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且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COPD急性加重(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指其自然病程中出现咳嗽和/或咳痰加重伴呼吸困难等情况,常伴氧分压(PaO2)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并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 标签: AECOPD PULMONARY VW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清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vWF及相关指标,探讨其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将86名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及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观察不同组的vWF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的vW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结论vWF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血清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B型钠尿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水平,探讨vWF及BNP在CHD(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CHD分成三组,缺血性心脏病组、扩张性心脏病患者组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组,分别进行vWF及BNP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扩张性心脏病患者组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组vWF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缺血性心脏病组;治疗后vWF和BNP降低,且治疗前后vWF与BNP两者水平呈正相关。结论vWF与BNP是CHD早期损害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及时准确地诊断CHD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B型脑钠尿钛
  • 简介: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浆中的含量。方法测定4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8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浆EDRF、vWF、TNF含量,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1)急性期脑梗死患者vWF、TN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EDRF明显降低(P〈0.01)。(2)大梗死组与小梗死组相比较,vWF、TNF水平升高和EDRF水平下降均有显著差异(P〈0.01)。(3)急性期脑梗死患者vWF升高与TNF呈正相关(r=0.72、P〈0.01),vWF升高与E.DRF呈负相关(r=-0.74,P〈0.01)。(4)恢复期脑梗死患者vWF、TNF及EDRF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

  • 标签: 脑梗死 内皮细胞舒张因子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摘要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期血浆中Fbg、vWF、D-D及AT-Ⅲ水平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检测37例DN患者、14例DM不伴DN组和15例健康人血浆中Fbg、vWF、D-D及AT-Ⅲ的水平。结果显示,血浆Fbg、vWF、D-D及AT-Ⅲ水平在DN组与健康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DN组血浆Fbg、D-D及AT-Ⅲ水平与DM不伴DN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血浆Fbg、vWF、D-D及AT-Ⅲ水平在DN1/2期肾病与DN4/5期肾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有平均值增高或下降的趋势,其中血浆Fbg水平在DN3期肾病与DN4/5期肾病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定期跟踪、联合检测Fbg、vWF、D-D及AT-Ⅲ水平,观察其变化趋势,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纤维蛋白原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D-二聚体 抗凝血酶Ⅲ
  • 简介:(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与体内内毒素引起的免疫反应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2名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20名血液透析患者和20名正常人,分为非透析组,血液透析前组,血液透析后组,正常对照组,观察血生化、sCD14,vWF,hsCRP。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存在轻度的内毒素血症,参与微炎症状态的形成,体内的内毒素通过sCD14损伤内皮细胞,造成内皮细胞标志物血浆浓度升高。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存在的内毒素血症,可能与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内毒素 sCD14
  • 简介: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及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之间的联系.方法:[HTS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30名糖尿病无并发症、35名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患者,35名正常人的血浆GMP-140、vWF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GMP-140,vWF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的患者上述变化更显?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增加,易于形成血栓,与大血管并发症有一定因果关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膜糖蛋白-140 合并症 大血管病变 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vWF水平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关系。方法入选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本院1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对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依据夜间收缩压较白昼收缩压下降百分率分为杓型组(n=23)、非杓型组(n=70)和反杓组(n=67)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患者血浆vWF水平。结果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三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脂、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肌酐、诊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反杓型组的nSBP较杓型组明显升高(P〈0.05),反杓型组nSBP较非杓型组明显升高(P〈0.05)。血浆vWF水平非杓型组明显高于杓型组(984.74±219.27,717.32±241.09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杓型组与杓型组比较有差异(1019.99±256.64,717.32±241.09P〈0.05)。结论血浆vWF水平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与血压节律相关。

  • 标签: VWF 动态血压 血压节律
  • 简介:目的比较伴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U)、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与代谢综合征(MS)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3年3月-2015年5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伴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HTN合并MS组)5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HTN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晨尿白蛋白/肌苷比(ACR)及血浆vWF水平有无差异。结果HTN合并MS组患者的血浆vWF水平及UAE较HTN组高(P〈0.05),两组患者ACR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UAE与ACR显著相关(r=0.574,P〈0.05),而两者与vWF间无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UAE、血浆vWF水平与是否伴发MS具有关联性。结论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伴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MAU和血浆vWF水平增加,且MAU与血浆vWF对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 标签: 代谢综合症 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 假性血友病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问号钩端螺旋体vWF-A基因产物结合人胶原蛋白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vWF-A基因(LA_0012、LA_0697和LA_4207)产物结构与功能。构建上述基因vWF-A功能结构域片段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和Ni-NTA亲和层析法检查目的重组蛋白rLep0012、rLep0697和rLep4207表达情况和提纯效果。采用ELISA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法(SPR)检测目的重组蛋白与人Ⅰ、Ⅲ、Ⅳ和Ⅵ型胶原蛋白(hCOL1/3/4/6)的结合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问号钩端螺旋体赖株感染人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HUVEC和EOMA)时vWF-A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变化。结果vWF-A基因产物均为含vWF-A超家族结构域表面或跨膜蛋白,但LA_0697和LA_4207基因还含有金属离子依赖性黏附位点(MIDAS)。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能有效表达目的重组蛋白,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后SDS-PAGE检测均显示为单一蛋白条带。ELISA结果显示rLep0697与hCOL3/6、rLep4207与hCOL1/4呈强结合。SPR结果显示rLep0697快速结合hCOL3/6但快速解离(KD值=5.71×10-8和5.89×10-8 mol/L),rLep4207快速并稳定结合hCOL1/4(KD值=6.4×10-9和3.2×10-9 mol/L)。感染HUVEC和EOMA细胞时,上述vWF-A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LA_0697和LA_4207基因产物可作为问号钩端螺旋体感染过程中的黏附因子。

  • 标签: 问号钩端螺旋体 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样蛋白 胞外基质 胶原蛋白 结合/黏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和凝血常规项目的检测,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6例脑梗死患者血浆vWF抗原含量(vWFAg),AT活性,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AT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浆vWFAg、D-D和FIB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PT、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vWF、D-D和FIB含量升高,AT活性降低,血液凝固性增强;这些项目的检测可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有利于治疗和防止再梗塞。

  • 标签: 脑梗死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抗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浆vWFAg、Fib及PLG活性水平与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症的关系。方法血浆vWFAg采用ELISA测定,Fib采用凝血酶法测定,PLG活性通过发色底物法检测,UAER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无并发症组血浆vWFAg、Fib水平及PLG活性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症组血浆vWFAg、Fib水平及PLG活性升高更显著(P<0.01);同时,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症患者血浆vWFAg、Fib、PLG活性水平与UAER显著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症的发生与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纤溶异常相关。

  • 标签: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糖尿病 微量白蛋白尿 纤溶酶原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心房利钠肽(ANP)、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水平动态变化与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新生儿肺动脉压力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PPHN患儿,根据PPHN诊疗常规中相关标准将患儿分为A组(轻度)32例、B组(中度)26例、C组(重度)14例;另选取同期7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患儿肺动脉平均压(PASP)、血浆ANP、vWF、ET-1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A组、B组、C组ANP、ET-1、vWF水平随着PASP升高递增,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A组、B组ANP、ET-1、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ANP、ET-1、vW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显著,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A组、B组、C组患儿PASP水平与ANP、ET-1、vWF水平均为正相关(均P<0.05)。结论ANP、vWF、ET-1水平变化在PPHN患儿治疗前、后为动态变化,其动态变化程度可反映肺动脉压力程度,对患儿采用动态监测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血浆心房利钠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内皮素-1 新生儿 持续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行PCI术治疗的患者102例,以及4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4小时、随访1年或至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时留取血外周血,检测血浆vWF活性水平。 结果 102例PCI术患者有12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90例无再狭窄,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术后24小时vWF分别为278.15±42.55、197.61±4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术后24小时血浆vWF水平预测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16,截断值为253.525%,此时预测再狭窄的敏感性为0.833,特异性为0.933。 结论 PCI术后24小时vWF水平对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的水平及全球急性冠脉注册事件(GRACE)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稳定组(48例)和急性组(5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GRACE评分对分层进行评价,应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入选者外周血的vWF-CP水平。结果对照组vWF-C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组和稳定组,且稳定组vWF-C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GRACE评分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且稳定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不同的冠心病患者vWF-C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CE评分低危组vWF-CP水平显著增高,高危组vWF-CP水平最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WF-CP水平及GRACE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 标签: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全球急性冠脉注册事件评分 冠心病 危险分层
  • 简介:目的:观察腺梗稀莶IIA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vWF及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入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肝素组、腺梗稀莶IIA高、低剂量组,采用环形缩窄下肢股静脉管腔1/2限流,直流电持续电击损伤法造下肢深静脉血栓模型,造模6h后采血。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vWF及ICAM-1的含量。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大鼠血清中vWF、ICAM-1水平明显升高,腺梗稀莶IIA可以降低vWF、ICAM-1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腺梗稀莶IIA能改善炎性反应,减轻静脉血栓大鼠血管肉皮细胞的损伤.有明显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 标签: 腺梗豨莶IIA 血栓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内皮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血管内皮受损的保护作用。方法:51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2只,模型组13只,叶酸组13只及银杏叶组13只。参照王禄增及WangGP等造成大鼠HHcy模型。空白对照组予1%CMC液2mL灌胃,模型组予3%蛋氨酸混悬液1.5mg/g体重灌胃,叶酸组予3%蛋氨酸混悬液,加叶酸混悬液0.06mg/g体重灌胃,银杏叶组予3%蛋氨酸混悬液加银杏叶混悬液0.02mg/g体重灌胃。每日1次,然后给予正常饲料,共8w。8w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同时测定血浆vWF、FIB、Ps浓度。结果:模型组血清Hcy水平,血浆vWF、Ps、FIB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用药后叶酸组、银杏叶组血清Hcy水平,血浆vWF、Ps、FIB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GBE可能通过降低HHcy血浆vWF、Ps、FIB水平,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HHcy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冯维尔布兰德因子 P-选择素 纤维蛋白原
  • 简介: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浆vWF和ET-1水平的变化,评价噻唑烷二酮类(TZD)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血浆vWF及ET-1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对51例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患者.男23例,女28例.治疗12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谱、胰岛素、HOMA-IR(胰岛素抵抗稳定模式评估法)等的变化,同时也观察了代表内皮损伤及功能障碍的血浆vWF和ET-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结束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显示吡格列酮治疗后,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空腹胰岛素及HOMA—IR较治疗前减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1).血浆vWF及ET-1水平服药后减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们实验结果显示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减低血压、血糖的同时,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WF及ET-1水平.提示吡格列酮对2型糖屎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障碍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 标签: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血浆 VWF 内皮素-1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vWF、IL-2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96例COPD患者,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血浆vWF与血清IL-27水平,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肺能指标、两组血浆vWF及血清IL-27水平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FEV1、FVC和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浆vWF及血清IL-27水平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血浆vWF及血清IL-27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乌美溴铵维兰特罗 COPD 肺功能 vWF IL-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