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东晋时期的西行求法僧人法显所著游记《法显传》是研究中古汉语的一部重要的文献,其语言受到了汉译佛典语言的影响。通过对《法显传》中“V+(O)+已”句式的分析,可以揭示出汉译佛典中一些新兴的语法现象首先是通过《法显传》这样一类由具有汉语母语背景的译经者所著的佛教撰述,逐渐扩散到中土文献中去的。

  • 标签: 《法显传》 语言接触 句式
  • 简介:摘要军校是军官成长的摇篮,是带兵人生长的源头,从源头上抓好学员法律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军校学员法律素质的培养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军校学员 法律素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句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对汉语"有"字句和越南语"có"字句进行对比,文章发现"有"字句和"có"字句的相同点多于不同点。

  • 标签: “有”字句 “có”字句 句法 语义 对比
  • 简介:美国的《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美地区第二语言教学的最新理念,其中核心主题就是所谓的五个“C”。本文介绍并分析了五个“C”的内容,并针对五个“C”的要求就编写大纲的制定、教学体系的理解、文化内容的展示等方面提出了编写AP汉语与文化教材的几项原则。

  • 标签: 五个“C”(交际、文化、贯连、比较、社区) 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 简介:模型化词语“B·C”是具有“模标·模槽”特征的系列词语,分为“类型化实词/词素+短语/词”、“范畴化实词/词素+短语/词/词素”、“情绪化虚词素+短语/词”、“语法化虚词素+词/词素”四个次类,其内部词和短语判别的依据有三项:音节数、意义、结构。

  • 标签: 模型化 短语 依据
  • 简介:摘要泰国定中结构中使用结构助词kh2、h22、sam2rap22时,虽然中心语与定语之间的语义关系都是领属关系,但是不同结构助词的使用的频率、表达的情感、省略的情况和与之连接的定语性质是不一样,本文试图通过探析找出其中的差异,希望对今后的泰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 标签: 泰语 定中结构 结构助词kh 2 h 22 sam2 rap22 用法
  • 简介:动词xa■^3“让”是布依语表达致使义的典型动词,由其构成的兼语句被认为是布依语致使义兼语句的代表和标准.根据xa■^3“让”的语义性质,对致使动词xa■^3“让”进行义项的语义分类,以200万字布依语文献为语料来源,参考Dixon(2000)提出的九个语义参数项,运用共时描写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句法功能和语义特点的角度对致使动词xa■^3“让”的义项次类进行对比分析.

  • 标签: 布依语致使义兼语句 致使动词xa■^3“让” 义项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首先界定了“N1+A+D+N2”格式的讨论范围,提出了A的语义指向类别,并用“指示代词或数量词插入法”从形式上验证A语义指向的规律性。其次,根据N1与N2的语义关系及其句法结构差异,对格式的类别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说明,在语义前指上提出了属体关系、构体关系、喻体关系、逻辑关系四类;在语义后指上提出了领事限定、处所限定和时间限定三类;在语义歧指上提出了同位交叉关系。最后对A的语义前指和后指从双向凸显和双层限制两个角度给予了认知解释。

  • 标签: 语义指向 语义关系 凸显 构体 属体 喻体
  • 简介:现代城市是现象、历史过程与社会变迁的动力和表征,正如传播学者埃利胡·卡茨(ElihuKatz)所言,“大众传播研究的重心之一即是城市社会的符码系统研究”①,换言之,城市研究亦须进行传播学向度的解读与阐释。

  • 标签: 现代城市 传播学者 解读 王安 媒介 文本
  • 简介:读《当代修辞学》2010年第5期上的《单一媒体与多元媒体话语互文分析》,发现作者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词汇的"重复出现"是"互文表现形式之一",并将某针对邓玉娇事件系列报道的十二个标题中“重复最多的词汇”(顺便说起,这里用“词汇”不妥)作为互文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主人公互文链”等术语。思索良久,觉得这一观点很难让人接受。

  • 标签: 互文关系 修辞学 “词汇” 2010年 系列报道 主人公
  • 简介:否定副词“没有”作用于核心谓语层面,而“了2”作用于句子层面,“了2”的作用范围大于“没有”的作用范围。只要能改变内层“没有VP”的性质特征,使之和外层“了2”的功能相适应,二者就能共现。句式具有完型特征,因此事件的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否定副词“没有”和“了2”的共现。

  • 标签: “没有” “了2” 共现 功能的层次性
  • 简介:在生成词库理论的框架下,"谓词隐含"(袁毓林1995)实质上就是"事件强迫"。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汉语的"NP1+的+NP2"结构,根据该结构的语义关系,对该结构能否隐含谓词以及隐含什么样谓词的现象进行了归纳和描写;同时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结构可以隐含谓词,有的结构不能隐含谓词,并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NP1和NP2所代表概念或事物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差异。此外,文章还涉及"NP1+的+NP2"结构的歧义性问题,歧义性源于"NP1+的+NP2"结构隐含谓词的多样性,而谓词的多样性又是因为NP(包括NP1和NP2)有多种物性角色。

  • 标签: 谓词隐含 事件强迫 物性角色 “NP1+的+NP2”结构 歧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3~6岁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能力发展规律与构建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岁语言前聋患儿48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治疗,采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MUSS),并由专业听力专业人员对开机前与开机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患儿听觉言语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术前、开机6个月及开机后各阶段评估之间的MAIS评分、MUSS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12个月与开机后24个月的MA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患儿行人工耳蜗植入后,患儿的听觉言语能力改善效果明显。

  • 标签: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言语能力 发展规律
  • 简介:有人认为汉语里不存在“NP1+把/将NP2+在L+VP”句式。本文用大量例句说明汉语里存在这种句式。这种句式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动词都没有“附着”的语义特征。“在L”有多种语义指向,蕴涵多种语义角色;受动词的限制,“在L”可以次范畴化为[原点][起点][终点]和[方向]的对立。“在L”的语义功能制约该句式与相关句式的变换。“在L”位于“把/将”字短语和动词之间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包括“在L”的语义指向、“在L”蕴涵的语义角色、时序原则和成分照应原则。

  • 标签: “把/将”字句 在L 语义功能 变换 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