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两种国产甲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检测隐性甲肝患者血清结果比较,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中心32份甲肝阳性血清标本以11000稀释后,采用北京万泰HAV-IgM诊断试剂盒作为A试剂复查3孔,北京现代HAV-lgM诊断试剂盒作为B试剂复查3孔,探究其检查结果。结果研究可以看出,B试剂检出率与A试剂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A、B试剂诊断隐性甲肝患者血清结果准确率均较高,有较高灵敏性及特异性,适用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HAV-IgM)诊断,具有较高临床诊断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国产甲型肝炎病毒抗体 诊断试剂 检测 隐性甲肝患者血清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自然人群中-HEVIgG流行状况,为戊肝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10个区县按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岁以上各年龄组自然人群并采集静脉血,采用科华公司ELISA试剂盒检测-HEVIgG。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自然人群中-HEVIgG阳性率为8.13%(95%CI:7.37%~8.89%),标化阳性率为6.53%。不同性别间-HEV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意义;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城区阳性率低于郊区,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556,P=0.033)。结论北京市自然人群中戊肝感染率较高,部分农村地区-HEVIgG阳性率较高。

  • 标签: 自然人群 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 阳性率
  • 简介:乙型病毒肝炎(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是除吸烟以外导致人类癌症的第二种严重的疾病^[1]。它分布十分广泛,在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是已知各型病毒肝炎中危害最严重的一个型别,已被WHO列为要加强控制并最终消灭的传染病。为了解苏州市居民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评价苏州市从1993年起在新生儿中推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效果,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苏州市 居民 乙肝病毒感染状况 身体健康
  • 简介:目的调查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孕妇人群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感染状况。方法912例中孕期孕妇血清采用ELISA法初筛血清-HEVIgG和IgM抗体,初筛阳性血清进一步采用WesternBlot确认。结果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中孕期孕妇人群-HEVIgG抗体阳性率为13.6%(124/912),-HEVIgM抗体阳性率为1.4%(13/912)。在<21岁、21~25岁、26~30岁和>30岁孕妇中,-HEVIgG阳性率分别为14.0%(6/43)、12.6%(62/492)、15.2%(39/256)、12.1%(17/121);-HEVIgM阳性率分别为2.3%(1/43)、1.0%(5/492)、1.2%(3/256)和3.3%(4/121);各年龄组-HEV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所有-HEVIgM阳性血清,同时-HEVIgG阳性。结论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中孕孕妇人群存在HEV散发感染,以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为主。

  • 标签: 戊型肝炎病毒 孕妇 血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两种国产甲型肝炎病毒抗体(HAV-IgM)诊断试剂检测隐性甲肝患者血清结果的比较。方法收获的HAV感染细胞悬液经冻融、超声、氯仿抽提,PEG浓缩离心后,将沉淀物用适量的NT缓冲液悬浮,蔗糖/甘油不连续密度梯度37000r/min18℃6h离心,收取管底病毒样品进行病毒性状检测、蛋白含量检测、纯化病毒的蛋白带分析、抗原滴度检测。结果快速法用于测定HAV-Ag滴度时,不论是用TMB作为显色底物,还是用OPD作为底物,滴度都明显低于常规过夜检测法,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5)。结论快速法用于检测甲肝减毒活疫苗感染性滴度时,因其与常规过夜法结果相似,且快捷方便,故可以作为常规检测甲肝减毒活疫苗感染性滴度的方法,以缩短检测时间;如果是甲肝灭活疫苗作抗原滴度定量检测或对HAV进行研究时,则建议用常规过夜法。

  • 标签: 甲型肝炎病毒 ELISA抗体诊断试剂盒 甲肝抗原标准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产妇艾滋病毒(HIV)、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探讨孕产妇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4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2019例孕产妇进行产前-HIV、梅毒(TPPA)、乙肝二对半(HBsAg-HBs、HBeAg、-HBe、-HBc)、-HCV检测。结果2019例孕产妇中,未检出-HIV阳性病例,TPPA、HBsAg-HCV阳性率分别为0.16%、13.19%和0.21%;孕早期检测328例,占16.25%,孕中、晚期检测1691例,占83.75%。结论我区孕产妇以HBV感染为主;TPPA、-HCV阳性率均较低;未发现HIV感染病例,但不能排除在窗口期的感染者;孕早期检测率不高。通过对孕产妇进行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孕期尽早接受检测,是及早发现传染病和防止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

  • 标签: 孕产妇 HIV 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 简介: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采自新疆阿克苏地区8县1市的1660份猪血清进行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检测,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nest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nPCR)对采集的100份猪粪便进行戊型肝炎病毒RNA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血清总的抗体阳性率为53.25%(884/1660);8县1市采集样品的抗体阳性率依次为58.00%(116/200)、45.56%(82/180)、62.50%(75/120)、65.77%(171/260)、55.63%(89/160)、46%(184/400)、42.00%(42/100)、50.00%(45/90)、53.33%(80/150);粪便样品中没有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RNA。说明新疆阿克苏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比较普遍,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新疆阿克苏地区 戊型肝炎 流行病学调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RT-n
  • 简介:根据国家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安置,2000年8月重庆市一批三峡居民落户到我市崇明县11个乡镇.为了解三峡库区移民病毒肝炎血清特征,以加强对三峡库区移民的管理,我们于2000年9月对三峡移民进行了病毒肝炎血清调查.

  • 标签: 三峡移民 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血清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96例丙型肝炎患者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HCV),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FQ-PCR)检测HCV-RNA。结果FQ-PCR检测阳性率为73.96%(71/96),漏检率为26.04%。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75.0%(72/96),漏检率为2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2.71%(89/96),漏检率为7.29%(7/96)。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实现优势互补,降低丙型肝炎病毒的漏检率,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利于“窗口期”感染的筛选并提高输血安全。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荧光定量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广东省丙型和戊型肝炎流行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02年7~8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全省按人均收入水平分四层共抽取12个县、24个调查村,每个村以家庭为单位随机抽查1~59岁居民约16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调查对象血清样本中-HCV-HEVIgG.结果共调查3684人,丙型肝炎标化流行率为2.25%,戊型肝炎为7.29%.珠江三角洲是丙型和戊型肝炎流行率较高的地区,分别平均为3.39%和7.31%.丙型肝炎流行率城市(0.97%)低于农村(2.49%);各年龄组的流行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戊型肝炎流行率城市(6.67%)和农村(5.21%)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结论广东省丙型和戊型肝炎流行率较十年前略有上升,建议今后加强对其监测的力度,使防治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 标签: 肝炎 丙型 肝炎 戊型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毒Ⅰ(HTLV-Ⅰ)感染的血清情况。方法选择保定市中心血站2017年10月24日—2017年11月14日完成HTLV-Ⅰ检测的血液样本4959份进行研究,所有血液样本均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初筛检测,初筛经双孔试验确认为HTLV-Ⅰ阳性者进一步予以免疫印迹法(WB)确证,同时统计学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地区、职业分组间HTLV-Ⅰ血清情况。结果本次4959份血液样本经ELISA初筛检出HTLV-Ⅰ阳性11份,检出率为0.22%,进一步经WB确证有反应性1份,HTLV-Ⅰ阳性检出率为0.02%;在性别上、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不同职业间HTLV-Ⅰ检出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保定市地区HTLV-Ⅰ感染率较低,血清并不明显,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地区、职业之间差异不明显,还有待在以后大样本中进一步探索。

  • 标签: 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年开封地区丙型肝炎(丙肝)流行特征,为丙肝的预防控制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4年丙肝疫情分析报告对其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2014年共报告丙肝病例1215例,发病率为30.6/10万,与2013年相比发病率上升了1%。病例主要集中在尉氏县。丙肝发病季节性不明显。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40~60岁组。男女性别比为0.94∶1。农民为主要发病群体,占发病总数的74.16%。结论今后应加强丙肝疫情集中报告情况和病例报告标准培训;加强丙型肝炎宣传教育工作;控制院内感染以及血液制品管理;加快丙肝疫苗的研发。

  • 标签: 丙肝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年河北省1~29岁人群HBV感染流行特征,为评估乙型肝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8个疾病监测点1~2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信息包括出生日期、年龄、民族、性别等。采集血液样本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分析不同特征人群的HBsAg阳性率、-HBs阳性率和-HBc阳性率。结果2014年调查分析1~29岁人群1 015名,HBsAg阳性率、-HBs阳性率和-HBc阳性率分别为1.08%、53.50%和6.60%。不同年龄组(1~4岁组、5~14岁组和15~29岁组)的HBsAg-HBs和-HBc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14.43、59.62和43.23,P均<0.01)。-HBs阳性率在汉族中为51.98%,在满族中为68.18%,在其他民族中为58.82%,差异有统计意义(χ2=59.62,P<0.05)。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出生人群(即2002—2013年出生)HBsAg阳性率、-HBs阳性率、-HBc阳性率分别为0.29%、57.65%和3.38%,三项血清标志物在不同时期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趋势=13.12、14.43和52.58,P均<0.05)。本次调查共检出8种组合模式,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模式是-HBs单项阳性和5项指标全阴性,检出率分别为49.06%和44.34%。结论河北省1~29岁人群HBsAg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出生的人群HBsAg阳性率已降至1%以下,表明国家实施的乙型肝炎免疫预防策略是有效的。

  • 标签: 肝炎,乙型 血清学 疫苗 人群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行乙型肝炎疫苗的临床实验研究,有必要了解研究对象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分布情况。方法2010年1月-2011年3月威远县进行了乙型肝炎血清调查。抽样调查3502人,包括不同地区、性别、年龄的各类人群。结果2009-2010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率为85.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8.25%,HBV感染率为49.6%。流行特点为儿童期的高HBV感染率已得到有效控制,HBs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HBsAgHBc阳性率的年龄高峰后移在14岁以上年龄组结论调查结果揭示了威远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为疫苗临床研究方案制订和实施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背景资料和科学依据。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深圳成人麻疹免疫现状及其流行特征,探讨中国在城市化和工业现代化过程中人群的迁移对麻疹消除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研究方法;血清样本用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1081名成人,麻疹IgG抗体阳性775人,阳性率为71.69%,抗体阴性率高达28.31%。产妇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64.39%,显著低于门诊体检人群和富士康新、老员工人群(分别为74.27%、75.42%和71.86%);成人时期接种麻疹疫苗(以下简称“麻苗”)者麻疹抗体阳性率(78.50%)明显高于儿童时期接种麻苗(67.42%)和接种史不详者(73.39%);而产妇中成人时期麻苗接种率(2.93%)也显著低于门诊体检人群和富士康新、老员工人群(分别为15.53%、10.42%和10.23%)。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者有着最低的麻疹抗体阳性率(59.15%)。结论深圳成人中存在着高比例的麻疹易感人群;开展成人,尤其是年轻育龄妇女等重点人群麻苗强化免疫是实现移民城市麻疹消除目标的关键措施。

  • 标签: 移民 成人 麻疹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CV核心抗原联合-HCV检测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56例HCV-RNA阳性的标本同时检测-HCV和或HCV核心抗原,了解其检验结果的符合率。结果156例HCV-RNA阳性的标本中,检出-HCV阳性126例,HCV核心抗原132例,-HCV和或HCV核心抗原阳性151例。结论HCV核心抗原联合-HCV检测可以提高丙型肝炎的诊断率。

  • 标签: HCV核心抗原 抗-HCV 丙型肝炎 联合检测 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