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童出现骨折非常容易涉及到骨以及骨损伤,发生骨损伤会引起骨和干端出现骨桥,造成提前闭合,导致肢体短缩或者是出现成角畸形,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十分大。骨损伤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属于临床小儿矫形外科中存在的难题,现在针对骨损伤的诊断方式以及治疗手段非常多,但是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对儿童骨损伤的诊断以及治疗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骨骺 骺板损伤 治疗进展
  • 简介:损伤可导致骨与干端之间形成骨桥,提前闭合,造成肢体短缩和(或)成角畸形,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早期诊断较困难,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骨桥地图法"可协助诊断.传统治疗有骨桥切除后以脂肪、骨水泥等填塞,但效果不一.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及组织工程等新技术的开展,用培养的软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移植代替无活力的填充物植入,它能不断增殖并抑制骨桥形成,将为损伤治疗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损伤的现状进行回顾,并对其前景作一展望.

  • 标签: 骺板损伤 影像学检查 显微外科 组织工程 软骨 适应证
  • 简介:摘要儿童损伤非常常见,骨折、感染、恶性肿瘤或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均可导致,损伤后易引起生长阻滞、成角或旋转畸形,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骨桥切除术结合相应材料填充的治疗方法成功率低。采用软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软骨成为治疗儿童损伤新的研究方向。因此,现主要从组织工程三要素: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组织工程支架角度对目前软骨的再生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童 生长板损伤 组织工程 再生
  • 简介:摘要儿童长骨末端的提供骨骼的纵向生长,的各种损伤可导致骨桥的形成,进而导致肢体缩短和成角畸形。本文首先阐述了儿童损伤的特点,然后对骨桥的主要发生机制及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骺板 损伤 骨桥 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WI序列在儿童患者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12例踝关节外伤儿童患者进行MR检查,每例患者行T1WI,FS-T2WI,SWI序列扫描。对比SWI序列与T1WI,FS-T2WI序列对儿童踝关节外伤的影像表现,并对其中4例进行MR随访复查。结果12例患者中,T1WI及FS-T2WI序列发现骨髓水肿9例,其中4例伴有骨损伤,3例无异常表现。SWI序列显示5例内无异常信号,7例内存在斑点状低信号,其中1例随访中考虑生长紊乱形成。SWI序列对于儿童踝关节损伤的骨折线及骨髓水肿征象显示与T1WI,FS-T2WI序列对比无优势,SWI序列对儿童踝关节板结构及信号的观察优于T1WI,FS-T2WI序列。结论SWI对儿童踝关节板结构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与MR常规序列相比,SWI对内信号的变化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于诊断儿童踝关节隐匿性损伤以及生长紊乱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 标签: 磁敏感加权 儿童 踝关节 骺板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损伤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96只,估算损伤面积百分比,随机分组制备股骨远端中央及外侧边缘区损伤模型,术后不同时间从大体和组织学观察发育情况。结果直径2.0mm、3.0mm和3.5mm组损伤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33±0.42)%、(6.77±0.23)%和(9.05±0.30)%。术后中央区损伤3.0mm组和3.5mm组出现生长阻滞,而外侧边缘区损伤3.5mm组出现生长阻滞外侧边缘区损伤3.0mm组和3.5mm组出现髁部发育阻滞及外翻成角畸形。组织学观察发现损伤区骨桥形成,软骨细胞呈“岛状”分布,排列不规则,周围被骨桥包绕。结论发育阻滞与损伤面积百分比有关,中央区损伤主要引起肢体短缩畸形,而外侧边缘区损伤主要引起肢体成角畸形及横向发育阻滞损伤后其损害是永久性的损伤后软骨细胞修复能力有限。

  • 标签: 骺板 骨骺 损伤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未成年兔损伤模型,探究隐血管骨膜瓣预防损伤后骨桥形成的效果。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将30只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解剖其膝关节血管,设计隐血管骨膜瓣。用直径为3.0 mm克氏针损伤幼兔单侧股骨远端骨,建立损伤的模型,为实验侧,另一侧作为对照侧。对损伤的骨分别进行以下处理:A组实验侧切取与C组实验侧相同大小的骨膜并舍弃;B组实验侧在损伤区填充不带血管蒂的骨膜瓣;C组实验侧在损伤区填充隐血管蒂的骨膜瓣。术后24周测量股骨标本的长度及内外翻角,评估损伤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并通过脱钙标本的剖面观、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评估隐血管骨膜瓣预防骨桥形成的效果。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内及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B两组实验侧股骨均较对照侧表现出明显短缩与外翻畸形,组内两侧股骨长度与外翻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实验侧股骨长度及外翻角与对照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面观显示A组骨损伤区出现骨桥,与周围界限清楚;B组损伤区骨膜瓣被吸收,以纤维组织填充为主,伴有少许浅白色骨组织形成,与周围界限清楚;C组损伤区由与色泽相同的乳白色透明软骨组织填充,与界限不清。HE及甲苯胺蓝染色发现,A组损伤区填充大量的骨组织,未见软骨组织;B组损伤区主要为纤维组织,可发现少量的骨组织;C组沿着损伤区隧道有大量透明软骨组织形成,且与正常连接紧密。结论损伤后隐血管骨膜瓣填充可预防骨桥形成,避免患肢出现短缩及成角畸形。

  • 标签: 骺板 隐血管蒂 骨膜瓣 骨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低剂量CT扫描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技术评估骨桥,并以传统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技术作为对照,验证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治疗的20例骨桥患儿术前CT扫描资料,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9.94±2.91)岁。病因包括创伤17例,肿瘤1例,原因不明2例。受累部位包括股骨远端9例,胫骨近端5例,胫骨远端3例,桡骨远端3例。均利用VR技术对骨桥进行评估,观察指标包括:骨桥比例,即骨桥占全部的大小;骨桥类型,即骨桥于内的形态。评估方法为:比较VR技术的组间及组内一致性;与传统CPR技术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与既往文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验证VR技术的可行性。结果所有患儿均一次扫描成功,无一例需要药物镇定,曝光时间(3.81±0.83)s,扫描时仅对受累部位关节进行低剂量扫描,并进行常规放射保护。利用VR技术评估骨桥比例,3名测试者结果分别为25.36%±15.36%,24.75%±16.18%,26.70%±17.72%,组间一致性程度很强(ICC=0.976);同一测试者3次重复测量结果为25.36%±15.36%,25.41%±15.20%,25.74%±16.00%,组内一致性程度很强(ICC=0.990)。与传统CPR技术评估进行对比,3名测试者得到结果分别为28.36%±16.74%,23.66%±19.87%,35.25%±15.92%,组间一致性程度较强(ICC=0.737);同一测试者3次重复测量结果分别为28.36%±16.74%,31.66%±13.06%,30.89%±12.52%,组内一致性程度很强(ICC=0.875)。但VR技术组间及组内ICC相关系数值均优于CRP技术。对3名测试者测量结果及同一测试者3次重复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VR技术评估骨桥类型,3名测试者判断20例患儿骨桥类型结果均一致;而3名测试者利用CPR技术评估时18例结果一致,2例存在差异,证实VR技术组间一致性更高。结论低剂量CT扫描容积再现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评估儿童骨桥的方法,在降低儿童放射暴露的同时可以精确评估骨桥比例及类型,测试者组间一致性及组内一致性均优于传统曲面重建技术,实际操作性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生长面 儿童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肌肉骨骼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D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外泌体(Exos)修复缺损的相关机制。方法通过超离心提取鼠BMSCs来源的Exos,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负载的Exos(PLGA-Exos)支架,扫描电镜对支架进行表征。提取鼠软骨细胞,探究PLGA-Exos/RAW264.7细胞/软骨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巨噬细胞及软骨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将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A、B、C 3组,构建胫骨近端缺损模型,将PLGA负载的BMSCs-Exos缓释棒(A组)及无Exos负载的PLGA棒(B组)分别填塞于缺损区,C组为对照组(无填塞)。术后6周获取鼠胫骨标本,通过影像学X线分析、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巨噬细胞表型蛋白[M1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2型:Arg-1]染色,评估缺损的修复效果。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PLGAs支架为三维多孔结构,孔隙分布均匀,具有较高的连通性。Exos被成功加载至PLGA中。PCR结果发现,在炎症微环境中,与对照组比较,BMSCs-Exos调控巨噬细胞高表达M2表型蛋白Arg-1(7.12±1.01比1.00±0.03,t=10.47,P<0.01),且促进软骨细胞COL-2及Sox9基因mRNA表达(8.25±0.74比1.00±0.12,t=16.84,P<0.01;4.64±0.16比1.00±0.01,t=38.64,P<0.01)。术后6周胫骨标本影像学及组织学分析显示,A组缺损区可见结构致密、与正常板结构及功能相似新生透明软骨组织,B组缺损区新生组织由大量的纤维组织及少量的透明软骨组成,C组缺损区骨桥形成。损伤区巨噬细胞相关的表型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组M2型巨噬细胞表型蛋白Arg-1染色呈阳性显色反应,M1型巨噬细胞表型蛋白iNOS染色为阴性;B组少量细胞质基质被Arg-1抗体染为弱阳性,iNOS染色为阴性;C组Arg-1抗体染色为阴性,而iNOS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在炎症微环境中,BMSCs-Exos调控巨噬细胞向M2型编程,促进缺损修复。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巨噬细胞 骺板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兔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为治疗儿童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4周龄实验用大白兔20只,用直径4.5mm的克氏针制作右侧股骨远端中央型损伤模型,左侧作为正常对照侧;将幼兔随机分成五组,每组4只,分别于术后第3天、1周、2周、4周、8周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损伤区组织和正常对照侧组织中bFGF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FGF在实验侧损伤区组织中呈阳性表达,第4周达到高峰,第8周阳性率降低,与正常对照侧比较,在术后第3天、1周、2周、4周及第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实验侧损伤区及邻近组织均有阳性表达,第2周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与正常对照侧比较,术后第3天、1周、2周及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兔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中bFGF和VEGF都呈较高水平的表达,提示bFGF和VEGF与损伤后骨桥形成密切相关,是促进骨桥形成的重要细胞因子。

  • 标签: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骺板 骨桥
  • 简介:摘要肱骨下端全骨分离是一种少见的小儿骨损伤,文献上仅有个别报告。事实上这种损伤并非如此稀少,主要由于对它的认识不足和对X线特征不够了解而未引起重视。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常把它误认为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和外髁骨折而未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我院从1977年11月至1979年11月两年中遇到五例,均为陈旧性,其中四例经手术证实,经5个月至2年半疗效追踪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全骨骺分离 骨髓分离 肘关节脱位 骨髓损伤 功能锻炼 克氏钢针 上骨折 手法复位 功能位 外固
  • 作者: 汪文涛 黎艺强 郭跃明 李明 梅海波 熊竹 邵景范 李进 陈顺有 Federico Canavese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骨科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州市第二医院小儿骨科 350007,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骨科 510623,佛山市中医院小儿骨科 52800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小儿骨科 400014,湖南省儿童医院小儿骨科,长沙 410007,深圳市儿童医院小儿骨科 518038,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骨科,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小儿骨科,武汉 43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Y"型软骨未闭合儿童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近端早闭(premature proximal femur physeal closure, PPC)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的106例"Y"型软骨未闭合股骨颈骨折患儿资料,记录患儿的年龄、性别、侧别、受伤机制、骨折分型、移位程度、手术时机、固定方式、有无过固定、复位方式、复位质量和末次随访时有无股骨头坏死等可疑风险因素。术后6~12个月通过X线片评估有无PPC的发生。结果106例患儿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0.4±13.3)个月(范围6~86个月)。其中39例患儿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PPC,发生率为36.8%(39/106)。发生PPC的患儿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9.7±3.6)岁(范围3~15岁);左侧23例,右侧16例;交通伤5例,高处坠落伤21例,运动伤12例,其他类型损伤1例;Delbet Ⅰ型2例,Ⅱ型26例,Ⅲ型11例;移位程度Ⅱ度26例,Ⅲ度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3±2.8)d(范围1~14 d);克氏针固定2例,螺钉固定35例,钢板固定2例;过固定2例,未过固定37例;闭合复位15例,开放复位24例;解剖复位14例,可接受复位24例,不可接受复位1例;末次随访时24例出现股骨头坏死,余15例无股骨头坏死。统计学分析显示,有PPC的患儿年龄(t=3.875,P< 0.001)、移位程度(Z=-2.118,P=0.034)和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χ2=42.280,P< 0.001)均大于无PPC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因素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88,P=0.011)和股骨头坏死(OR=40.336,P< 0.001)是儿童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PPC的独立风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年龄>10岁会增加PPC的风险。年龄≥10岁的患儿PPC发生率(63.6%,21/33)高于年龄<10岁的患儿(24.7%,18/73)(χ2=14.848,P< 0.001)。结论年龄≥10岁和股骨头坏死是"Y"型软骨未闭合儿童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近端早闭的风险因素。

  • 标签: 儿童 股骨颈骨折 生长面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治疗青少年前十字韧带损伤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10例手术治疗的青少年前十字韧带损伤患者资料,男6例,年龄(14.2±1.4)岁(范围13~15岁),骨龄13~15岁;女4例,年龄(12.4±1.2)岁(范围11~13岁),骨龄11~13岁。病程(8.3±5.3)个月(范围3~48个月)。术前行左手及腕部X线片评估骨龄,术前及随访行双下肢全长X线片评估双下肢长度及力线,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KT-1000评估关节松弛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术中关节镜检查前十字韧带、内外侧半月及关节软骨损伤状况。关节镜下行经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双侧单束前十字韧带重建术,移植物使用自体腘绳肌肌腱。术后佩带长腿伸膝位支具,术后1个月拆除支具,开始主动活动锻炼。手术前后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0例关节镜检查提示前十字韧带均为完全断裂,合并内侧半月损伤1例、外侧半月损伤1例、内外侧半月同时损伤1例。1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2.3)年(范围2~5年)。1例术后1年出现韧带再损伤,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阳性,余9例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从术前(76.1±8.2)分提高至(95.8±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P=0.024),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从术前(4.3±0.9)分提高至(8.3±0.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P=0.033)。9例中有1例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弱阳性,KT-1000侧侧差值>3 mm,余8例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KT-1000侧侧差值为(1.7±0.7)mm。10例关节活动度与健侧相比受限均<5°。站立位下肢全长X线片示双下肢未出现长度及角度畸形。结论对青少年(男骨龄≥13岁;女骨龄≥11岁)前十字韧带损伤患者采用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双侧经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儿童 骨骼年龄测定 前交叉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重建
  • 简介:是儿童骨骼最具特点的结构,由于其结构、血运以及骨化的特殊性,骨也是容易受伤的部位,受伤后漏诊、误诊和不恰当治疗,都可以导致儿童骨骼生长障碍。一、儿童骨骨折及分类骨骨折的分类很多,广为接受的是Salter—Harris分类,将骨骨折分为五型。分别为:SH—I型:骨滑脱。典型表现为骨折线从肥大细胞层通过,并将骨和干端分离。由于骨滑脱时没有涉及到骨质,如果没有移位,在x线摄片中很难发现,仅能发现轻、中度软组织肿胀。但在骨折愈合后,有时可以在x线摄片中看到骨增宽或沿骨边缘有新骨形成的迹象。

  • 标签: 骨骺损伤 儿童 骨骺骨折 诊断 SALTER 骨骺滑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根据对我省四十六名体操运动员共九十二例肘关节骨的临床观察和其中十八名运动员二十六例肘关节的损伤的症状追踪与X片随访,发现体操运动员的肘损伤较为普遍。临床资料在四十六名观察对象中,有三十四人发生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伤,受伤人数达74%左右,受伤肘51例,占总肘数的55%左右。损伤部位以肱骨滑车最高,占其它部位损伤的28.3%左右,损伤性质多为碎裂、缺损、断裂;其次是挠骨小头,其损

  • 标签: 肱骨滑车 生物力学分析 体操运动员 尺骨半月切迹 外翻角 前臂骨间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治疗42例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骨折患者,应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去除固定后指导功能锻炼。结果42例中40例骨折达解剖复位,2例功能复位,所有病例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儿童骨折愈合快,必须尽早治疗,经过努力,手法均能复位,应重视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骺骨折 非手术
  • 简介:背景:胫骨远端干端骨折的治疗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髓内钉治疗距踝关节5cm内的胫骨远端于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在过去的16个月内,两个研究所共对36例距踝关节5cm内的胫骨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远端通过2或3个锁钉固定进行治疗。10例波及踝关节的骨折,在采用髓内钉治疗之前,附加螺钉固定。通过复习影像学资料,观察术后即刻、最终力线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36短表(shortform-36,SF-36)及肌肉骨骼功能评估(musculoskeletalfunctionassessment,MFA)问卷对功能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可接受的放射学力线的定义为任何平面的成角畸形〈5°,本组33例患者(92%)达此标准。从术后即刻到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患者的X线片上显示力线改变。并发症包括:深部感染1例,在髓内钉操作时医原性骨折1例。6例失访。余下的30例忠告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3.5周。3例合并创伤性骨缺损需要二次手术行自体骨植骨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4.3周。19例在最短1年,15例在最短2年(平均4.5年)对功能结果进行评价。术后1年,尽管骨折愈合且力线良好,但仍有几个方面功能受限。但随时间的推延,MFA评分还在提高。结论: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干端骨折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单纯波及踝关节的骨折不是髓内钉治疗的禁忌证。随时间的推延功能结果还在改进。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干骺端骨折 髓内钉治疗 胫骨远端 平均愈合时间 function 观察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