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复位的处理方法。踝关节骨折系创伤骨科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3.92%[1],处理不当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力。方法:选取2017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与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手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中,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和护理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录的53例老年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样本,将病人按照抽签法分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端粒与冠心病存在密切相关性。近年来发现,端粒磨损通过激活p53蛋白调节一系列分子变化,或可成为冠心病早期风险评估因子或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在冠心病中端粒-p53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端粒 端粒酶 p53 冠心病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53例困难部位肝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中位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3 min和250 ml;平均住院时间(8.4±2.7)d;出现并发症8例,均保守治疗痊愈。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复发16例,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0个月;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59.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经验丰富的腔镜中心,通过依靠术前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优化穿刺孔布局及体位、充分的术野暴露以及联合3D腹腔镜及腹腔镜超声技术,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困难部位肝恶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5q-综合征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特殊亚型,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增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预后较好。随着对5q-综合征研究的进展,其发病机制逐渐被揭示。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5q)的CSNK1A1、RPS14、EGR1等致病基因单倍剂量不足,是引起该病不同临床表型的主要分子机制,其中多个基因的缺失与TP53的表达产物p53相关。此外,伴5号染色体异常MDS患者的TP53突变率较MDS总体人群明显升高,因此p53在5q-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已成为其潜在治疗靶点。目前,来那度胺为5q-综合征的一线用药,其作用机制也与p53相关。笔者拟就RPS14、CSNK1A1、EGR1等关键致病基因单倍剂量不足、TP53突变通过p53参与5q-综合征的发病,以及来那度胺通过p53对5q-综合征发挥治疗作用等方面,对p53在5q-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染色体缺失 基因,p53 5q-综合征 RPS14 CK1α
  • 简介:AbstractBackground:The incubation period is a crucial index of epidemiology in understanding the spread of the emerging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describe 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COVID-19 globally and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Methods:The searched studies were published from December 1, 2019 to May 26, 2021 in CNKI, Wanfang, PubMed, and Embase databases. A random-effect model was used to pool the mean incubation period. Meta-regression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sources of heterogeneity. Meanwhile, we collected 11 545 patient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outside Hubei from January 19, 2020 to September 21, 2020. The incubation period fitted with the Log-normal model by the coarseDataTools package.Results:A total of 3235 articles were searched, 53 of which were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 The pooled mean incubation period of COVID-19 was 6.0 day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5.6-6.5) globally, 6.5 days (95% CI: 6.1-6.9)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4.6 days (95% CI: 4.1-5.1) outside the mainland of China (P=0.006). The incubation period varied with age (P=0.005). Meanwhile, in 11 545 patients, the mean incubation period was 7.1 days (95% CI: 7.0-7.2), 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finding in our meta-analysis.Conclusions:For COVID-19, the mean incubation period was 6.0 days globally but near 7.0 day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which will help identify the time of infection and make disease control decisions. Furthermore, attention should also be paid to the region- or age-specific incubation period.

  • 标签: COVID-19 Incubation period Meta-analysis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瓷贴面修复中应用口腔四手操作技术的技术心得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53例瓷贴面修复病例最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的精确度。结果:相比传统手术方法,应用了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后,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好,手术精确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对瓷贴面修复有较大积极作用,适合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 标签: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 瓷贴面修复 护理
  • 简介:摘要:油水井配产配注是水驱油藏开发中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注采管理手段。本文以王53-斜40块为例,通过建立实施标准化的配产配注井组、利用标准化的配产配注定量计算方法进行配产配注,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效改善了区块的开发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系统受累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MS-LCH)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远期预后,评价改良DAL-HX83/90方案对MS-LCH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53例MS-LCH患儿,初始化疗采用改良DAL-HX83/90方案,按是否累及危险器官分为无危险器官受累(RO-)组和累及危险器官(RO+)组,RO+组再分为Ⅰ组(仅肺受累)、Ⅱ组(肺外,伴或不伴肺受累),总结临床特征和随访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年龄、性别、危险器官受累、6周诱导化疗反应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53例MS-LCH患儿中男34例、女19例,发病年龄21月龄(3月龄至13岁),RO-组31例,RO+组22例,其中Ⅰ组12例、Ⅱ组10例。随访时间51(12~144)个月,6周诱导化疗有效率89%(47/53),进展复发率30%(16/53),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67±6)%,5年总生存率(OS)为(83±5)%。单因素分析发现6周诱导化疗有效者5年EFS、OS明显高于无效者[(76±6)%比0,(88±4)%比(4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34.743、10.608,均P<0.05)。RO-组5年EFS、OS明显高于RO+组[(80±7)%比(49±10)%,(93±4)%比(7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6.022、4.793,均P<0.05)。Ⅰ组5年EFS明显高于Ⅱ组[(83±10)%比(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9.501,P=0.002),年龄、性别与EFS、OS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6周诱导化疗反应是影响EFS(HR=13.114,95%CI 3.759~45.742,P<0.01)、OS(HR=7.748,95%CI 1.542~38.920,P=0.01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采用改良DAL-HX83/90方案治疗无危险器官受累MS-LCH,患儿多数可获长期生存。但累及肝、脾或造血系统的MS-LCH患儿疾病进展和复发率较高。

  • 标签: 儿童 组织细胞增多症 郎格尔汉斯细胞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TP53基因异常的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分析经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检测到的44例伴基因异常的A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包含108种白血病相关基因的测序技术进行变异分析;常规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分析44例伴TP53基因变异的AL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基因变异和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伴TP53基因变异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中位年龄(46岁)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17.5岁),且骨髓原始细胞中位数前者(40.5%)低于后者(8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检出异常核型28例,其中复杂核型25例,16例为单体核型,14例存在-17/17p-。TP53在复杂核型、单体核型及-17/17p-的检出率分别为59.5%、38.1%、33.3%。亚组分析显示:TP53基因异常在AML和ALL复杂核型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3.1%和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共发现TP53基因变异类型41种,且其中位变异频率为43.58%。75.6%变异位于DNA结合结构域。伴随变异基因主要为TET2、IKZF1。可评价疗效的18例AML和17例ALL患者,1疗程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分别为22.2%和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例达CR的AML和16例达CR的ALL的中位RFS分别为174和246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L和ALL的中位OS分别为20和37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P53基因变异与AML复杂核型相关,而在ALL无显著影响。TP53基因变异位点主要分布于DNA结合结构域。伴TP53基因变异的AML缓解率低于ALL。伴TP53基因变异的AL患者,预后差,应尽可能早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TP53基因 复杂核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循环肿瘤DNA(ctDNA)中TP53突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确诊的239例前列腺癌患者,确诊年龄为(65.4±7.6)岁(范围:45~85岁)。通过目标序列捕获和二代测序检测血浆中ctDNA的TP53突变。分析接受不同治疗的患者TP53突变状态与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相关性。对不同亚组进行Kaplan-Meier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型估算多变量校正后的HR及其与无进展生存时间相关的95%CI。结果存在TP53突变的患者比例为15.9%(38/239)。151例患者初诊时存在转移,TP53突变患者初诊转移比例更高[78.9%(30/38)比60.2%(121/201),χ²=4.829,P=0.028],处于转移性去势抵抗阶段的比例更高[68.4%(26/38)比42.8%(86/201),χ²=8.434,P=0.004]。TP53突变患者接受常规雄激素剥夺治疗、阿比特龙治疗、多西他赛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3.0、4.7、3.0个月,TP53野生型患者分别为17.0、11.0、5.0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接受阿比特龙治疗和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中,TP53突变是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HR=2.23,95%CI:1.26~3.94,P=0.006;HR=1.92,95%CI:1.01~3.66,P=0.047),在雄激素剥夺治疗患者中未发现这一趋势。结论TP53突变与存在转移、患者处于去势抵抗阶段相关,同时也是接受阿比特龙、多西他赛治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肿瘤细胞,循环 TP53基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血清p53、转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确诊的RCC患者101例,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53、TGF-β1、VEGF表达水平。结果随着病理学分级的提高,血清中p53和VEGF水平指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分级Ⅰ级的TGF-β1水平较Ⅲ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血清中p53、TGF-β1、VEGF水平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发现,RCC患者病理学分级与血清中p53、VEGF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临床分期与血清中p53、TGF-β1、VEGF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53、VEGF在RC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表达与病理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53、VEGF可作为判断RCC的预后指标。

  • 标签: 肾肿瘤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1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个月出现嵌合率下降的伴P53基因缺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采用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维持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初步证实地西他滨用于伴P53基因缺失CLL移植后维持治疗,或可降低移植后复发率。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维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TP53基因突变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479例初诊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9例B-ALL患者中,34例(7.1%)TP53基因突变阳性,共检测到36个TP53突变,其中移码基因突变10个(27.8%),错义突变23个(63.9%),无义突变3个(8.3%)。共有34个(94.4%)突变位于DNA结合结构域(第5~8号外显子)。伴TP53基因突变组患者平均突变基因数目(2.3个)与无TP53基因突变组(1.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h阳性和Ph-like阳性患者在TP53基因突变阴性组中的比例显著高于TP53突变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P53基因突变阴性组3年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显著高于TP53基因突变阳性组(χ2=4.694,P=0.030;χ2=5.080,P=0.024)。多因素分析中,1个疗程诱导化疗未完全缓解(CR)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34例伴TP53基因突变患者中16例在第1次CR(CR1)状态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2例移植后复发输注供者来源的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后获CR2。11例巩固化疗过程中复发的TP53基因突变患者中6例行抗CD19 CAR-T细胞治疗,4例获得缓解且微小残留病(MRD)转阴,缓解后桥接allo-HSCT,其中2例持续CR。结论伴TP53基因突变B-ALL患者中错义突变最常见,突变位点主要分布于DNA结合结构域。伴TP53基因突变的B-ALL患者复发后CAR-T细胞治疗清除MRD后应尽早行allo-HSCT。伴TP53基因突变的B-ALL患者在allo-HSCT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输注供者来源的CAR-T细胞能获得较好的持续缓解。

  • 标签: 白血病,B淋巴细胞,急性 基因,TP5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嵌合抗原受体
  • 简介:摘要DDX41突变见于髓系肿瘤,主要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髓系白血病。伴有此类基因的疾病临床罕见且预后相对较差。现报道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伴DDX41突变及TP53双突变的诊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DDX41基因 TP53基因 体细胞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Numb甲基化状况,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p53突变与Numb/Notch1表达模式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Num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检测p53基因突变状况,采用固定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umb在60例切除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53突变状态与Numb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两者表达模式关系与表观遗传关系。结果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Num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与正常肠黏膜组织比较,其中25例(41.7%)结直肠癌组织Numb基因启动子呈部分甲基化,但与其mRNA及蛋白表达并无明显相关性(P>0.05)。60例患者中31例存在p53基因突变,突变率为51.7%,外显子(E) 5、6、7、8的突变次数分别为5、6、12、11例次(其中有2例检出E7、E8 2个外显子突变,1例为E5、E8 2个外显子突变),Numb在p53突变组表达水平(0.45±0.13)显著低于非突变组(0.87±0.12,P<0.05)。p53突变与Numb蛋白表达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p53突变与Notch1蛋白表达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3,而与Delta及Jagged1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Numb低表达(39例)预后差于Numb高表达患者(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突变状态与Numb表达水平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某些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p53抑癌基因 细胞命运决定子Numb 突变 相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TP53基因突变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479例初诊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9例B-ALL患者中,34例(7.1%)TP53基因突变阳性,共检测到36个TP53突变,其中移码基因突变10个(27.8%),错义突变23个(63.9%),无义突变3个(8.3%)。共有34个(94.4%)突变位于DNA结合结构域(第5~8号外显子)。伴TP53基因突变组患者平均突变基因数目(2.3个)与无TP53基因突变组(1.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h阳性和Ph-like阳性患者在TP53基因突变阴性组中的比例显著高于TP53突变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P53基因突变阴性组3年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显著高于TP53基因突变阳性组(χ2=4.694,P=0.030;χ2=5.080,P=0.024)。多因素分析中,1个疗程诱导化疗未完全缓解(CR)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34例伴TP53基因突变患者中16例在第1次CR(CR1)状态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2例移植后复发输注供者来源的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后获CR2。11例巩固化疗过程中复发的TP53基因突变患者中6例行抗CD19 CAR-T细胞治疗,4例获得缓解且微小残留病(MRD)转阴,缓解后桥接allo-HSCT,其中2例持续CR。结论伴TP53基因突变B-ALL患者中错义突变最常见,突变位点主要分布于DNA结合结构域。伴TP53基因突变的B-ALL患者复发后CAR-T细胞治疗清除MRD后应尽早行allo-HSCT。伴TP53基因突变的B-ALL患者在allo-HSCT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输注供者来源的CAR-T细胞能获得较好的持续缓解。

  • 标签: 白血病,B淋巴细胞,急性 基因,TP5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嵌合抗原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肿瘤(OST)分类分级的临床意义以及分类分级与p53、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为OST的准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1月石蜡包埋卵巢组织100例,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2013年8月于美国马里兰州举行的卵巢交界性肿瘤工作会议制定的标准以及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两级组织学分级系统对OST进行分类分级。100例卵巢组织包括10例正常卵巢组织(NOT)、1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OSA)、18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OSBT)、22例低级别浆液性癌(LGSC)和38例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类型石蜡包埋组织中p53以及Ki-67蛋白表达。分析各类型OST患者临床特征及其与p53蛋白表达和Ki-67阳性指数间的关系。结果OSBT、LGSC、HGSC组发病年龄>50岁[38.9%(7/18)、45.5%(10/22)、73.7%(28/38)]、低分化[0(0/18)、0(0/22)、100.0%(38/38)]、Ⅲ~Ⅳ期[5.6%(1/18)、27.3%(6/22)、39.5%(15/38)]患者比例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OT、OSA、OSBT、LGSC、HGSC组间,p53蛋白阳性率[20.0%(2/10)、25.0%(3/12)、27.8%(5/18)、31.8%(7/22)、57.9%(22/38)]、Ki-67阳性指数[(10.40±0.00)%、(31.49±6.53)%、(42.81±6.84)%、(74.29±6.54)%、(77.04±8.8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卵巢浆液性癌(LGSC+HGSC)患者中,发病年龄≤50岁和>50岁组间p53蛋白阳性率和Ki-67阳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有无转移组间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的NOT、OSA、OSBT、LGSC、HGSC患者间Ki-67阳性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ST分类分级与患者发病年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相关,其可用于指导治疗以及判断预后。p53蛋白阳性率及Ki-67阳性指数随乳腺病变分级升高而增加,可能与OST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卵巢肿瘤 肿瘤,组织学类型 基因,p53 Ki-67抗原
  • 简介:摘要H2O2刺激原代肝细胞构建细胞衰老模型,采用p53 siRNA、早衰蛋白(progerin)siRNA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腺病毒载体转染原代肝细胞,检测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及p53、progerin的表达。结果显示,p53 siRNA和progerin siRNA敲低p53和progerin的表达,肝细胞衰老减轻;转染IGF-1腺病毒载体至原代肝细胞过表达IGF-1,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数减少,细胞核中p53和progerin表达下调、细胞质中p53表达上调;p53与progerin共沉淀及共定位于肝细胞核区减少。过表达IGF-1可通过抑制p53核转位,减少核内p53-progerin相互作用,减轻肝细胞衰老。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肝细胞衰老 p53 早衰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