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报告应用intertan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3例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A1型1例、A2型1例、A3型1例)采用intertan固定。结果 经5~8个月,平均7个月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intertan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A2和A3型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器材,可以早期下床活动,促进骨折愈合,预防血栓。

  • 标签: intertan 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股骨近端短重建钉(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2010.10-2014.4使用INTERTAN(Smith-Nephew)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16例,通过术后随访获得疗效资料结果103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时间3-18月,平均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为65-96分(平均88±3.1);54例优,37例良,9例可,3例差.优良率为88.3%,其中85例于术后12周骨折完全愈合,所有病例于术后24周均达骨性愈合;1例因内翻畸形出现拉力螺钉切出.结论INTERTAN具有其独特之处,用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骨折端线性可控加压、内固定牢固、抗旋转及抗切出能力较强的优点;是较好的髓内固定方法之一.关键词INTERTAN;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EfficacyAnalysisofTriGenInterTANHipFractureNailingSystemfor103Casesof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Patients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indicationsandtheclinicaleffectsofTriGenInterTANhipfracturenailingsystemfor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MethGodsFromOctober2010toApril2014,116patientswith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sweretreatedbyTriGenInterTANhipfracturenailingsystem.Follow-updatawerecollected.ResultsAmongallpatients,103patientswerefollowed-up,from3monthsto18months.Harrishipscorewas88±3.1onaverage.54caseswereexcellent,37casesweregood,9caseswerefairand3caseswerebad.85casesgotfracturehealedafter12weeks.Andallcaseswerehealedin24weeks.OnGlyoneofthemhadtensionscrewcutoutbecauseofvarusdeformity.ConclusionINTERTANcanbeusedtotreat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inelderpatientswithadvantKaegyeswoofrdssmalltrauma,lessbleeding,controllablepressurizingoffracturelineandstrongrotatingandshearingresistanceability.INTERTAN;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Curativeeffect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82-02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2种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InterTan和PFNA内固定,其中InterTAN组38例,PFNA组40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PFNA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方面优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与PFNA髓内钉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PFNA内固定手术操作较简单、创伤较小。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InterTan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及InterTan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苏州九龙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别采用PFNA及InterTan系统置入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记录骨折愈合时间,随访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全部病例随访时间8~25个月,平均17.2个月。PFNA组手术操作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InterTan组少(P<0.05),两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率及术后3个月大腿疼痛程度和术后髋关节功能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FNA和InterTan两种系统设计合理,但又各有优势。PFNA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更小,InterTan理论上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InterTa
  • 简介:目的评价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按Evans-Jensen分类,其中IB型3例,ⅡA型2例,ⅡB型5例,Ⅲ型1例。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随访患者的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采用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0±21分钟,术中出血127±134ml,除1例患者死亡外,10例患者均获随访。10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7±1.3个月。80%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到受伤前状态。术后3个月以上摄片未见股骨头切割,股骨颈短缩,髋内翻、股骨干骨折及内置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主钉的近端梯形结构、股骨颈双螺钉组合成卵圆形结构、股骨颈双螺钉轴向加压等独特设计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InterTan髓内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行股骨髓内钉(intertrochantericantegradenail,InterTan)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58例采取InterTan固定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护理,术后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获得平均6个月(4~12个月)随访,术后根据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优46例,良4例,可8例,差0例,术后无一例护理并发症,护理满意度高。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症较多,围手术期风险较高,优质护理对患者骨折治疗及术后康复起着关键作用。

  • 标签: InterTan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nterTan与重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适应症,并分析比较其效果。方法选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住我院骨科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InterTan组给予InterTan髓内钉固定,重建钉组给予股骨重建钉固定。效果评价涉及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死亡率、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在住院时间、死亡率的比较中无差异,InterTan组在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Harris评分中不同程度优于重建钉组,特别是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中效果显著。结论新型髓内钉InterTan在各年龄段及各类型的股骨近端骨折中均有良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骨折疏松的老年患者。

  • 标签: 髓内钉 InterTan 股骨近端骨折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11年8月到2014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对照组选择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治疗组应用InterTan治疗。结果治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骨折均愈合,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中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治疗组的骨不连、髋内翻、患肢短缩等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V22.2%)(P<0.05)。结论应用InterTa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系统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股骨近端解剖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行PFLP(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和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8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PFLP组和InterTan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4例。PFLP组接受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InterTan组接受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InterTan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PFLP组,InterTan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均优于PFLP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PFLP治疗方法相比,通过对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行InterTan内固定治疗,更加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 标签: PFLP(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 InterTan内固定治疗 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背景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近年来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髓内钉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髓内固定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在术后早期提供坚强的内固定,为老年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提供条件,现比较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髓内钉INTERTAN与亚洲型PFNA(PFNAⅡ)髓内钉的治疗疗效。目的比较INTERTAN与PFNAⅡ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例使用INTERTANINTERTAN组),31例使用PFNAⅡ治疗(PFNAⅡ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直至骨折愈合,记录骨折愈合时间,随访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PFNAⅡ组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于INTERTAN组(p<0.05),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愈合,两组均未见并发症发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Harri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NTERTAN和PFNAⅡ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两者都适用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Ⅱ较INTERTAN相比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少,根据两组术后随访数据来看,预后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INTERTAN髓内钉 PFNAⅡ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NTERTAN微创固定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及临床疗效。方法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应用INTERTAN微创治疗,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在术后一周可持双拐或助行器部分负重行走,4例为偏瘫病人,仅可在搀扶下下地站立。两例病人因上肢肌肉力量较差无法使用拐杖及助行器行走,在搀扶下可缓慢行走。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高龄病人,INTERTAN具有固定可靠,微创、手术时间短等特点,最小限度的降低了病人的手术创伤,有利于病人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及早期下床负重活动,从而减少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微创
  • 简介:目的评估InterTan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nterTan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0例,对患者术中情况、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评估。结果30例患者中除2例失访,28例患者术后获平均6m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2~6m,平均愈合时间为(2.6±0.8)m。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结果:优10例,良14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未出现股骨颈颈部短缩,髋内翻,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是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的方法,其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股骨骨折 手术内固定 INTERTAN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问题,给患者利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InterTan)治疗,探讨效果。方法:研究中科学选取医院的6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手术方法差异科学分组,研究中主要分析患者手术整个过程中的出血情况,特别针对隐性失血进行探究,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失血总量平均为(885.77±235.68)毫升,显性和隐性状态下量分别为(162.27±134.15)毫升和(714.66±105.78)毫升,对照组治疗中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失血总量平均为(221.73±102.65)毫升,显性和隐性状态下量分别为(120.24±101.15)毫升和(98.66±78.33)毫升,明显观察组失血较多。观察组记载患者出现隐性失血的占本组人数的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显著(p

  • 标签: InterTan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围手术期隐性失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持骨钳复位结合加长型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4例,女8例;年龄(62.95±12.44)岁(范围36~81岁);骨折均为SeinsheimerⅤ型。所有股骨转子下骨折均采用有限切开持骨钳复位及加长型InterTan髓内钉固定,其中7例伴有较大蝶形骨块者附加单根钛缆环扎辅助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采用Baumgartner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髋部疼痛程度。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5.33)个月(范围12~30个月)。术后根据Baumgartner标准评价复位质量,其中解剖复位20例,复位可2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36±1.36)个月(范围3~8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89.05±7.75)分(范围71~100分),其中优1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6.4%(19/22);VAS评分(0.64±0.85)分(范围0~3分)。2例患者术后双下肢不等长,均小于10 mm;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不连、头颈钉切割股骨头和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有限切开持骨钳复位结合加长型InterTan髓内钉固定治疗Seinsheimer 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利于复位、骨折端稳定性好等特点,术后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nterTan髓内钉联合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其对血清B型尿钠肽(BNP)、纤维蛋白原(FIB)和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就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8例,均为股骨颈骨折。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InterTan髓内钉联合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BNP、FIB和P1NP水平。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4.62%(33/39)、61.54%(24/3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78,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术后VAS评分逐渐降低,ADL评分逐渐升高。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及术后各时点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5.38%(6/39)、38.46%(15/3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278,P<0.05)。术后24 h、48 h、72 h两组血清BNP、FIB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术后不同时点血清BNP和FIB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术后不同时点观察组血清BNP、FIB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血清P1NP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血清P1NP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血清P1NP水平组间比较及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nterTan髓内钉联合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治疗老年髋部骨折较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术中损伤也更大,但术后恢复情况更好,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可作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案供临床选择。

  • 标签: 髋部骨折 老年 InterTan髓内钉 骨瓣移植术 B型尿钠肽 纤维蛋白原 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
  • 简介:目的探讨InterTa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拉力钉与骨折线的夹角及其与骨折复位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采用InterTan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2例。依照AO分型,选取31-A1.3到A2.3患者共90例,术后3d拍摄患髋正位片,使用IPP6.0软件测量拉力钉长轴与主骨折线夹角(A),设预加压长度为D,设实际位移距离为S,相对位移距离为d,代入三角函数进行计算并分析其与骨折复位的关系。结果本组中A角90°以上11例(90.2°~108.8°),80°~90°20例,70°~80°34例,60°~70°17例,60°以下8例(59.1°~46.1°)。12.2%呈钝角,87.8%呈锐角。按预加压长度计算,A角为钝角时:d=Cos(180-A)×D;S=Sin(180-A)×D,d方向向上。A角为锐角时:d=CosA×D;S=SinA×D,d方向向下。结论当拉力钉与骨折线夹角为钝角或锐角时,骨折近端在加压时相对于远端有上移或下移的趋势,提示在复位时应根据该夹角预先留置控制量,从而改善加压后骨折断端相对位置。

  • 标签: 粗隆间骨折 髓内钉 骨折线 夹角
  • 简介: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APFLP)及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InterTan)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高龄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各30例,分别采用PFNA、InterTan及APFLP内固定。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PFN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最小、手术时间最短,InterTan组次之,APFLP组术中出血最多、手术时间最长(P〈0.05);PFNA组与InterTan组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均小(/少)于APFLP组(P〈0.05)。三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PFLP组总并发症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PFNA组和InterTan组并发症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FNA、APFLP及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均适用于高龄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但PFNA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成为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治疗的首选。

  • 标签: 髓内钉 钢板 骨折固定术 髋骨折 不稳定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Gamma 3和Intertan髓内钉治疗AO 31-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髓内固定手术收治的110例AO 31-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采用Gamma 3髓内钉内固定治疗(Gamma 3组),48例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Intertan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Gamma 3组患者出血量低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AO 31-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较Gamma 3髓内钉多,两种方式治疗均有效。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Gamma3髓内钉 Intertan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