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肿瘤患者中将心理干预进行应用实施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研究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共选取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骨肿瘤患者为例,给予患者不同护理,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以常规护理和增加心理干预为主,组名称依次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均较高,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更低,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肿瘤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骶骨肿瘤由于临床中比较少见,造成病症可借鉴参考相对较少,临床难度大,通常在医院很难积累足够的病例进行研究。文章以发生在儿童阶段的小儿骶骨肿瘤的病例类型、临床特点进行汇总,并阐述了相关治疗方法。

  • 标签: 骶骨肿瘤 临床特点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56岁男性患者,体检发现胸骨占位3个月。2021年8月13日于上海长征医院胸外微创中心行混合现实技术胸骨肿瘤精准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示(胸骨)软骨肉瘤。术后4天出院。现随访9个月余,患者胸廓及上肢活动好,未见复发及转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骨肿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80例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行腰麻或臂丛麻醉下行CT定位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就组间不同护理措施后观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情绪来进行评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病患的焦虑、抑郁情绪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其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很显著(P

  • 标签: CT 射频消融 骨肿瘤 护理
  • 作者: 沙漠 丁真奇 洪海森 聂凯 林吓聪 邵建川 宋伟 康两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漳州 363000,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普外科,漳州 363000,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泌尿外科,漳州 363000,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整形科,漳州 363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平面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重建的临床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连续收治的27例因骶骨原发或继发肿瘤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和软组织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46.2±23.6)岁(范围:16~72岁)。根据肿瘤部位和组织缺损大小选择骶棘肌、臀大肌、腹直肌等进行软组织重建,并进行术后随访。收集患者的手术方法、术中情况、并发症、疾病转归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7例骶骨肿瘤患者中,肿瘤平面位于S1 8例,S2 5例,S3及以下14例;肿瘤体积≤400 cm3 12例,>400 cm3 15例;手术时间[M(IQR)]100(90)min(范围:70~610 min);术中出血量800(1 600)ml(范围:400~6 500 ml)。软组织重建采用经腹腹直肌转移修复术2例,腹膜外腹直肌转移修复术1例,臀大肌转移修复术5例,臀大肌推移修复术13例,骶棘肌转移修复术6例。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例,皮缘坏死4例,术后3年因内固定物断裂发生迟发型感染1例,感染均治愈。术后随访时间为(35±21)个月(范围:6~98个月),其中复发6例,2例尤因肉瘤患者术后1年发生肺转移后死亡,4例转移癌患者死于原发病,其余患者无病生存。结论根据骶骨肿瘤位置、组织缺损大小等选择不同的软组织重建方式填塞肿瘤切除后死腔,可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骨肿瘤 骶骨 软组织重建 深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肿瘤患者护理中认知行为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骨肿瘤患者88例,回顾临床资料。将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模式的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均有一定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肿瘤 认知行为干预 疼痛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在恶性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恶性骨肿瘤患者92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46例。在实验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自尊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相关护理措施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SAS、SDS、PSQI 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观察组生活量表评分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恶性骨肿瘤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合理应用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整体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推动患者的自我管理和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在今后护理中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恶性骨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手术计划联合术中导航在上颌骨肿瘤切除和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上颌骨肿瘤患者资料。术前通过计算机完成肿瘤描记,模拟肿瘤切除和腓骨重建手术,打印三维模型并制作手术导板和个性化钛网。术中应用导航确定手术计划中上颌骨截骨线位置,实施肿瘤精确切除。依据手术计划和腓骨截骨导板引导腓骨塑形,联合个性化预成形钛网重建颌骨缺损。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肿瘤切除手术边界安全性,采用术后腓骨位置与术前设计配准颜色梯度图、患者面部外形满意度评价、开口度和颌间距离评价上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效果。结果该研究共纳入5例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27~50岁,中位年龄39岁。其中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3例。上颌肿瘤切除和腓骨瓣修复重建手术过程顺利,腓骨瓣均成活。手术切缘冰冻病理检查共27处,25处结果阴性,2处(同一患者)结果阳性。术后1例患者辅助生物治疗和放疗,2例放疗。术后颜色梯度图显示腓骨实际位置与术前设计高度吻合,随访半年时4例患者面部外形满意度自评为优,1例为良。患者开口度2.8~3.2 cm,闭口位腓骨修复区域上下颌颌间距离6.5~10.0 mm。随访14~28个月,1例手术切缘阳性患者局部复发。结论虚拟手术计划联合术中导航可以提高上颌骨肿瘤切除和修复重建精确性,有利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虚拟现实 上颌骨 上颌肿瘤 术中导航
  • 简介:摘要近年来,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发展十分迅速,为更好指导和规范分子病理学检测在软组织与骨肿瘤中的应用,编写专家委员会于2019年在《中华病理学杂志》发表了《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专家共识(2019年版)》,共识对软组织和骨肿瘤的临床诊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与时俱进,《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专家共识(2022版)》结合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领域新进展,对2019年版共识进行了较大的更新和修订,涉及实验室规范、分子诊断和临床治疗等多方面内容,以期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治需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其负性心理的改善作用。方法:80例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肿瘤 护理效果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效果及负性心理影响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4月至11月收治的100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干预,对比疗效。结果:护理后,患者情绪得到了改善,生活品质提高,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针对骨肿瘤患者而言,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生命品质,减少负面情绪,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肿瘤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效果及负性心理影响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4月至11月收治的100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干预,对比疗效。结果:护理后,患者情绪得到了改善,生活品质提高,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针对骨肿瘤患者而言,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生命品质,减少负面情绪,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肿瘤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已成为助力软组织和骨肿瘤诊疗的重要辅助手段。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研发出软组织和骨肿瘤基因改变特征性蛋白产物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替代相应分子遗传学检测,并对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同时也对肿瘤靶向治疗和生物学行为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共识总结软组织和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以指导和规范其在此类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2年1月期间确诊的50例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人工关节置换术21例、异体骨加带锁髓内钉内固定15例、骨水泥加带锁髓内钉内固定8例、骨水泥加钢板内固定4例、异体骨加钢板内固定2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1例感染。随访时间均值为36.46月。股骨中段异体骨植骨加髓内钉内固定患者中有1例术后3月左右内固定钉松动;随访结束的时候有4例异体骨转移患者移植骨和宿主骨未达到骨性愈合,但对功能无影响。术后疼痛感均改善。Enneking评分显示优78.00%,良18.00%,差4.00%。2年生存率36.00%,5年生存率16.00%。结论 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使用手术的方式治疗,疼痛感降低,能预防患者出现病理性骨折,提高其肢体功能、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 四肢长骨转移性骨肿瘤 手术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3月~2022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50例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25)。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负性情绪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四肢骨肿瘤 软组织缺损 心理状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明确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骨肿瘤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在功能总分、症状总分方面得分低于干预前;除腹泻维度外,干预组患者在症状维度各维度方面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减轻骨肿瘤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睡眠质量及自我管理水平。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骨肿瘤保肢术后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瞻性护理对恶性骨肿瘤化疗反应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455人次恶性骨肿化疗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平衡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225人次,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30人次,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恶性骨肿瘤患者护理中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恶性骨肿瘤 化疗反应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骨病变的诊断是临床病理诊断中的难点之一。本文解读2020年第5版WHO骨肿瘤新分类的一些主要变化,同时解析骨病变病理诊断中的难点问题,旨在及时了解新进展,剖析诊断中的困惑与难点,帮助掌握骨病变病理诊断的方法和思路,力求精准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氯化锶[89Sr](以下简称"89Sr")是一种治疗转移性骨肿瘤尤其是全身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的放射性药物,但89Sr致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除了89Sr本身的放射生物效应外,89Sr治疗时的骨肿瘤负荷,89Sr治疗前的放疗、化疗以及抗雄激素治疗等都是引起骨髓抑制的重要因素。笔者对89Sr治疗转移性骨肿瘤致骨髓抑制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锶放射性同位素 骨肿瘤 肿瘤转移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人工全肩胛骨置换术对肩胛骨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32例均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进行人工全肩胛骨置换手术的患者。对这32例患者的手术方式及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进行手术后,患者病情得到良好的治愈。结论:人工全肩胛骨置换术可以帮助肩胛骨肿瘤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具有一定的实施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全肩胛骨置换术 肩胛骨肿瘤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