型可以作为海洋地理环境的基础空间框架,对于扩展数字海图应用、完善数字海洋建设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 标签: 数字海图 三维可视化 空间建模 Multipatch ARCGIS ENGINE
  • 简介:垂直度控制和标高控制是确保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传统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度控制和标高控制方法存在着工作过程繁琐、效率低、精度难尽人意等若干问题,为了克服传统法的缺陷,提出了利用GPS技术进行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度与标高控制的新思路,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度与标高的GPS控制摆脱了传统方法对地面控制点的过度依赖,实现了对施工垂直度与标高的快速、高效、高精度控制,确保了施工质量。结合工程实例叙述了利用GPS技术控制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施工垂直度与标高的工作过程。

  • 标签: 工程测量 施工测量 GPS技术 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 垂直度控制
  • 简介:结合声波射线传播规律提出了双曲面模型水声定位的数据模拟方法。利用该方法模拟一定浮标网形下声源位于某区域约2000m水深处10km×10km范围内的声线双曲面模型定位观测数据,进行定位解算,并将截止角的概念引入水声定位中。定位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水下DGPS定位系统的外符合定位精度在水平方向优于5m,垂直方向优于10m;网形中间区域精度较高,维定位精度为亚米级。引入角度限制后,定位区域内外符合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1m,垂直方向优于4m。

  • 标签: 水声定位 深海定位 定位精度 截止角
  • 简介:在分析黄河角洲的地面沉降状况及其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说明了对黄河角洲进行地面沉降研究的必要性。综述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应用于黄河角洲地面沉降研究的可行性。

  • 标签: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沉降监测 差分 黄河三角洲
  • 简介:运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格式中的角网格模型,以OpenGL提供的光照、材质、纹理映射和反走样等技术实现河道地形的维可视化;利用VC++及OpenGL中的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功能,实现河道流场维显示的效果.在读取相关洪水数据的情况下,实现了流场可视化及河道堤坝防洪预警等相关查询功能,为防洪决策提供了相关的参考.

  • 标签: 数字高程模型 OPENGL 河道地形 可视化
  • 简介:根据2003年1月份珠江口实测资料获得了适合该海域的相关参数,建立了适用于该海域的二类水体水色要素优化反演模型,同步优化反演得到了与2003年1月25~26日实测站点相对应的2003年1月29日的SeaWiFs图像像元点的水色要素,反演与实测水色要素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叶绿素14.9%,悬浮泥沙12.1%,黄色物质13.6%。研究结果说明本研究建立的优化反演模型比较适用于珠江口二类水体水色要素的反演,且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

  • 标签: 二类水体 优化反演 水色三要素 正演模型 大气校正 珠江口
  • 简介:飞雁滩是1964年1月至1976年5月黄河尾闾由刁口流路入海形成的黄河亚角洲。自1976年黄河改走清水沟入海后,飞雁滩岸滩发生强烈侵蚀后退。以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地形固定断面观测资料、2004年4月现场水文泥沙及沉积物取样资料为基础,地形剖面后退距离作为统计参数,并根据实测资料计算了潮流和波浪底摩阻流速的横向分布,从动力分布和沉积物结构方面解释了飞雁滩典型剖面的变化特征。30a来飞雁滩岸滩地形剖面经历了“快速后退侵蚀——慢速调整——波动触发”的变化过程,这也正是其角洲前缘侵蚀逐渐消失过程。沉积物抗冲性强弱是剖面蚀退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改变了不同阶段的地形剖面最大蚀退量水深范围与闭合深度。风暴潮仍是今后海滩地形剖面演变的触发动力。

  • 标签: 黄河三角洲 飞雁滩 侵蚀 波流共同作用 地形剖面 泥沙输移
  • 简介:研究了水下碍航物信息的获取、处理、显示和管理等一整套技术方法,以水下碍航物数据库为支持,实现水下碍航物数据的获取、海图碍航物信息自动入库、水下碍航物可视化编辑、元数据信息查询和空间定位等功能,并实现以图片库和模型库为支持的海图碍航物要素的维空间表达,建立水下碍航物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平台,为海洋测绘作业人员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技术支持和信息保障.

  • 标签: 海洋测绘 数字海图 水下碍航物 三维可视化 数据库
  • 简介:3种鞘脂类代谢产物N-2′-羟基十六碳酰基-1-O-β-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E-8E-十八碳二烯-1-醇(A)、N-2′-羟基-3′E-十八碳烯酰基-1-O-β-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E,8E-十八碳二烯-1-醇(B)和N-十六碳酰基二氢鞘氨醇(C)分别产生于来源于中国南海的2株海洋真菌(菌株编号为1924和3893),通过2DNMR、MS等方法测定了它们的结构。这是首次从南海红树内生真菌分离得到的3种鞘脂类代谢产物。

  • 标签: 海洋真菌 代谢产物 鞘脂类化合物
  • 简介:对基于开放的可视化工具包(visualizationtoolkit,VTK)可视化图形库的地形维可视化进行了研究,并在VC开发环境下利用MFC设计开发了地形维可视化程序。通过对VTK地形可视化中维建模、颜色映射和纹理贴图等关键技术的分析,利用VTK可视化类库管线流的方法,高效地实现了离散点坐标数据的读取、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以及地形维可视化显示与交互功能。

  • 标签: 地形三维可视化 可视化工具包 颜色映射 纹理贴图
  • 简介:大气垂直折光是影响角高程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视线距离地面较高时,在有利观测时段进行垂直角观测(中午),并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可有效减弱大气折光影响。而在沙漠戈壁滩等干旱环境下这两种条件难于实现。从数据处理的角度,结合某测区高程导线的观测数据探讨了减弱折光影响的一种改进的平差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三角高程测量 平差模型 大气改正 折光误差
  • 简介:以卤虫无节幼体(36h)和成虫(16d)为例,在温度为15±3℃、盐度为30的条件下,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Cu2+、Mn2+和Zn2+对卤虫的无节幼体和成虫的单一毒性效应;在此基础上,以卤虫卤虫无节幼体(36h)为例,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通过等毒性溶液法,研究了Cu2+、Mn2+和Zn2+对卤虫的联合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卤虫无节幼体对种金属离子的耐受能力均高于成虫,Cu2+﹑Mn2+和Zn2+的48hLC50分别是4.0、27.19和115.95mg/L,而成虫Cu2+﹑Mn2+和Zn2+的48hLC50仅为1.31、6.86和34.23mg/L;且对两个时期的卤虫,种金属离子毒性由强至弱均为Cu2+>Mn2+>Zn2+;种重金属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成虫的安全浓度(SC)分别是0.4、2.72、11.6、0.13、0.69和3.42mg/L。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Mn、Cu-Zn和Mn-Zn均对卤虫无节幼体表现为拮抗作用。

  • 标签: 卤虫 重金属离子 单一和联合毒性 急性毒性
  • 简介:黄河水下角洲的地质勘察揭示了海底浅表地层发生的各种灾害地质现象。本文以风暴浪导致海底土体液化观点,结合土体动力轴试验、波浪水槽试验,对黄河水下角洲浅表地层土体的液化发生条件、形成模式、液化土体运动以及地层发生的重新层化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黄河水下角洲的灾害地质由于风暴浪导致海底粉质土液化运动而形成,液化后土体运动形式与波浪运动一致,液化土体运动造成的土颗粒分异而使地层重新层化,并初步指出了风暴浪导致海底土体液化在地学、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研究问题。

  • 标签: 黄河水下三角洲 液化 重新层化 风暴浪作用
  • 简介:疣梭子蟹作为重要的海洋经济动物,其常见体色为茶绿色。近年来在我国东部沿海海域海捕疣梭子蟹中开始出现体色为紫色的一类梭子蟹,除体色不同外,二者表型特征并无显著差异。为确定两种体色疣梭子蟹之间的关系,本文对两种体色疣梭子蟹不同个体的线粒体COl和16srRNA基因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判定体色的差异是否由于种属的差异引起的。通过对以上两个基因部分序列的SSCP和相关序列测定分析,发现在紫色和茶绿色群体中这两个线粒体保守序列基因的SSCP电泳条带图谱相似,序列分析表明COl和16srRNA基因在两种体色疣梭子蟹群体中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9.81%和99.91%。以上结果表明,紫色疣梭子蟹并未发生亚种的分化,即紫色和茶绿色群体属于同一个种。此外,紫色梭子蟹群体的线粒体DNA序列在进化关系上较茶绿色群体更为保守。

  • 标签: 16srRNA 体色 COI PCR 三疣梭子蟹 SSCP
  • 简介:基于采用不规则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方法的FVCOM模式,建立廉州湾维潮流数值模型来重现廉州湾及周边海域的潮位和潮流变化状况。根据模拟结果计算得到了较以往更为精细的廉州湾及周边海域K1、O1和M2分潮的同潮图,并计算了由此个分潮引起的潮汐不对称的变化情况。K1和O1分潮在廉州湾外主要以驻波的形式存在,进入廉州湾后转化为前进波;M2分潮在廉州湾外主要以前进波的形式存在,进入廉州湾后前进波特征更为明显。K1和O1分潮流在廉州湾外以旋转流为主,在廉州湾内以往复流为主;M2分潮流在整个研究海域以往复流为主。由潮余流场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自南向北由外海进入廉州湾的潮余流,在冠头岭处分为两支,一支逆时针转向西,另一支被冠头岭阻挡在其南侧形成顺时针封闭环流。在廉州湾内部同时存在两个环流系统,湾顶的气旋式环流和口门处的反气旋式环流。

  • 标签: 廉州湾 FVCOM 潮汐 潮流 余流
  • 简介:日前,我国采取“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了北斗号导航卫星第三、四颗组网卫星,这两颗卫星上均装载了一台铷原子钟和一台氢原子钟,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悉,原子钟是利用原子跃迁频率稳定的特性来获取精准时间频率信号的设备,其研发涉及量子物理学、电学、结构力学等众多学科,目前国际上仅少数国家具有独立研制能力。星载原子钟主要应用于导航系统,分为氢原子钟、铷原子钟和铯原子钟3种。

  • 标签: 氢原子钟 导航卫星 技术指标 北斗 应用 同步
  • 简介:水位控制是海底地形测量资料处理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潮汐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则是提高水位改正精度的关键.针对当前自容式压力验潮仪使用中经常会遇到的潮汐观测数据缺失、波浪扰动影响等技术难题以及海水密度精密改正、基准面传递确定等技术需求,开展了相关理论方法研究并开发了较实用的潮汐数据处理模块.结果表明,经多个环节的精密处理后潮汐观测数据精度提高明显,适用于海底地形测量水位改正及其他海洋工程应用。

  • 标签: 海底地形测量 水位控制 最小二乘拟合法 低通滤波 平均海面 深度基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