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有林场公益林补偿是促进国有林场发展的重要保障。介绍了山西国有林场公益林建设现状,分析了山西国有林场公益林补偿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山西国有林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对策。

  • 标签: 山西国有林场 生态效益 补偿
  • 简介:摘要要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就必须加强森林的培育,而培育方式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就要对森林实施分类经营,确定合理的采伐强度和有效的更新方式。本文论述了为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森林培育的重要性和提出森林培育的有效途径,为今后森林经营提出有效办法。

  • 标签: 森林经营 培育 分类经营 森林更新 采伐强度
  • 简介:摘要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的对策,包括科学选择树种,促进植物平衡发展;合理搭配树种,发挥植物混种优势;注重低耗高效,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以科技为引导,加强园林工程生态效益研究。本文拟通过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分析,旨在提出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的对策,最大限度的发展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

  • 标签: 园林绿化 生态效益 对策
  • 简介:基于2000年底和2015年底,长白山森工集团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森林生态站长期监测数据,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简称森林生态连清)体系,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研究区天然林生态系统,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项服务进行评估,量化并揭示长白山森工集团天保工程生态效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天保工程实施后,天然林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均呈现增加趋势,物质量增加量分别为涵养水源7.78亿t/a、保育土壤2255.32万t/a、固碳释氧量191.87万t/a、林木积累营养物质6.35万t/a、释放负离子0.22伊1023个/a、吸收污染物量2879.16万kg/a、吸滞PM1(^、物质量122.43万kg/a、吸滞PM2.5总物质量18.38万kg/a;价值量增加381.75亿元/a,6项服务的价值量贡献顺序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涵养水源为研究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主导功能。天保工程实施后,保育土壤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增加量最大,占总增加量的27%,涵养水源次之,对该区天然林生态效益影响最大。该研究为天保工程的后续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 标签: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连清体系 生态效益
  • 简介:摘要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项发展项目正在进行积极稳定的开展,这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建筑设计的生态效益观较为重视,是国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材料、施工方法等基本内容,只有保证建筑设计的和理性与完善性才能促进建筑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本研究将对我国建筑设计的生态效益观进行细致的分析,根据其特点来对进一步加强与改进。

  • 标签: 建筑设计 生态效益观 研究
  • 简介:为保护公益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各级政府按照事权划分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黑龙江省2012—2015年共投入10余亿元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国家级公益林和纳入补偿范围省级一般公益林的保护。各地通过成立组织、加强宣传培训、整章建制以及运用科技手段等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贯彻落实。制度的实施,增加了职工就业机会、提高了林分质量、改善了公共管护基础设施,使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但调查中也发现个别单位在项目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管护人员混岗、补偿标准不高、项目管理薄弱、财务管理不规范、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以及个别市县资金到位不及时等情况。这些问题亟待解决,通过调研,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当适时修改并制定适应当前新形势的管理办法、提高管护补助标准,扩大省级公益林管护规模、加强项目管理,做好管护站点等项目规划设计、开展国家级公益林本底调查;强化财务管理等。

  • 标签: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完善制度 强化管理
  • 简介:摘要我国的很多地区因为树木的多代连载,致使地力表现出衰退的情况,如果持续经营就会形成难以成林的不良后果,进而形成低价值的次生林。很多人为因素也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让一部分土地逐渐退化成次生裸地。所以,为了研究封山育林给林木生长带来的影响以及带来的生态效益,笔者进行本次研究,通过对四种不同封禁年限的林进行调查和研究,得出了封山育林可以提高幼树成活率,改善林地土壤物理性状,让森林生态效益得到提升的结论。

  • 标签: 封山育林 林木生长 生态效益 影响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意识到人与森林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浙江省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通过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资源得到提升,生态环意大为改善.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仍存在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研究.

  • 标签: 公益林 生态补偿 财政政策
  • 简介:依据LY/T1721—2008《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个方面,对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带来的生态效益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天保工程实施期间,调节水量和固土量分别增加157.57亿和2.38亿t,保肥物质量、固碳量、释氧量及林木积累营养物质量分别增加1717.74万、1573.03万、3808.19万和127.83万t,提供负离子增加6.70×1025个,吸收污染物(SO2、HF、NOx)增加4.29亿kg,吸滞TSP增加1473.32亿kg;2)每年天保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增加6366.45亿元,相当于天保工程总投资的3.53倍。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的实施,显现出巨大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期为后续天保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重点国有林区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生态效益 东北 内蒙古
  • 简介:为了直观地反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体现重大生态工程的巨大作用,实现林业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依据LY/T1721—2008《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保育土壤物质量及价值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截至2015年,9个优势树种固土和保肥总量分别为13.17亿t/a和8203.72万t/a,比天保工程实施前分别增加2.36亿t/a和1738.23万t/a;2)9个优势树种固土和保肥总价值分别为905.29和2408.92亿元/a,比天保工程实施前分别增加455.44和699.69亿元/a;3)桦木林和阔叶混交林固土效益突出,而红松林和樟子松林固土效益不显著;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保肥效益均最好,樟子松林保肥效益较差;4)对森林实施保护,能有效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森林保育土壤生态效益得到相应的提升。研究为评估天保工程区森林的其他生态服务功能,以及后续天保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天然林保护工程 东北和内蒙古 重点国有林区 保育土壤 生态效益
  • 简介:摘要土地整治项目是我国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某农场土地整治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生态效益各项指标,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定量开展基于生态效益的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综合评估,项目成效综合评估结果为良好,与验收结果相一致,评价方法及结果可为土地整治工作践行提供参考。

  • 标签: 土地整治 综合评估 定量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活动领域在不断扩张,可是与此相对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正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在这样的前提下,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可持续发展已经逐渐被很多行业所重视了,而生态公益林建设正是我国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建设生态公益林,除了生态方面的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效益,而其评价工作更是关系到下一阶段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的开展。下文对生态公益林社会效益评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

  • 标签: 生态公益林 社会效益
  • 简介:试验研究了不同竹林郁闭度(郁闭度分别为0.6、0.7、0.8和0.9)、竹荪品种(长裙竹荪D89和D1)和竹林类型(散生竹和丛生竹)对林下竹荪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林郁闭度对林下竹荪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以郁闭度为0.7的竹林竹荪生长最好,出荪期达2个多月,产量达41.0kg/667m~2,净利润为9120元/667m~2;竹林套种不同品种的竹荪其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不明显;不同类型的竹林对于竹荪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也不明显。因此,竹林适宜于套种竹荪,同时竹林套种竹荪还可带来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岗位以及促进竹林可持续经营等多重效益

  • 标签: 竹林 竹荪 套种 栽培技术 效益评价
  • 简介:通过北京市南水北调水利用情况及北京市2014-2016年林木生长增加量、城市绿地增加量等方面的了解,对水质改善、密云水库水域面积、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进行初步评价,得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北京市因南水利用而增加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累计约37.7917亿元.可见南水在解决供水困境和缓解地下水严重超采的情况下,为北京市生态环境恢复也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 标签: 南水北调 水质改善 固氮释氧 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
  • 简介:摘要传统河湖治理工程所导致的水生态系统的损伤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修复和构建生态型河湖已势在必行。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生态河湖治理正是采用整治水域和陆域过渡性地带的工程措施来改善和修复河湖环境,因此,在河湖治理中如何把握二者间的关系、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湿地在生态河湖治理中的设计及效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提高我国现代生态河湖治理工程的建设质量,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 标签: 湿地 生态河湖治理 水生态系统
  • 简介: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举措,是推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甘肃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脆弱性和战略性特征,在全国生态安全战略和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建设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对于甘肃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充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视角,就甘肃省实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以来生态效益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以期评价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今后甘肃生态屏障建设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 标签: 甘肃省 生态屏障 生态补偿政策 效益评价 退耕还林 生态治理
  • 简介:摘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为加强在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以一个企业党务工作者的眼光,从“效益党建”的目的、意义;打造“效益党建”的做法;“效益党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三个方面来阐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效益之间的编证关系。

  • 标签: 效益党建
  • 简介: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贴近于区域经济建设,因此,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明显。然而,基于科学的经济价值理论对职业教育经济效益进行测量及提升便成为实践层面的现实问题。为此,基于马克思教育经济价值理论提出提升职业教育经济效益的有效策略: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优化、职业学校规模适度、职业学校的布局合理。

  • 标签: 职业教育 经济效益 提升
  • 简介:不断提升科技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充分彰显科技馆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促进科技馆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科技馆的社会效益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馆的经济效益,并重点论述了提升科技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科技馆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资源已经成为了一种清洁的资源,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获得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燃料能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在消耗的过程中也会对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比较大的污染,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资源作为替代的资源就会获得人们的青睐。同时,电力能源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比较高的生产效率,因此在经济效益方面她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电能替代的效益,从而为电能的广泛使用及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提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电能 替代 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