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锂硫电池是一类极具发展前景的高容量储能体系,将是下一代电动汽车以及混合电动汽车的化学能源。通过十余年的研究和开发,虽然对其电化学过程中复杂反应机理还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描述,但是围绕锂硫电池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回顾了过去十余年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体系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锂硫电池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 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 简介:橄榄石结构的LiCoPO4具很高的能量密度、比能量,以及高达4.8V(Li/Li+)的电压平台,有望成为电压、高容量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这种高压锂离子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反应机理,制备该材料的主要方法,以及针对这种材料电导率低的缺陷,国内外所做的改性研究,并对该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CoPO4
  • 简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2MnO3·LiMO2具有高达300mAh/g的理论容量,并且电压能够达到4.5V,从而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被广泛认为是具有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正极材料,但是该材料的循环性能以及倍率性能尚不能达到应用要求。本文从机理、合成方法以及材料改性方面综述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现状,并且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能量密度 研究进展
  • 作者: 丁玮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5-15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5期
  • 机构:丁玮DINGWei(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系,天津300350)(DepartmentofElectronicInformationandAutomation,TianjinLightIndustry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Tianjin300350,China)
  • 简介:研究了对前躯体MnO2(EMD)进行不处理、去离子水处理和LiOH处理对合成LiMn2O4正极材料的性能影响.测试结果表明,LiOH处理得到的MnO2杂质含量少,结构稳定,制备的LiMn2O4X射线衍射峰增强,结晶性变好.LiOH处理MnO2制备的LiMn2O4的电化学性能优于去离子水处理MnO2制备的LiMn2O4和不处理MnO2制备的LiMn2O4.LiOH处理、去离子水处理及不处理MnO2制备的LiMn2O4在0.5C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5.56mAh/g、109.98mAh/g和100.67mAh/g;1C充放电90次循环下所对应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6.79%、86.56%、57.30%.

  • 标签: 二氧化锰 预处理 锰酸锂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 简介: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一个试听会,当时嘉宾发言说:好音质没有奇迹,都是用心血堆砌出来的。在今次香港展上笔者对此便深有体会,很多Hi—End厂商用极为复杂而讲究的方式,花大量时间、金钱在研发和产品成本上,为的哪怕只是将音质提升一点点。这也是为何Hi—End音响都如此昂贵的原因,也许对一些人来说,那只是一台很贵的音响,但对于真正发烧的玩家来说,越接近顶端的品质越值得花大钱,这也是发烧友的执着。

  • 标签: 高电压 自然 产品成本 发烧友 时间 音质
  • 简介:铅酸蓄电池正极活性物质软化脱落是电池较为普遍的失效模式。在失效及退换电池的解剖中发现,具有相当大比例的电池也都是因为正板活性物质的软化脱落所造成的。一直以来,相对于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结构特征及变化机理性的研究报道也很多。正板活性物质的软化脱落是铅酸电池失效的一个必然的结果,而如何抑制和减缓此现象的发生则是技术研发人员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和观察电池在循环的前、中、后期正极活性物质物相以及结构上的变化,探索了产生正极板活性物质软化脱落的内部机理。

  • 标签: 正极活性物质 软化脱落 物相分析 内部机理
  • 简介:摘要高电压包括左室电压、右室电压与双侧心室电压集中表现,引起心室电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由于各类因素导致的心室肥大,临床研究显示,引发心室肥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等等,在病情的进展下,会出现新功能衰竭的表现。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心室高血压与心室肥大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对于此类患者必须要做好诊断工作。本文主要分析心室电压与肥大的传统诊断标准在数字心电图中的应用适宜性。

  • 标签: 心室高电压 心室肥大 传统诊断标准 数字心电图
  • 简介: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振实密度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并对其进行了碳包覆改性,对产物进行了XRD、SEM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原材料的振实密度达到2.17g·cm^-3。碳包覆没有改变原材料的晶体结构,材料具有较好的α-NaFeO2型层状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适量的碳包覆能提高原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标签: 共沉淀法 碳包覆 锂离子电池材料
  • 简介:三元材料LiMn1/3Ni1/3Co1/3O2比容量,结构稳定,热稳定性好,成本低,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最具竞争能力的材料之一.重点总结和分析了三元材料掺杂、表面修饰等改性方面的研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LiMn1/3Ni1/3Co1/3O2 掺杂 表面修饰 改性
  • 简介:具有超高比能量的锂-空气电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电解质和空气电极催化剂是锂-空气电池的重要研究内容。介绍了有机体系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碳、贵金属、氧化物三类催化剂材料的特征及性能,进而提出了新型、高效、兼具催化氧还原/氧析出功能的纳米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锂-空气电池 空气极 氧还原 氧析出 催化剂
  • 简介:近日,Stratasys首次推出了第二代ABS数字材料,并将其命名为ABS2数字材料。这款新材料专为StratasysPolyJet3D打印机设计,帮助用户生产具有商尺寸稳定性的簿壁部件。在材料的颜色方面,除了现有的绿色之外,Stratasys还推出了象牙色以供用户选择。

  • 标签: 新材料 打印机 高刚性 3D 用户选择 尺寸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从而对其左心室电压与左心室肥厚与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针对此次研究我院特地将2012年至2013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共计80例患者组成的观察组且属于不同期段的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群组成的对照组所取得的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相关结论显示随着患者的血压逐步的升高,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也会十分明显的升高,其中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高血压在高血压组中共计所占比例31.22%,而正常对照组当中所占比例共计仅有9.56%,另一方面,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高血压在高血压组当中,其1、2、3个级别当中分别所占的概率为27.3%、9.0%、7.45%与3.42%、25.3%、24.1%。结论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高血压也可以作为一种监测患者高血压相关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还应该时常定期的进行心电图复查,这有助于一旦发现有高危病患,可以立即对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有效的减少靶器官的诸多损害。

  • 标签: 高血压 心电图 左心室肥厚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铝空心微珠的物理、化学性质,列举了铝空心微珠在填料中特别是在摩擦材料中的优异性能,指出将铝空心微珠作为填料加入摩擦片,能够提高摩擦片的耐磨性、绝缘性和耐腐蚀性,适合在摩擦材料填料中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度向来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了一种金属材料制作新技术,能让金属材料兼具高强度和韧度,有望提高医疗和航空等诸多领域金属材料的应用性。例如在医疗和航空等诸多领域,微型医疗器械和人造卫星等都需要质量更高的金属材料,既要满足强度,又要保证韧度,因为要制造小型化和轻量化的各种零件和器材。而通常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度此消彼长不可兼得。

  • 标签: 金属材料 医疗器械 结晶颗粒 纳米技术 立命馆大学 粉末冶金法
  • 简介:用于提高聚氯乙烯(PVC)耐热性能的共混改性组分包括:以N-取代马来酰亚胺类、α-甲基苯乙烯类和马来酸酐类聚合物材料为代表的高分子耐热改性剂;氯化PVC、PVC纳米晶等具有较高耐热温度的改性PVC;另外还有纳米碳酸钙、凹凸棒土、玻璃纤维等无机填料。在PVC复合材料中共混不同类型的耐热改性剂所获得的耐热改性效果有很大差异,从耐热改性剂选择的角度对共混改性制备耐热PVC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耐热PVC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耐热PVC 共混改性 复合材料
  • 简介:镁合金作为目前密度最低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阻尼减振降噪性好、导热和导电性好、抗动态冲击载荷能力强、资源丰富等优点,被誉为“用之不竭的轻质材料”、“绿色的工程材料”,与钢、铝、铜、工程塑料等互补,为交通工具、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领域的材料应用提供了重要选择。

  • 标签: 合金材料 镁合金 基础研究 延展性 成本 结构材料
  • 简介: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合成了Li1-xNaxMn2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Na部分取代锰酸锂中的Li,期待能够弱化Jahn-Teller效应,提高锰酸锂的循环稳定性。实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预测。取代量为x=0.06时最佳。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锰酸锂 取代 Jahn—Teller效应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220kV、500kV等大型变电站母线和线路上普遍使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但由于受设计制造经验、工艺水平和原材料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作为承受电压的电容分压器,介质击穿不仅会影响测量准确度,更严重的有可能造成爆炸、伤人的恶性事故,运行中如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

  • 标签: 电容式 电压互感器 运行 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