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中NRP-1基因与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性,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NRP-1RNA干扰后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NRP-1在膀胱癌中的功能机制。方法构建NRP-1干扰载体,包装至慢病毒并感染膀胱癌T24及5637细胞,通过Westernblot检测经典的MAPK信号通路及JNK信号通路在NRP-1干扰后蛋白表达变化情况;使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MARK信号通路中,NRP-1干扰后Ras的蛋白表达量及其下游的p-Raf表达量下降;ERK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下降,下游金属机制蛋白MMP-9的分泌下降;p-JNK、p-c-jun、CyclinB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Bax/Bcl2表达量比例上升,Caspase3表达量增多。基因芯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1479条,上调599条,下调880条,癌症通路中相关基因BIRC3、CDK2、CDK4、CDK6、CCNE2、FOS等明显改变。结论NRP-1在膀胱癌细胞中可以通过MAPK通路,以及通过调控BIRC3、CDK2、CDK4、CDK6、CCNE2、FOS等基因的表达,调节包括细胞增殖、周期、凋亡、侵袭、迁移等生物学行为,为以NRP-1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NRP-1 膀胱尿路上皮癌 基因芯片 MAPK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品种烟草镉积累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烟草不同镉积累基因型品种中克隆拟南芥AtNramp1同源基因NtNramp1;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烟草不同镉积累基因型品种中NtNramp1基因序列差异;通过酵母异源表达系统研究烟草不同镉积累基因型品种的NtNramp1对镉的转运活性差异。【结果】金英和KomotiniBasma两个烟草品种对镉的积累存在显著差异;从镉积累显著差异的两个烟草品种中克隆到的NtNramp1基因(分别命名为NtNramp1a和NtNramp1b)编码区存在57个单碱基差异,其中NtNramp1a1305位碱基变异(G>A)导致所编码蛋白比NtNramp1b编码蛋白缺少C端两次跨膜;酵母异源表达结果表明来自低镉含量品种金英的NtNramp1a转运镉的活性比来自高镉含量品种KomotiniBasma的NtNramp1b转运镉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金英和KomotiniBasma两个烟草品种中NtNramp1蛋白活性差异是导致两烟草品种镉积累差异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烟草 Nramp基因 序列差异 酵母异源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1β-羟化酶缺乏症(11β-OHD)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11β-OH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9岁男性患儿,男性性早熟、高血压、低血钾,伴有双侧肾上腺增生。基因检测发现CYP11B1基因移码突变,确诊为11β-羟化酶缺乏症。结论11β-羟化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病,诊断主要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及CYP11B1基因检测。

  • 标签: 11&beta -羟化酶缺乏症 CYP11B1 基因突变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 简介:目的构建白念珠菌CaCSC1基因基因缺失株,并初步探究它的功能。方法设计长引物,通过PCR直接扩增出带有SAT1flipper的CaCSC1基因敲除盒,转化到野生型白念珠菌菌株CAI4,并通过PCR鉴定出基因型正确的转化子,得到CaCSC1基因缺失株。最后,通过倍比稀释的方法进行表型筛选。结果成功得到CaCSC1基因的缺失菌株。基因缺失菌株对酮康唑(Ketoconazole)敏感,对Zn2+、Mn2+和荧光增白剂(Calcofluorwhite)表现出耐受性。结论CaCsc1蛋白参与对锌离子和锰离子的稳态调控,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完整性也相关。

  • 标签: 白念珠菌 CaCSC1基因 基因敲除 离子稳态
  • 简介:我国土壤盐碱化日益严重,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耐盐基因挖掘对作物耐盐育种非常重要。许多研究表明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以小麦TaLEA1基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表达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基因表达模式,并通过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分析TaLEA1基因的抗逆功能。结果表明,TaLEA1基因的表达蛋白属于第3组LEA蛋白,是稳定的亲水蛋白,富含α-螺旋、β-转角等结构。TaLEA1基因在小麦根、茎、叶、花、种子等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盐胁迫条件诱导其高表达。在拟南芥中过表达TaLEA1基因,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的种子萌发率、根长及盐和旱胁迫下的叶绿素含量。本研究结果为LEA基因抗逆机理的研究和耐盐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信息。

  • 标签: 小麦 TaLEA1 表达分析 耐盐 功能分析
  • 简介:摘要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相关性因素有EB病毒感染,化学致癌因素,遗传因素,其中鳞状细胞癌比较常见,为此众多学者对其作出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虽然目前鼻咽癌的病因尚未知晓,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如同其他很多恶性肿瘤一样,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是各种致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域,生活习惯、职业、暴露致癌物质情况、发病年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失控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等因素1。这种病在早期鼻咽癌有多种症状。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或回吸后咳出血痰。由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这些症状被误认为是鼻炎或鼻窦炎,所以很容易被忽视。而我国的鼻咽癌发病率则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西方基本上没有患者患有鼻咽癌。根据统计,世界上将近八成的鼻咽癌患者都是发生在中国的,南方的鼻咽癌发病几率要比比方比较高,主要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发生,浙江也属于鼻咽癌的高发地,鼻咽癌的发生几率其实和遗传环境还有生活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鼻咽癌患者有三成左右都有家族的历史。其中华南地区、广东和香港等地属于高发地区,比其他国家高出100倍以上。目前还未查出鼻咽癌的发病机制,大多人认为是遗传、病毒感染和环境等因素导致的。有学者提出三次打击学说对鼻咽癌进行解释某些家族性病例会携带种系突变,再加上EB病毒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鼻咽癌的发生。而且鼻咽癌具有鲜明的家族聚集性特征,某个家族出现鼻咽癌病史,其他的家族成员患上鼻咽癌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出很多。我国的鼻咽癌高发区居民移居他国后,其发病率就会有所降低,但与当地居民相比还是略高一筹,这种情况充分说明鼻咽癌受到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就鼻咽癌与MTS1基因分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家族性鼻咽癌 MTS1基因分子 遗传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otch1、IGF-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不同基因状态下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38例EGFR野生组、47例EGFR突变组进行Notch1、IGF-1的蛋白表达检测。结果Notch1、IGF-1在NSCLC中EGFR突变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6%、78.7%,均明显高于EGFR野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与IGF-1在两组中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Notch1与IGF-1在NSCLC各组中均表达上调,提示在NSCLC靶向药物的敏感性检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Notch1信号高表达间接揭示为EGFR-TKIs耐药的重要因素。

  • 标签: Notch1 IGF-1 非小细胞肺癌 EGFR-TKIs耐药
  • 简介:目的:通过构建DKK1的靶向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探讨干扰DKK1基因的表达和对食管癌ECA109及EC1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方法:转染DKK1siRNA于食管癌细胞系ECA109、EC1,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DKK1的蛋白表达变化。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及EC1成功干扰DKK1表达后,应用CCK-8法检测癌细胞增殖变化,平板克隆法检测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变化。结果:食管癌细胞系转染DKK1siRNA后,ECA109中DKK1蛋白表达降低48.62%(P〈0.01),EC1中DKK1蛋白表达降低50%(P〈0.01)。在CCK-8法检测癌细胞增殖变化实验中,DKK1siRNA转染后24h、48h及72h,相比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平板克隆实验中,DKK1siRNA转染后,ECA109细胞克隆均数(77.53±4.948)低于空白对照组(44.2±7.704),克隆率下降42.98%,而EC1细胞克隆均数(71.67±5.239)低于空白对照组(36±2.646),克隆率下降49.76%。结论:干扰DKK1的表达能够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DKK1可能成为抑制食管癌增殖的分子靶点。

  • 标签: 食管癌 DKK1 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downstream-regulatedgene1,NDRG1)在乳腺癌中表达。方法:收集乳腺癌病例及相应的临床资料包括随访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良性病变(BBD)47例,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NMBC)83例,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MBC)107例及配对淋巴结转移灶(PLNM)107例中NDRG1的表达,分析NDRG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间(患者年龄、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水平、绝经史)及生存状态的关系。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中NDRG1的表达,结果显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BBD(95.7%,45/47),NMBC(96.4%,80/83),MBC(98.1%,105/107),PMLN(90.7%,97/107),MBC组织中NDRG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MLN中阳性表达率(P=0.021)。NDRG1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41),即分化越差的癌表达NDRG1越强。NDRG1的表达状态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无显著性相关(P=0.196)。结论:NDRG1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分化有一定关系。

  • 标签: N-myc下游调节基因1 乳腺癌 临床病理
  • 简介:目的通过质性访谈了解BRCA1/2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的身心需求,探讨其心理体验。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13例,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BRCA1/2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的心理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①为罹患乳腺癌找到理由;②负性情绪;③行为改变;④信息缺失和对专业知识的渴求。结论医护人员应在基因遗传方面提供完整和持续的信息和建议,并舒缓患者的情绪,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体验 BRCA1/2 基因突变 质性研究
  • 简介:本研究以野生型三生烟(Nicotianatabacumcv.Xanthinc.)及T_2、T_3代转hpaXm(即hpa1Xm)基因烟草和转hpaXmN-端缺失突变体(标记为hpaXm△LP)烟草为试材,对目标基因的整合表达、叶绿素含量及防御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及RT-PCR检测证明,外源目的基因hpaXm和hpaXm△LP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在转录水平上正常表达,且两个世代中稳定遗传。叶绿素含量测定中,转基因烟草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同种转基因植株T_2代含量显著高于T_3代,而转hpaXm基因烟草的总叶绿素含量比转hpaXm△LP基因烟草的高,无显著性差异。防御酶活性的测定,表明转基因烟草的PAL、POD和PPO活性皆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而转hpaXm基因烟草的PAL和POD活性显著高于转hpaXm△LP基因烟草;同品种转基因烟草中,T_2代PAL活性显著高于T_3代。说明hpa1Xm基因在烟草中表达能显著提高其叶绿素含量及抗病防御酶活性水平,且不同世代的转基因烟草之间表现有所差异。初步探索了hpaXm的功能、遗传稳定性及信号肽类似序列对hpaXm的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 标签: 转hpaXm基因烟草 转hpaXm△LP基因烟草 叶绿素含量 防御酶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SORT1基因型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260例经冠脉非创伤性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或冠脉造影以及空腹静脉血检查明确诊断的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SORT1基因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阴性组(AG型基因+GG型基因)85例及阳性组(AA型基因)175例,均接受为期半年的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对两组胆固醇、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vascularindex,CAVI)。结果两组治疗前胆固醇、CA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SORT1基因型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存在明显差异,AA型基因疗效最佳。

  • 标签: SORT1基因 冠心病 高胆固醇血症 阿托伐他汀钙片
  • 简介:目的报告1例NRAS基因突变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征,提高对NRAS基因突变表型谱的认识。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特点、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家族史等。采用外显子捕获的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Sanger测序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先证者,男,2.6岁,1岁后反复出现发热、外周血PLT和RBC计数下降;2.6岁时出现皮疹、左膝关节肿痛,有轻度蛋白尿,抗核抗体和抗ds-DNA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患儿无明显面容异常,其他脏器无畸形。测序发现NRAS基因c.38G>A(p.G13D)杂合突变,其父母均未携带,为新发突变。Sanger法验证了上述高通量测序结果。c.38G>A突变为已报道的致病性突变。结论本研究显示生殖细胞NRAS基因突变患儿可仅有SLE表型,进一步丰富了NRAS基因突变表型谱。

  • 标签: RAS病 NOONAN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NRAS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WT1和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WT1和MDR1基因表达水平技术,检测30例不同分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WT1和MDR1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WT1和MDR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者与患者分期显著相关,其中,WT1基因在Ⅲ期与Ⅰ期、Ⅱ期比较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DR1基因在Ⅰ期、Ⅱ期、Ⅲ期两两比较中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WT1和MDR1基因表达水平呈现相关性(P=0.008),且两者均与β2-微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6和0.034。结论WT1和MDR1基因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程的检测指标。

  • 标签:
  • 简介:背景:近年来,骨肉瘤的治疗处于一个平台期,探索新的治疗方式成为广泛的共识.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的发展,使用溶瘤病毒治疗恶性肿瘤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基因工程单纯疱疹病毒-1(herpessimplexvirus1,HSV-1)KTR27对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体外作用以及裸鼠骨肉瘤模型局部原发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实验观察KTR27对U2OS细胞系的细胞致病作用.裸鼠皮下注射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建立骨肉瘤裸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动物模型随机分为6组,2组为空白对照,分别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2组瘤内注射KTR27(1×10^7PFU/50μl),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2组瘤内注射DMEM50μl,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计算肿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同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体外实验显示KTR27对U2OS有明显的致病作用,形成空斑.成功建立U2OS细胞系的骨肉瘤裸鼠模型并得到肿瘤生长曲线,注射KTR27后测量各组肿瘤体积大小,显示各组肿瘤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肿瘤体积时间变化曲线分析显示,各组的时间趋势不同,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注射KTR27的肿瘤生长趋势受到抑制,与加用强力霉素后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注射KTR27后24h病理切片显示肿瘤坏死增加,但7d后肿瘤局部恢复增长.结论:基因工程HSV-1KTR27对U2OS细胞有明显的细胞致病作用.使用U2OS细胞系建立裸鼠皮下骨肉瘤模型,然后局部瘤内注射基因工程HSV-1KTR27,肿瘤的生长趋势受到了抑制,加用强力霉素后这种抑制没有明显区别.

  • 标签: 骨肉瘤 裸鼠 溶瘤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 简介:目的探讨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elevatedgene-1,AEG-1)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新塘医院外一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2例结肠腺癌患者病例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癌旁正常组织和结肠癌组织中AEG-1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结肠癌组织中AEG-1与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肿瘤组织中AEG-1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67.7%vs.30.0%,P=0.03]。结肠癌组织AEG-1表达与肿瘤大小、T分期和TNM分期显著相关(均P〈0.05)。AEG-1表达阳性的结肠癌患者总体预后较AEG-1阴性者差。AEG-1表达阳性患者和表达阴性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0.5%和74.3%(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EG-1阳性表达是结肠癌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因素。结论AEG-1阳性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较差的生存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结肠肿瘤 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预后
  • 简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十分罕见,2004年WHO将其独立列为肾癌亚型,2016版WHO新分类中将其划分为MIT家族异位性肾癌。其特点为Xp11.2染色体易位,导致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factorE3,TFE3)基因与多种不同的基因发生融合[1]。

  • 标签: 染色体易位 基因融合 相关性 肾癌 文献复习 转录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