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进口保健食品的一般情况,分析了我国2001~2005的进口保健食品的国家分布及数量、配方组成、保健功能和功效成分。保健食品主要从美国进口,占全部进口保健食品的61%。配方组成有5类,分别是植物提取物类、营养素类、单一功效物质类、动植物油脂类、动物提取物类。申报的保健功能有25种,以补充营养素、免疫调节和抗疲劳较多。63%的进口保健食品有明确的功效成分。结果提示应加强进口保健食品的政策导向,以满足我国人民的健康需要。

  • 标签: 营养保健食品 安全管理 综合分析
  • 简介:由美国食品工艺学家学会(InstituteofFoodTechnologists,IFT)主办的2001美国食品工艺学家学会年会和IFT食品科技博览会(IFTAnnualMeeting&FoodEXPO2001)于20016月23日-27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会议中心举行.

  • 标签: 2001年 美国 IFT食品科技博览会 参展情况
  • 简介:今是新世纪的第一,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和棉花价格的进一步回升,"多种棉花"已成为广大棉农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并把它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土地收入的主要措施.能否实现"多种棉花快发家"的初衷呢?我们认为,广大棉农首先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标签: 2001年 棉花种植业 植棉面积 棉农 棉花种子
  • 简介:纳米纤维素具有可再生性、可生物降解性等优点,是当前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对有关纳米纤维素的相关论文、专利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国内纳米纤维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纳米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检索关键词为纳米微晶纤维素、纳纤化纤维素、微纤化纤维素、细菌纤维素,检索时间范围为:2001.01~2015.10。研究结果表明,2011后,纳米纤维素研究发展迅速,论文发文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并进入技术成长期;2010后,相关专利申请数量稳步上升,纳米微晶纤维素和细菌纤维素的相关专利数量增长明显;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的申请数量快速增多。

  • 标签: 纳米纤维素 纳米微晶纤维素 纳纤化纤维素 微纤化纤维素 细菌纤维素
  • 简介:目的了解苏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方法收集2001—2013苏州市各地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13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343起,发病7213人,无死亡病例。总体呈下降趋势;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峰期为第三季度,占总起数的46.9%(161/343);食源性疾病暴发多发生在集体用餐场所,占总起数的56.6%(194/343)。报告明确或可疑致病因子的214起事故中由微生物或可疑微生物引起的占70.1%(150/214),毒素引起的占16.4%(35/214),化合物引起的占13.6%(29/214)。在实验室检出致病因子的168起暴发事故中,83.3%(140/168)的事故由10种致病因子引起,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最多,达61起(36.3%),发病人数达1436人。2009—2013食源性暴发事故报告的109起中查明原因食品的共72起(66.1%)。原因食品被归因为5类食品,分别为水产品(33.3%,24/72)、肉制品(23.6%,17/72)、其他食品(15.3%,11/72)、混合食品(13.9%,10/72)、蔬菜(13.9%,10/72)。在暴发事故中较明确的致病因子-食品组合有: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甙-蔬菜(菜豆)、毒蘑菇及其他植物毒素-野生植物、组胺和河鲀鱼毒素-水产品、农药-蔬菜、亚硝酸盐-调味料、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肉制品。导致暴发的污染环节最多的是交叉污染(44.2%,50/113)。结论对苏州市13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分析有利于加深对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的了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利用此资料预防食品生产或经营中的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完善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报告率。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暴发 流行病学分析 预防对策
  • 简介:1995以来,中国制革业如王小二过年——一不如一,到了2000底,实指望持续低迷的市场需求慢慢恢复正常,可谁知,皮革制品市场戏剧性的变化却使希望化为泡影。目前的基本情况是:牛皮、羊皮经营困难,猪皮从去年6月份到年底一直看好,而珍稀动物皮则仍不成气候。

  • 标签: 中国 制革业 上涨 需求 价格 皮革制品市场
  • 简介:分别用多种化学修饰剂,如NBS、WRK对枝链霉菌L2001木聚糖酶进行化学修饰,结果表明,作用于色氨酸的试剂NBS能使酶活明显降低,而作用于谷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及组氨酸残基的试剂对酶活力影响明显。为了进一步研究色氨酸对酶活力的影响作用,通过测定修饰酶的假一级常数。得到至少有一个色氨酸残基在枝链霉菌L2001木聚糖酶的活性中心,并通过底物对化学修饰的保护试验得到,色氨酸残基处在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结合荧光光谱再次确定色氨酸处于该酶的活性部位,是保持酶活性的必需基团。

  • 标签: 链霉菌 木聚糖酶 化学修饰 活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