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外科显微手术治疗巨大40例,术前维持患者的血压、压平稳,做好心理护理,预防巨大破裂出血,并做好特殊用物的准备工作;术中做好控制性降压和各项生命体征的观察,熟练配合医生夹闭动脉,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及时的术后随访是进一步巩固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巨大动脉瘤 显微手术 手术配合
  • 简介:巨大是指最大直径2.5cm的动脉,是复杂动脉的一种,占所有动脉的3%~5%左右,其好发部位是颈内-眼动脉、颈内-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大脑中动脉主干、基底动脉和前交通动脉等处.

  • 标签: 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血管内治疗 联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巨大(GAs)血管内治疗的技术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2例GAs血管内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载动脉闭塞病人中,1例术后2月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术后3个月出现脑缺血症状。9例弹簧圈栓塞和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的病人,1例完全栓塞,8例有不同程度的弹簧圈移位。4例覆膜支架病人,1例术后6小时GAs再次破裂导致死亡,3例GAs闭塞。结论血管内治疗GAs是安全、有效的,首选载动脉闭塞,弹簧圈部分栓塞能够减低动脉破裂的风险,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能够增加动脉致密栓塞的可能,降低复发率,随着材料和工艺的发展优化,覆膜支架有希望成为最佳的治疗选择。

  • 标签: 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 简介:目的对闭塞载动脉治疗大、巨大动脉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用可脱性球囊或弹簧圈闭塞近端载动脉治疗27例大、巨大.结果血管内闭塞近端载动脉可使动脉完全闭塞,神经受压和占位症状逐步改善、消失.结论血管内闭塞载动脉是治疗大、巨大动脉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血管内闭塞 载瘤动脉 颅内动脉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巨大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巨大患者67例,对其显微手术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了血管旁路移植合并动脉切除术2例,动脉孤立术4例,颈夹闭术61例。术后采用吲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的方法,对手术结果进行监测,观察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术后GOS评分达到良好的患者58例(86.57%),评分为差的患者7例(10.45%),死亡的患者2例(2.99%)。治疗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的51例患者Hunt-Hess分级中,0~Ⅲ级46例患者中,达到良好的患者40例(86.96%),Ⅳ级5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达到良好(20.00%)。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治疗良好率均超过90%,椎基底动脉、床突旁动脉治疗良好率达到60%~70%,5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患者中,手术时机在3d以下,治疗良好率高于3d以上。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巨大,整体效果较为理想。手术结果与手术时机、Hunt-Hess分级相关。

  • 标签: 颅内 巨大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巨大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门诊复查结合电话随访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运用、外血管搭桥显微手术治疗的13例复杂巨大的临床资料,13例共13个动脉(大脑中动脉5例,海绵窦段动脉8例),径25~45 mm,术前CT均未见内出血,5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动脉孤立切除术,8例行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动脉孤立手术,采用GOS评估治疗效果。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复查头颅CTA显示搭桥通畅13例,均未见动脉显影,出院时依据GOS预后评分良好12例、中度残疾(GOS评分4分)1例。12例术后随访4~58个月,行CTA复查显示搭桥血管通畅,GOS评分5分者11例,GOS评分4分1例。1例失访。结论、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切除或孤立手术是治疗复杂巨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术前评估和显微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颅内、外血管搭桥 显微手术
  • 简介:患者女,55岁,因发现左颈部搏动性包块伴有转颈时疼痛感3d,于2015年6月29日收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口服硝苯地平控制血压效果满意。体格检查意识清楚,颈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左侧颌下可扪及一搏动性包块,搏动与心律同步,大小约3.0cm×3.0cm,边界清楚,质韧,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

  • 标签: 颈内动脉颅外段巨大动脉瘤 外科手术
  • 简介:巨大(直径〉2.5cm)因其体较大、颈宽,并常合并钙化、血栓等治疗复杂,开颅夹闭及血管重建术为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死亡率及致残率居高不下,据报道未破裂巨大显微外科治疗死亡率达20%~45%。特别是虹吸段巨大,无论对手术治疗还是栓塞治疗都是一个挑战,手术治疗需要去除骨性障碍,同时对颈内动脉进行重新塑形,难度较大,风险高;采用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又因该部位动脉几乎都是绝对的宽颈,体大,需要使用数目较多的弹簧圈及支架辅助,费用很高,患者及家属难以承受,如何安全有效的治疗虹吸段巨大,又能为患者减少费用,成为神经外科医务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我科应用可脱球囊闭塞颈内动脉治疗此部位巨大3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围绕治疗的全过程,我们从护理角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颅内巨大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寒方法治疗颈内动脉巨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同顾性分析3例应用弹簧圈进行栓塞和27例应用载动脉闭塞方法治疗的颈内动脉巨大的结果和随访资料。结果2例栓塞动脉的患者症状完全消失;1例患者出现缺血性并发症,半年后随访动脉再通。球囊闭塞载动脉的患者1例出现迟发缺血性症状;1例吻合支开放,3个月后患者出血死亡;其余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巨大是否进行弹簧圈栓塞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条件,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球囊闭塞载动脉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颈内动脉 巨大动脉瘤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对巨大急诊夹闭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例于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巨大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亚低温下巨大夹闭术的护理配合。结果5例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手术完成后进行复查,结果显示5例患者全部取得了良好的动脉夹闭效果,随访发现患者康复良好。结论为了保证巨大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亚低温下巨大夹闭术治疗前后必须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制定全面细致的应急方案。

  • 标签: 颅内巨大动脉瘤 亚低温 动脉瘤夹闭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通过对罕见大脑后动脉P2段巨大治疗及相关文献的复习,探讨P2段巨大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38岁女性患者因突发头痛,经MRI、CT扫描及DSA诊断为右侧大脑后动脉P2段巨大(3.5cm×4.0cm).结果全麻下经颞下入路近端夹闭P2段载动脉后成功切除动脉,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P2段巨大少见,手术阻断近端载动脉或夹闭动脉颈并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巨大动脉瘤 手术 大脑后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与保守治疗比较,评估介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大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两个中心队列研究,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和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共纳入69例椎基底动脉大动(最大径>10 mm)患者。治疗方案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与患者商议后确定,分为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组)和保守治疗(保守组)。观察术后即刻及随访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病死、卒中、其他部位出血、心肌梗死等在内的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共纳入69例患者,手术组51例,接受血管重构介入治疗36例、血管解构介入治疗11例、二者联合介入治疗4例;保守组18例,接受单纯危险因素控制11例、危险因素控制联合抗血小板治疗7例。保守组的高血压患者占94.4%(17/18)、巨大动脉占50.0%(9/18),分别高于手术组的64.7%(33/51 ,χ2=4.500,P=0.034)、19.6%(10/51 ,χ2= 4.730,P=0.030)。与疾病相关的总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组15.7%(8/51)、保守组44.4%(8/18),危险比(RR)值0.353[95%可信区间(CI):0.156~0.8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8,P=0.031)。相关病死率手术组2.0%(1/51)、保守组38.9%(7/18),RR值0.050 (95%CI: 0.007~0.3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1,P<0.001);疾病相关出血性卒中发生率手术组2.0%(1/51)、保守组22.2%(4/18),RR值0.088 (95%CI: 0.011~0.7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1 ,P=0.020)。手术组44例患者获得影像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动脉治愈率56.8%(25/44),保守组9例获得影像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无动脉治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4,P=0.006)。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大动有较低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椎动脉 放射学,介入性 血管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性,70岁。因"反复头晕10余年,加重1周"于2015年8月10日入院。查体:右侧乳突部位可见局部皮肤隆起,可触及搏动,边界不清,活动性差。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头颈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CTA)检查:右侧颈内动脉间发现一个4cm×5cm样扩张,位于C1远段,近段迂曲成角约90°(见图1)。术前造影检查:Wills环完整,

  • 标签: 颈内动脉 C1 巨大动脉瘤 侧乳突 瘤样扩张 tomographi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约占动脉的3%~6%,体长大后不但会发生破裂出血,而且会压迫邻近结构产生相应症状,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外展神经瘫痪,视野缺损等,此外,癫痫、脑缺血、脑积水也是常见的表现。2005年2月,我科采用自体桡动脉移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内外搭桥术后,再行动脉栓塞术治疗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患儿,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 血管移植术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护理 颅内动脉瘤 桡动脉移植
  • 简介:目的:研究浅低温技术对巨大夹闭术脑阻断循环及缺血再灌期的保护作用。方法:27例巨大夹闭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13例在全麻诱导后、动脉夹闭阻断前,施行体表物理降温,控制直肠温度(RT)在31.0-36.0℃,脑温在32.0-35.0℃。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动脉阻断与开放时间、脑温(BT)和失血量。对照组14例,不予降温处理,直肠温度在36.0-37.2℃,其它处理同浅低温组。两组病人均在术后3个月时进行随访,根据GOS评估法判定手术疗效。结果:术中两组生命体征无显着性差异。两组比较,浅低温组的手术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低(P<0.05),预后显着改善(P<0.01)。结论:浅低温可降低巨大夹闭术病人的死亡率,对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较为明显。

  • 标签: 浅低温技术 颅内动脉瘤 脑缺血损伤 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巨大蛇形动脉(GSA)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一例GSA行CTA检查;结果CTA可以显示GSA起源及其蛇形通道;结论GSA具有特异影像学特征,CTA是诊断GSA的理想方法。

  • 标签: CTA 颅内巨大蛇形动脉瘤