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血糖是危重症患者在重症监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除了已知的诱发原因(如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手术创伤后、中风、败血等)外,高血糖可明显导致患者并发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增长1。然而,病理生理学特别是对危重患者的高血糖治疗仍存在争议。在临床工作中,对这些患者的血糖管理必须全方位考虑,包括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史、获取营养的途径(肠内或肠外)和可用的监控设备,这大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本文将对成年重症患者高血糖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管理和监控方法进行论述。

  • 标签: 高血糖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糖控制水平对危重症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选取我院中危重症伴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10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实行一般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鉴别方法的患者为实验组。两组均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但是两组的血糖控制水平不同。结果对照组的感染率,低血糖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血清的IL-6,CRP水平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危重症伴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鉴别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糖控制水平 危重症 应激性高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不同的血糖波动条件下,高血糖的代谢记忆效应对主动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用抗氧化剂a-硫辛酸研究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主动脉内皮细胞株,分组实验分为以下2类,对照组①正常对照组5mmol/L葡萄糖组;②高糖组20mmol/L葡萄糖组;③低水平波动组5mmol/L葡萄糖和20mmol/L葡萄糖;④高水平波动组5mmol/L葡萄糖组和30mmol/L葡萄糖组。药物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药物a-硫辛酸(ALA),24小时后进行指标检测;波动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按高低循环的方式给予,即20mmol/L葡萄糖培养2h,更换5mmol/L葡萄糖培养3h,进行3个循环,夜间9h,加5mmol/L培养基,共作用24h,培养14天后进行指标检测。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和波动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均有显著升高;2与高糖组比较,低水平波动组和高水平波动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有显著升高;3与低水平波动组比较,高水平波动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有显著升高;4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有显著下降。结论波动性高血糖较恒定性高血糖对主动脉内皮细胞具有更强的损伤效应,其机制可能是波动性高血糖比恒定性高血糖能引起更为强烈和持久的“代谢记忆效应”,抗氧化剂a-硫辛酸可以对抗主动脉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 标签: 波动性高血糖 恒定性高血糖 代谢记忆效应 主动脉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快速血酮检测对于门诊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急性并发诊断筛查具有重要价值。方法选取解放军第一七一医院118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统计糖尿病酮症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研究b-羟丁酸和RPG以及HbA1c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酮症发病率为17.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率为4.24%;除RPG外,高低b-羟丁酸组的其余各项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b-羟丁酸和RPG呈正相关,与HbA1c无相关性。结论通过快速血酮检测仪进行筛查,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患者体内b-羟丁酸水平,因此能够快速诊断高血糖急性并发

  • 标签: 血酮检测 门诊 糖尿病患者急性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尿酸血与骨质疏松、高血糖、肥胖等在体检人群中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中随机抽取2200例,对其高尿酸血与骨质疏松、高血糖、肥胖等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2200名体检者中,被检出患高尿酸血、骨质疏松、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症者共682名,所占比率为31.00%(682/2200);其中,50岁以上人群高尿酸血、骨质疏松疾病的发生率高于50岁及以下人群者;高尿酸血者骨质疏松、高血脂、肥胖症、高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5.81%、16.13%、3.96%、11.73%,非高尿酸血者骨质疏松、高血脂、肥胖症、高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11%、1.45%、0.72%、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血糖、血尿酸、血脂水平可伴随个体年龄增长而上升,而高尿酸血与骨质疏松、高血糖、肥胖等存密切关系,临床应加强对高尿酸血的筛查力度,早期确诊、治疗,降低个体骨质疏松、高血糖、肥胖症等疾病发生率。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骨质疏松 高血糖 肥胖 健康体检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伴高血糖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6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伴高血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非手术保守治疗,实验组则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最终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值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血糖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高血糖均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合理选择手术治疗,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高血糖 保守治疗
  • 简介:血糖是多种病因引起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低而使脑组织能量缺乏及机体代偿性调节反应所致症状群,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易漏诊.及时识别并纠正低血糖可避免患者发生严重和不可逆的脑细胞损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科1996~2002年收治的64例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

  • 标签: 低血糖症 临床分析 治疗 转归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胰岛素泵在临床治疗急诊科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于2016年1月~12月至本院急诊科就诊的非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危重病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将血糖控制目标定为7~10mmol/L。就两组患者之间的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胰岛素平均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在病死率上的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临床应用于急诊科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时十分有效,既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与住院时间,还可减少患者胰岛素的平均日用量,同时也可起到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目的。

  • 标签: 胰岛素泵 应激性高血糖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期间收治的94例急危重症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ICU监护并且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反应,按照均匀分组的方式将所选患者均分成为常规组与强化组,常规组患者接受胰岛素常规治疗,强化组患者则应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以及主要的临床指标。结果强化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少于常规组,主要指标的数据也要优于常规组,具体数据分析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ICU监护病房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治疗中,给予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应激性高血糖 胰岛素 急危重症 强化 监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社区门诊低血糖误诊的情况,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社区门诊接收的低血糖误诊患者1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误诊的结果及转归进行全面分析,并总结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本组14例患者误诊疾病依次为6例(42.9%)脑梗死,4例(28.6%)低钙血,4例(28.6%)心功能不全;经针对性诊断及治疗后12例(85.7%)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恢复,其他2例(14.3%)好转明显,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社区门诊低血糖误诊的因素包括心功能不全、低钙血与脑梗,基层医师需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合理用药,减少误诊情况的出现。

  • 标签: 误诊 低血糖 社区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接诊患者时要掌握脑卒中与低血糖的神经症候群特点,利用指尖血糖检测仪或静脉血糖检测方法,以利于早期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方法对25例疑似脑卒中的患者在发病后进行血糖检查,进行分析诊断,以其低于2.8mmol/l为鉴别要点,同时对患者均行颅脑CT或MRI检查,以其阴性为鉴别要点,明确诊断;结果对25例疑似脑卒中的低血糖患者均诊断明确;结论对急性起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突发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酷似脑卒中的患者,尤其是有糖尿病的患者,均应进行常规血糖检查。

  • 标签: 低血糖 脑卒中 意识障碍 血糖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病患并发低血糖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方法通过自身临床治疗经验,归纳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症状、产生原因以及预防方法。结果糖尿病并发低血糖会受到病患自身肾功能状态、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控制、药物联用等因素的影响;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身体乏力、大汗淋漓、心慌烦躁,严重者反应迟钝、语言表达不清甚至神经功能障碍,可归纳为神经性低血糖症状以及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结论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属于可预防性病症,须加强健康教育并定期测量血糖,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长期低血糖导致大脑不可逆受损。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临床特点 预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的血糖波动及血管并发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出在2015年11月到2018年5月这一段时间之中我院接收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并凭借12个星期之中平均血糖标准差(SDMG)与12个星期后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施行分组,比照两组患者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的发生率。结果甲1组(HbA1c即6.5%-9.0%;SDMG>2mmol/L)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的发病率即25.00%,大于甲2组(HbA1c即6.5%-9.0%;SDMG<2mmol/L)患者的11.76%,P<0.05。乙1组(HbA1c>9.0%;SDMG>2mmol/L)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的发生率即33.33%,大于乙2组(HbA1c>9.0%;SDMG<2mmol/L)患者的18.75%,P<0.05。甲1组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的发生率即25.00%,大于乙2组患者的18.75%,P<0.05。结论血糖变异性即不会为HbAlc所予以影响的慢性血管并发一大产生的要素,为糖尿病患者产生的血糖波动性施行准确的评测与把握,对把控血管并发的产生与进展来说尤为关键。

  • 标签: 血管并发症 2型糖尿病 关联性 血糖波动 影响 分析
  • 作者: 辛天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7-22
  • 出处:《医药卫生》2022年6月
  • 机构:安新县医院检验科,河北 安新071600
  • 简介:目的:在对血糖进行临床检验的研究过程中,探究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的检测结果。方法: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血糖检测的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80例,之后通过患者入院后所选择的不同检测方式将所有样本量分成了两组,4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生化仪进行检测,另外一组研究组实施快速血糖仪检测;待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统计评估,并根据所得数据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在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过程中,同时对比了干预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以及检测时间。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在统计评估各组之间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的实际情况后得出,两组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又对各组的检测时间进行了数据整理与评估后得出,研究组的检测时间比常规组要短很多(P<0.05);最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汇总评估得出,研究组使用快速血糖仪检测的临床效果更好。结论:本文通过对血糖检测患者采取了不同方式进行检测后,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采取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能够缩短检测所需时间,可显著提升检测效率。

  • 标签: 血糖检验;快速血糖仪;常规生化仪
  • 简介:摘要近几年,低血糖成为了新生儿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代谢类疾病,一般而言,正常足月的儿童低血糖发生几率在1%到5%,而一些早产儿的低血糖发生几率将高达20%到25%之间,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避免持续性低血糖造成的神经细胞死亡,成为了社会各界研究的重点。本文简要分析了新生儿低血糖的内涵和分类,并从影像学表现和预防机制两个方面对新生儿低血糖及低血糖脑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 标签: 新生儿 低血糖 脑损伤 预防机制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基础性代谢性疾病,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水平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预防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降低死亡率。本研究对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糖仪行自我监测的现状及进展进行叙述,并探究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仪 自我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血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低血糖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药物控制结合护理干预后,50例患者的低血糖均得到纠正,血糖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患者能够自我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均未发生外伤,护理满意度达92%(46/50)。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低血糖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预防,避免或减少外伤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血糖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